APP下载

会计工作中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比较分析

2017-09-06孙博闻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会计工作

孙博闻

摘 要: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会计大致划分为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企业会计,另一个系统是预算会计。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既有共性又各具特性,既要以基本会计准则作为各自的具体规范,又要以具体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作为各自的具体规范。这两大系统之比较对会计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预算会计 企业会计 会计工作

1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定义

预算会计,所针对的对象是各级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对其进行预算和监督的会计活动,主要是对各级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管理,对财政拨款和各项业务资金进行的预算管理活动。企业会计,顾名思义,是针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会计工作所言,是监督和管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对资金的来源、资金的运用、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人力资源支出、以及经营过程中的会计往来等进行监督,企业会计是监督企业经营的有效手段,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

2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

2.1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相同点

制定的目的和依据相同。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两者在制定的前提上保持高度一致。两者在制定准则的基础上都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长期发展,对会计工作进行统一的规范和调整,同时也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保护,且都是根据会计法的标准来制定。

2.2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点比较

2.2.1 概念比较

按照会计的使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方面。其中企业会计的内容包含了以赢利为目的的会计行为,同时也可以叫做营利性会计。相对于企业会计而言,预算会计是其相对应的会计门类,它是政府和行政部门进行經济活动的会计行为,同时它也是不以为赢利为目的,是通过政府和事业单位本身提供的无偿性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服务的会计行为,其不进行生产经营的活动。预算会计,顾名思义是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的内部预算经济行为,它是以社会主义发展为根本的前提,以预算和核算为主要的内容,应用在社会在生产中的政府和行政各单位的资金的经济运作活动,是非营利性的会计行为。

企业会计,所指的内容是在企业中发生的会计经济行为,以企业的经营资金为主要的对象,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经济利润。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不同点

是,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而企业会计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根本的目的。所以,在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会计占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也是为企业

管理所服务的。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对比来说,预算会计的内容包含了第三产业中的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以及为了提高居民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所涉及到的会计内容。而企业会计是企业中所涉及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运用到的会计,它同时包含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各项内容,还包含了第三产业中的生产行业所涉及的会计行为。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两者都是用货币来核算和衡量,将各项经济业务所产生和体现的价值都用货币来体现,运用会计的方法,对产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以此来进行的经济业务活动。

2.2.2 核算基本前提比较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对于行政单位和企业来说,相辅相成,相同又相异。其相同的内容包含:会计的主体、运作的周期、会计的分期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的一般原则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相比较而言,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表现为:一致性、重要性、真实性、准确性等,这些原则性特征在某些程度上都保持了高度的统一。其不同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一般性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中没有完全体现,如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包含了该原则,而在事业单位会计很合算的一般原则中,没有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其二,有的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有所体现,而企业会计中没有,如专门使用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中有所包含,而企业会计中则没有体现出来。

2.2.3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与企业会计要素相比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事业单位中,净资产所包含的是产权单一的政府或者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所有的净资产。而企业会计中,净资产是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两者在所有权上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收入、支出(费用)。事业单位的收入,所指的内容是事业单位从上级部门、财政部门或者其他事业单位依法所得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是不用偿还的,其来源主要是财政的拨款。事业单位的支出,所指的内容是,由于事业单位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社会活动等所消耗的一部分资金,其目的就是花费,不存在盈利性质。企业的收入指的是,在企业所进行的正常经济业务中,能够使企业资金累积,企业所有者的权益增加,这部分资金来源是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或者是经济业务的往来中所产生。企业的支出,所指的内容是,企业为了开展经济业务活动所必需耗费的一部分资金,企业支出的目的是为了支出后,能够使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得以正常地开展和进行,以此获取更大的利润。

第三,利润。利润,顾名思义是进行经济业务活动后所取得的资金。由于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机构,所以在会计要素中,没有利润一词的产生。而企业中,利润是会计的一大要素,其设置的原因是根据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这一特点所决定。

2.2.4 会计等式的比较

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是负债和净资产的总和称之为资产,该会计等式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动态的等式,其内容包含了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净资产与结余的内容;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是结余。而在企业中的会计等式则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综合称之为资产,该会计等式是一个静态不变的等式,其内容包含了企业的资产所有者和会计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等式中可以看出,企业和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相辅相成,而是都独立存在;而收入和费用的差额是利润。endprint

2.2.5 收入及收入核算的比较

事业单位的收入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不仅仅是靠政府或者财政拨款,而在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同时,取得的收入也称之为事业单位的收入,这种收入不是经常连续性的,而是偶然的收入。对事业单位的这个明显的收入进行收入核算的过程中,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几个性质特点的划分。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创造利润,而企业创造利润,取得收入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赚取利润,所以企业应该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来对其收入进行核算。企业进行的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不同业务活动的收入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等级帐基础。事业单位所取得的收入,与企业所取得的收入相比,都是因为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活动所取得,但是不同的是,事业单位取得的收入,并不是以单纯的赢利为目的,所以应该按照收付实现制来对其进行会计的核算。

2.2.6 支出核算的比较

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支出核算相比较而言,事业单位的支出是广义的支出,这项支出包含的内容是:拨出支出、经济支出、业务支出等。其不同的支出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对其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等,对各项支出进行的会计核算。拨出支出所包含的内容是日常的经济业务活动中的经济款项支出,事业支出,顾名思义,是开展事业活动所产生的支出,由于其属于非营利支出,所以应该采取收付实现制;发生支出所指的是为了取得利润而发产生的支出,经营支出所指的内容是政府或事业单位开展的一系列的经营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支出,由于其是为了取得收入,属于营利性支出,所以应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3 结语

第一,预算会计中要需要适时结合权责发生制,应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高效地结合统一。根据各国的实例验证,权责发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真实准确地呈现财务的各项状况和经营活动的成果。收付实现制,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只有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巧妙地结合,才能更好地将两者的最大效用发挥到极致。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业务活动、不同的主体形式等采取不同的会计方法。

第二,完善会计核算方法,确保核算全面有效。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会计核算中,要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大肆推行,会计的集中核算不仅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同时可以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也可以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依法办事,依规行事,不仅仅能够规范会计行為也能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最终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三,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者都需要有完备的财务报告制度,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完善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不仅仅能够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也是使用者获取会计信息的唯一途径,所以完整的披露会计信息,能够方便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是财务报告制度所发展的必然趋势,完整的财务报告制度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预算信息、决算信息、资产和资金的结余信息、现金流量信息等。

迄今为止,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两者之间既相互借鉴,又相互存在差异,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两者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与此同时,由于各自有各自的本质特征,所以差异的存在是无法忽略的。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企业会计的发展会越来越规范和完善,与事业单位会计的隔阂也会越来越窄,两者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卢永华,肖虹.行业会计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2] 常国兴.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4(15).

[3] 孔莉.探讨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J].时代金融(下旬), 20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会计工作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预算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论预算会计中资产与负债要素的认识与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