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市农业“旱改水”历程及推进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对策

2017-09-06周宇任海建车艳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历程现实意义对策建议

周宇 任海建 车艳波

摘要 南通市历史上3次规模较大的“旱改水”,在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生态条件、创新农技服务方式等方面取得过明显成效,如今不少稻麦两熟地区就是当初“旱改水”的成果。本文回顾了历史上3次较大规模“旱改水”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教训,对现阶段2个地区推进“旱改水”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旱改水;历程;现实意义;对策建议;江苏南通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187-03

农业“旱改水”是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的旱地改为水田,种植水稻[1],改旱两(多)熟为一旱一水麦稻两熟。启东、海门2个市地处南通市东南江海之滨,总耕地面积逾12.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约占92%,以特粮特经多元多熟种植制度为主,粮食产能较低,2014年粮食总产量分别只占南通市的7.5%和5.7%,单产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6~7成。粮食产量低主要是因为粮食品种结构,2个市夏粮以蚕豌豆为主,秋粮以玉米、大豆为主,而高产粮食作物稻麦占比则较少。纵观南通市及苏北地区“旱改水”历程,推行“旱改水”有利于促进区域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特别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2]、扭转粮食低产局面、增加粮食总产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

1 农业“旱改水”的历史过程

1.1 3次过程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海安的河南地区、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开始,一直扩展到东部沿海旱作地区,规模一度达2万hm2左右,此次“旱改水”以增产粮食为主进行种植制度改革,为缓解粮饲矛盾,旱三熟改成两旱一水,如启东市采用早元大麦—早玉米—后季稻的一年三熟制,以后逐步改成麦稻两熟。全市后季稻由1968年的713.3 hm2,扩大到70年代初期的1.1万hm2,后由于缺乏经验、水旱相包、稻田漏水及后季稻寒露风等原因,未能进一步扩展。

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粮食供应紧张,特别是大米价格高涨,此轮“旱改水”从东部沿海、沿江地区及南通市区东南城郊地区开始,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稻米供给。根据海门市有關数据,1978年海门市水稻面积达4 666.7 hm2,比1977年增加了2 800 hm2。针对当地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且水源、水质和土质等决定了无法育秧,创新推广了水稻旱直播技术,推广面积一度达到1万hm2。后由于城郊等部分地区粮食上交任务轻、大米出现自给有余,部分村组未能合理计划、布局较乱、部分劳力外出、部分水利设施逐渐老化等多重原因,出现改稻种豆、山芋和芋头等作物。

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据1991年南通市“旱改水”工作会议资料,1990年全市水稻面积达16.48万hm2,比1987年增加7 333.3 hm2,粮食总产达到了300.7万t,比推行“旱改水”前的1987年增产25.2万t。启东、海门资料表明,1987年推行“旱改水”后,水稻平均产量为7 180.5 kg/hm2,比秋旱粮平均产量增加1 896 kg/hm2。1988年海门“旱改水”试点扩大到8个乡,面积为600 hm2,到1990年水稻发展到30个乡镇,面积达2 780 hm2。1991年启东市水稻由上年的132个村、不到666.7 hm2的面积发展到550个村、近3 333.3 hm2的面积。此次“旱改水”最后还是因为配套技术措施不到位,导致“旱改水”质量不高,群众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部分地区步子跨得过大,没有形成稳步推进的良性态势,另外淡水资源不足,且局部地区水质较差,土质砂性严重,短期内难以形成稻田土隔层,漏水严重等客观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启东市的实践表明,为缓解漏水,要不停地用水泵泵水,灌溉成本很高;面积比例较大的棉、桑等经济作物与旱粮交替种植,连片“旱改水”受到限制;短期内投入巨额资金购置灌排设备,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具有较大难度;粮饲与粮菜矛盾突出、粮食比较效益偏低等实际情况难以克服。

1.2 取得的成效

南通市历史上3次上规模的“旱改水”过程,特别是最后一次虽未实现规划目标,但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促进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1991年全市水稻总产134万t,比1987年增加了33.5万t。二是促进了农田生态条件改善。“旱改水”地区加强了水利和田间工程建设,提高了抗灾能力。病虫草鼠害等长期困扰旱粮棉区生产发展的障碍因子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的地区还采取水旱轮作留高麦桩、秸秆覆盖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得到提高。三是促进了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在“旱改水”中,各地大面积连片种植,同时应用直播和抛秧新技术,促进了以统一供种、供秧、机播、防病治虫及收割、脱粒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农技服务工作的创新开展。

2 现阶段启海地区推行“旱改水”的现实意义

2.1 是口粮安全自给的需要

启海地区主产旱杂粮,但人们仍以大米为主食,和种植制度类似的如东沿海垦区一样,常年来形成了“种的不吃,吃的不种”现象,过去,吃大米要用玉米等杂粮兑换或者购买,大米的供求矛盾使兑换率较低,100 kg大米需要190~210 kg的玉米或麦兑换[2],为兑换大米需要来回拖运,额外增加了人工运输成本。如今,两地的大米主要从本市的如东、如皋、海安、通州4个县(市)区以及靖江市、里下河地区调进,另外还有少量黑龙江等省外大米。据有关数据(表1),2014年启东、海门的稻谷自给率分别只有0.21%和6.19%,绝大部分靠外地调进,口粮供应不能自给,实行“旱改水”是提高两地口粮自给率的迫切需要。

