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南部山区“新梨七号”引种栽培初报

2017-09-06张宗瑞张广友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引种山区济南

张宗瑞+张广友

摘要:济南市历城区果树总站于2007年春季从烟台引进 ‘新梨七号梨品种接穗,在济南南部山区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济南南部山区表现结果早、适应性强、性状稳定、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济南南部山区群众增收和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

关键词:济南; 山区;新梨七号;引种;栽培

1 引种区试情况

项目区地处阴坡梯田地,海拔高度200m,年均降雨量720㎜,年日照时数2120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174天。棕壤土,土层厚度60~120㎝,无水浇条件,土壤PH值6.5,土壤有機质含量0.7%~0.9%。选择10~15年生的成龄梨树(多为小白梨)为试材,以梯田堰边栽植为主,株距4.5~5m。采取多头高接的方法,当年集中改接23株。2008~2009年改接121株,并扩大到邻近的傲而、稻池等村。结果证明,改接当年基本恢复树冠,第2年结果,结果株率达100%,测产平均株产为24.5㎏,折合每667㎡980㎏(按40株/667㎡计算);第3年平均株产达到71.17㎏,折合每667㎡2846.8㎏。自2010年以来,除7株由于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外,平均株产一直稳定在80㎏以上。产地价格8~10元∕㎏,且供不应求。在良好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仲宫、西营、柳埠等乡镇40余个村的群众纷纷引种,已成为南部山区群众梨品种改良的首选品种。

2 引种观察结果

2.1植物学特征

‘新梨七号,树姿较开展,主干暗褐色,一年生枝红褐色,新梢上部有白色茸毛,皮孔白色,圆形,中等大小。叶片卵圆形,深绿色,平均长11.4㎝,宽6.9㎝,叶柄长2.5~3㎝,花冠中等,花蕾、花药粉红色,花瓣为白色,花粉量大。

2.2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卵圆形,果个中大,平均纵径8.1㎝、横径7.7㎝,果个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202.2g,最大单果重356.1g。果实绿色,果面1/3有红晕,果面光滑,果点中大而密。果柄长2.5~3㎝,果皮薄,果梗基部部分肉质化,萼片残存。果肉白色,酥脆多质,石细胞极少,果心小,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3%~12.5%,去皮果实硬度4~4.6㎏/㎝2,品质优。果实较耐贮藏,常温下自然贮藏可在40天以上,在普通土窖中贮存,可存放到翌年4月份。

2.3 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强健,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树冠扩大迅速,易于整形。大树高接嫁接成活率达97.88%,当年新梢最大生长量235㎝,平均在130㎝以上。枝条开张,当年可形成腋花芽并结果。5月份对新梢进行摘心,可形成5~6个长度60公分以上的二次枝,10%左右的二次枝当年可形成顶花芽。成花容易,早果能力强,定植后三年开始结果,五年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能力强,丰产稳产,不易形成大小年,无采前落果。采收期比早酥梨早,在当地多在7月中下旬采收上市,一直可持续到9月上旬,货架期长,便于分期采收。

3 主要技术措施

3.1 接穗贮存及接后管理 对采集的接穗及时进行蜡封,并放入地窖内贮存。于3月上中旬采取大树多头嫁接,方法以劈接为主,接穗长度在6~8㎝,接后及时用地膜绑紧,于5月底至6月上旬待嫁接条生长到20㎝以上时用枝条绑扶,以防被风折断。同时,进行及时摘心,促发分枝。自五月份结合病虫防治进行2—3次叶面追肥,提高叶功能,促进花芽分化。

3.2 肥水管理 于9月中下旬沿树干外缘80㎝处挖5~6条长150㎝、宽20㎝、深30㎝放射状施肥沟,每667㎡施优质土杂肥3000~-5000㎏、果树专用肥80~100㎏,与表土混合均匀后施入。萌芽前每667㎡追施尿素100㎏,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上旬每667㎡追施果树专用肥50㎏,施肥深度为20㎝。在生长期每隔15~20天喷一次叶面肥,不同生长期可分别选用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500倍光合微肥、600倍氨基酸微肥等,提高叶功能,保证花芽分化质量。

