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探议
2017-09-06蔡月云
蔡月云
摘 要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反馈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而在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所有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实践能力、心里受挫能力、择业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做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就业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77
近些年,大学招生规模一直在扩大,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其就业压力更突出。因此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 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通常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力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1.1 提高就业能力是增强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专门性人才的主要基地。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全面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毕业生如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的话,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提高就业能力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截至2015年,高职(专科)院校有1224所,“十一五”期间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职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其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现今,社会对于高职院校评价标准是以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为标准,用人单位也十分看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以此作为衡量毕业生的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学科的同时,需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社会适应性,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提高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在迈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面临着大量的求职问题,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要求与毕业生相对较弱的适应力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需根据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2 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分析
2.1 实践能力还较为欠缺
实践能力指的是毕业生的动手操纵能力。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高职院校,因受设备的限制,实训室的数量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机会。大学生在校时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因此工作中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导致用人单位在给予安排工作时觉得有所局限。
2.2 就业心理还较为脆弱
就业心理较为脆弱主要表现为:(1)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观念有待转变,存在眼高手低,过于强调专业对口。(2)就业过程中抗挫能力较差。缺乏冷静、理智的择业心理,在求职过程中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或采取逃避方式。
2.3 就业观念还有待改进
高职生的就业观念还不够积极,多数人选择被动的“等”、“靠”和“要”。有的毕业生甚至逃避就业,主动待业在家。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对“从基层做起”这样的观念认识还不够,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也没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只是一味地追求工作环境好、薪水高的工作。
3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及做法
由上述分析可见,高职生的就业能力还存在着欠缺,高职院校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具体的对策和做法有以下几点:
3.1 转变办学观念,提升社会适应力
(1)加强教学的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着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就业质量的提高这个目标,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地转变办学观念,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在不断提高教学的适用性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做到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与社会相贴近。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可多设置实验、实训、实习等课程,在暑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到工厂、企业去感受那里的工作氛围,去与那里的员工进行交流,也可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的时候提前让学生适应社会,逐渐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通过把教学、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且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强化,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得到了增强。
(2)建立新型的“导师制”。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分专业建立毕业生信息中心,开辟网上校友录,让任课老师与毕业生对接互动,建立稳定的有针对性的“导师制”进行指导,推行任课老师一人帮扶几个学生模式,通过任课老师一对一联系的形式及时掌握和收集毕业生就业情况,利用任课老师的专业知识及就业经验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跟指导老师进行反馈,并得到相应的指导。通过此种新型的“导师制”,不仅使毕业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有效解决并且给学校带来更多有关本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动态信息。
(3)符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文素质。现行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普遍缺失,企业最为看重的高职毕业生“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及“沟通协作能力”往往是毕业生最缺失的。人文素质是架构毕业生比较优势和就业竞争力的制高點,情商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因此高职教育要加强职业精神、协作精神等,以此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endprint
(4)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就业调查跟踪反馈发现,不管是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均指出了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的重要性。让学生从进入大学一开始就带着目标学习,避免学生到了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开始骑驴找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分阶段地建立职业指导体系,学校的就业指导思想需得以转化,在实现职业指导教育全程化的基础上,将职业目标、职业生涯、创业等教育贯穿大学三年,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就业指导。在大一期间帮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树立正确的目标后做好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大二期间主要帮助学生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及社会实践以便进行相应的生涯规划的调整;大三则注重就业技巧的指导,就业心理的调试等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三年全程化的指导,使学生能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兴趣取向、积极进行自己兴趣岗位探索,帮助毕业生实现匹配的就业。
3.2 加强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生理承受力
(1)提高就业老师的专业素质。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树立及就业心态的调整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利用就业指导课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院校如果想要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有所改善的话,需要首先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使其具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熟悉有关高职毕业生各方面的就业文件、政策和规定,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使指导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能够给学生更多更好的指导。
(2)高职毕业生自身也要更新就业观念,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恰当确定自身的就业值。调整好心态,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才是最根本的途径。在毕业前需要掌握各种求职技巧,在求职中敢于积极主动地推销自己。改变传统观念,接受先就业在择业的观念,能够吃苦耐劳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
(3)高职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在尚未完善的公平机制下,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应通过素质教育的深化来强化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配备一支信誉度高、专业性强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当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完善的咨询和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毕业生减轻了就业压力。
3.3 拓宽渠道,加大产学结合的深度和广度
产学结合是今后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实现就业直通车的必由之举。高职院校要培养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就应该大力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也可以将企业自身对员工的要求反映给学校,使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学校应鼓励更多的教师到一线企业去实践,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拓宽产学结合的广度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扩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总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高职院校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毕业生自身也要调整好心态和预期值,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实践和职业能力,从而逐步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霞.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
[2] 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
[3] 刘杨.谈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体系建構[D].教育与职业,2007(24).
[4] 刘余镇.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D].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3).
[5] 贾筱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2009.
[6] 崔彩.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解析[J].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9.
[7] 熊爱莎.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J].义务工商学院,2007.
[8] 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
[9] 葛敏.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7.
[10] 夏祖浩.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标准与竞争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