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工程安装质量计划应用浅析

2017-09-06林旭李应松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安装应用

林旭+李应松

摘 要:核工程安装施工过程中,关键施工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对于后期核设施的运行、维护有着重要意义。对其施工质量需要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来保证,有效执行质量计划对施工质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质量计划的开启、执行和关闭各环节,对施工过程各个工序进行有效控制,将有利于施工质量保证。

关键词:安装 质量计划 应用

1、引言

我国核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备受关注,在不断摸索与探究过程中质量计划管理模式已逐步被行业认可,为此,本文针对质量计划管理模式下应用特定进行分析与探讨。

2、质量计划定义

质量计划在《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中的定义是: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其具体应用到核工程安装施工活动中即为保证施工作业活动能够在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中和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全面质量可控,使施工作业活动能够按照质量保证大纲程序、设计文件以及标准规范内容要求进行,并形成质量过程控制记录文件。

3、质量计划的意义

3.1质量计劃的必要性

质量计划贯彻了全过程控制的原则,通过对施工作业工序设点形式,提高了施工过程控制的可操作性,形成了上一工序合格后放行施工下一工序的要求,将事后把关提升至事前控制。

质量计划执行可具体到某一项施工作业活动的各个施工作业工序,对工序的检查见证,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避免施工人员按工序施工减少越点施工和不符合作业内容影响后续作业工序,同时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返工。通过质量计划管理模式,有利于施工过程记录文件的及时形成、收集和整理工作的开展。

3.2质量计划的目的

质量计划应结合施工过程质保和质量的总体控制要求,为实现工期、质量等方面目标分级进行的细致分析和识别,并能够量化质量管理内容,细化施工各工序间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4、质量计划编制

根据核工程建造过程质量保证大纲要求中物项质量管理等级要求,对全部或重要物项的施工质量控制采取质量计划管理模式。质量计划只要内容包括先决条件检查以及施工作业内容。

4.1先决条件

质量计划执行先决条件应主要针对“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内容进行描述,并对应说明相应检查执行依据文件,以便后期再执行过程便于对先决条件进行审查。

4.2施工作业内容

施工作业内容应包含施工作业活动各个工序,作业内容名称应准确体现施工作业检查内容,并对应明确相应检查执行依据,检查依据可以是设计文件、规范或施工方案等。

5、质量计划的实施

5.1质量计划划分

质量计划划分可根据专业、系统、材料类型、施工特点和质保等级等要求对安装工程进行划分,划分原则应以便于质量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为准。划分过程中各专业间应充分沟通,对不同专业间的施工边界内容应有效划分,避免出现重复检查记录或遗漏检查记录的情况。

5.2质量计划开启

质量计划开启环节是质量计划编织单位发起,以会签的形式让各方对质量计划内容确认的过程。重点是对质量计划各工序完整性的确认,质量计划各工序应该整个施工作业内容,使得施工作业各环节均处受控状态。其次是对各工序相应检查依据的确认,例如标准、方案、图纸的发布状态及版本。

质量计划计划开启应充分考虑施工进度计划时间,一般质量计划可在施工作业活动前一周内开启,便于充分完成施工前全部技术、施工准备工作。

5.3质量计划选点

质量计划选点内容是控制质量计划执行的关键,设点形式、选点数量都将直接影响后期质量计划执行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强度。质量计划设点形式只要包括H点、W点和R点。

H:停工待检点,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在设点人对作业内容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作业活动。

W:见证点,在确定设点人放弃现场见证检查时,施工作业人员可直径进行后续施工作业内容。

R:文件记录检查点,设点人对施工作业记录或报告文件进行审查。

上述三类见证点适用于不同施工作业活动内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H点主要用于质量计划先决条件检查点以及重要施工作业活动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作业内容确定无误,有利于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W点多用于一般施工作业内容的质量控制,针对一般施工作业人员操作相对熟练、技术难度相对不高的施工作业活动;R点用于施工作业实施过程无法直接进行现场检查的施工作业活动,例如探伤作业,通过对施工检查记录或报告文件的检查,确定施工活动内容的认可放行。

质量计划需根据专业特点,设点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活动内容的检查要求,合理确定设点类型,通过设点类型和数量突出施工作业活动检查重点内容,能够满足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对重要施工内容可借助加设见证点的方式,提高质量监管强度,从而加强对重要施工内容的质量控制。

5.4质量计划执行

质量计划执行是对施工准备工作的全面性检查,即施工先决条件的检查,包括对施工、管理人员数量和资质的复合,工机具数量和有效性的检查,材料到场验收情况,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实施状态,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的符合性的检查,符合质量计划执行就可实施的条件。

质量计划执行过程中除实施单位应及时准确发出见证消点通知,通过控制见证点来避免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越点施工问题的出现。

质量计划的执行进展情况能够很好的体现出现场施工进展状态,因此质量计划执行状态跟踪在质量计划执行过程也十分重要,通过对见证点完成情况,即消点通过情况的统计,可以得到各专业施工作业活动的见证点一次合格率,从而有效的反应出现场施工活动的质量管理是否有效进行。

5.5质量计划关闭

质量计划关闭环节是对质量计划执行过程中全部检查记录及报告的整理和复核的过程,是安装实体内容和检查记录的统一,检查记录应结合竣工文件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对数量较多的检查记录可对应编制记录清单以便于整理和检查,待各方对质量计划消点签字和检查记录内容确认无误后按顺序对质量计划完成签字关闭工作。

6、总结

综上所述,在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以质量计划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活动的各个环节处在有效质量管理状态,为后续核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国荣,屈美莹 质量计划编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航天标准化

[2]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 周水根,顾三新 岭澳核电站工程的质量计划 山东电力技术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装应用
民用飞机氧气系统安装设计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