有条件可分别于萌芽前、果实膨大期、封冻前各灌一次水。

3.3 合理修剪

3.3.1对改接树的修剪,重点是疏除背上的直立枝、竞争枝、密挤枝和细弱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生长量大的延长枝选择方向好、饱满芽进行短截;对不影响通风透光的枝条可采取缓放或轻短截的措施,促发分枝。

3.3.2新建园树形以改良纺锤形和自然纺锤形为主。在苗木定植后及时定干,定干高度在90㎝左右。生长季修剪在上部选一粗壮、直立的枝条培养为中央领导干;对竞争枝用疏除或扭梢等方法进行控制,其它新梢在8月下旬拿枝软化,使之角度达80~90度。休眠期修剪由于苗木质量及管理技术的差异,修剪时分类进行。抽生长枝多的树:修剪时疏除主干上距地面60cm以下的枝条及上部的过旺枝、直立枝;选留5~6个长势均衡、方位较好的枝条缓放不短截;中央领导干延长枝选饱满芽轻短截,长势弱的换头,用下部竞争枝代替。抽生长枝少的树:中央领导干延长枝在饱满芽处中短截,疏除竞争枝,其它枝留基部瘪芽极重短截。第二年冬剪时应疏除过密枝、直立枝、竞争枝条,在不影响树体生长结构的情况下,尽量多留枝,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增加结果枝量.从第三年起,为控制树冠的高度,对中心干延长枝不再进行短截,应连续进行拉枝开角,缓和生长量,以达到控制树高的目的。

3.4花果管理

新梨七号成花容易,坐果率高,因此要进行严格的疏花疏果,以提高商品果率。具体方法是:结合花前复剪在疏除过量的花芽的基础上,花期及时进行疏花,并在优势部位多留花;谢花后1~3周进行疏果,留果的原则是:树冠内和树冠中下部多留果,树冠外围和上部少留;强壮枝多留、弱枝少留,下垂枝、侧枝可多留果、背上枝少留,一般可掌握在每隔15㎝左右留一个果,使梢果比维持在3.5-4:1,叶果比可掌握在,25-30:1。

3.5果实套袋

3.5.1、纸袋的选择:纸袋选择龙口凯祥生产的黑里和红里两种双层纸袋。

3.5.2、套袋时间:在历城南部山区的套袋时间应选择在谢花后35~40天开始(5月下旬),10天内结束。套袋前2~3天及时喷一次杀菌剂,有条件的浇一次水。

3.5.3、摘袋时期:‘新梨七号品种皮薄、质脆,宜导致碰、压、刺伤。因此,摘袋时间应在采收前20天摘去外层袋,保留内层袋至采收装箱,以减少碰、压、刺伤,影响果品质量,减少经济损失。

3.6 病虫防治

3.6.1严格按照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正确选择农药。具体措施,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病果,并清理树下枯枝落叶深埋或烧掉。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虫果集中消毁。秋季在越冬虫害下树前,进行树干绑草把进行诱杀,入冬后集中烧掉。

3.6.2药物防治重点抓好发芽前,喷一遍波美5°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虫源,降低病虫口密度。花序分离期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生长季节为防治蚜虫、梨木虱、叶螨和草履蚧等虫害,根据发生情况可及时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剂4000倍液进行防治;对梨茎蜂的防治可及时剪除带卵的枝条或在花期利用梨茎蜂成虫假死的习性,于清晨摇动树枝待其落地后杀死。果实套袋前5~7天喷一次杀虫、杀菌剂,通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剂4000倍液,套袋完成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杀虫、杀菌剂,可交替使用代森錳锌、波尔多液、多菌灵等,根据虫情分别加入相应的杀虫剂。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种山区济南
《山区修梯田》
山区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