2.2 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水稻具有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种植效益高等特点[4],启海地区以特粮特经多元多熟种植制度为主,旱杂粮和青玉米等高效“四青作物”是主要特色。从效益角度看(表2),旱杂粮低产低效,如收干玉米、大豆的纯效益只有水稻的53%和37.9%,收青玉米的纯效益较高,但其人工成本要比水稻生产高出44%,且年度间产量不稳,效益受市场波动变幅较大,对劳动力投入的更多需求也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既是增加粮食产量、实现粮食周年高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又是推动规模生产、提高农民种粮收益的必然选择。endprint

2.3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加快,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全托管”等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经营规模化与农业生产机械化成为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的主旋律,稻麦两熟机械化程度最高,正成为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耕作制度。江苏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按照口粮省内自给要求,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要求,加快推进“旱改水、籼改粳、直改机”;南通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定位,坚持“稳面积、调结构、提单产、保总产”的生产思路,到2020年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在粮食种植中的比例由 66%提高到80%。据调查,目前启海两地新发展的以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水稻种植主体140个,其中启东市单个主体水稻平均种植面积达18.24 hm2,占平均耕地经营规模的77.7%,海门市平均种植规模达19.17 hm2,占比84.1%。“旱改水”有一定的基础和成功典型,且继续发展的趋势日益加快。

2.4 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需要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水稻田又被称为人工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据陈丹、聂佳燕等研究认为稻田生态系统具有粮食生产、蓄水防洪、涵养水源、调节气温、净化水质、水土保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5-6]。2011年9月 27日《新华日报》记载,时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农学博士金伟栋对水稻的生态功能进行货币化评估,得出结论:1 hm2水稻能产生57 600元效益,其中生态价值46 890元,占8 成。据苏州统计年鉴,当地逾6.7万hm2水稻生态价值逾40亿元,其中,调节气候价值22.9亿元,回灌地下水、防蓄洪水价值21.2亿元,凸显了种粮农民对城市化、工业化的生态贡献[7]。2012年2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开始施行《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条例第三条所称湿地除了自然湿地,还把永久性水稻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人工湿地纳入保护范畴,可见发展并保护水稻种植不仅关系粮食安全,同时也是生态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也明确提出必须十分重视对水稻田的保护,加快建立水稻田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保障。

3 现阶段推进发展“旱改水”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灌溉设施粗放简陋

部分地区排水系统健全,配套的渠道最高水平面低于田面,只能排水,无法灌溉;部分灌溉设施简陋,私自拉线配套水泵,灌溉能力不足,且露天闸线存在安全隐患。

3.2 连片规模偏小

部分新增的水稻田连片规模偏小,水稻种植大户田块分布不集中,增加了生产管理成本;部分新整理土地比较粗放,难以应用机械化作业;不少田块整理后耕作层被破坏,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生产能力较差。

3.3 技术力量薄弱

旱作地区发展水稻,由于没有先期经验和生产实践,从目前来看,种植方式比较粗放,生产水平较低,技术力量略显不足。

3.4 收储烘干能力不足

新发展的稻麦规模生产地区缺乏晒场、烘干设备和临时仓储等配套设施,收获期若遇连续降雨等不利气象条件,将严重影响收获进度和茬口衔接,甚至导致减产减收和谷物品质下降。近几年后期出现的小麦穗发芽和水稻倒伏霉变基本集中在种粮大户,这是深刻教训。

4 对策建议

4.1 政府需要因势利导,投入财力配套农田基础设施

此轮“旱改水”与历史上的政府行政推动有所不同,是政府与规模经营主体“一拍即合”,有主体主观需求、成功尝试在先,政府应势利导、配套服务紧跟,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政府配套服务能力还略显滞后。要按照“水稻种到哪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就要配套到哪里”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财力整合投入力度,确保满足水稻生产所需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到位。除了地方财政投入,也要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高标准农田、土地综合开发等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可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所有”的原则,试点政府和社会资本按比例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水利[4]。启海两地发展“旱改水”要综合考虑,从具备一定基础条件、“旱改水”容易成功的地区和规模经营主体开始,确保改一块、成一块,发挥最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4.2 部门需要形成合力,帮助解决发展难题

新发展“旱改水”地区缺乏水稻种植技术与生产经验,配套水稻生产的机械、烘干设备等农机装备保有量不足,支撑农田水利的水、电系统不相适应,土地平整、田间道路、附属设施用地等需要规划,这些都需要发改、财政、国土、农业、农机、农开、科技、水利、电力等多部门密切协作,既有各自侧重对应服务的领域,又能形成推进发展的合力,帮助“旱改水”地区和种粮主体解决存在问题和后顾之虑。在硬件配套的基础上,重点要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旱作地区发展水稻由于没有先期经验和生产实践,种植方式比较粗放,生产水平较低,技术力量不足。要积极引进稻麦生产技术人才,同时要针对县、镇、村农业(机)技术人员和“旱改水”主体,组织开展水稻、小麦生产技术、农机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培训,要成立专家组,开展帮扶指导活动,不断提高“旱改水”地区技术人员的指导服务能力和生产主体的技术水平。

4.3 主体需要适应发展,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水平

规模生产的效益主要来自于合理投入、高效管理、土地产出能力提升及产业链延伸等环节。从投入角度看,新发展“旱改水”地区由于生产基础较差,需要依靠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合理投入就是要找准着力点,现阶段除了农田基础设施外,亟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加大秸秆还田和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的投入力度,满足养地和提高耕地产出能力的基本需要。每个主体都要高度重视生产组织管理,多大的生产规模需要匹配多少机械装备和劳动力,是投资购买还是社会化服务;生产规模是不断扩大还是适度规模,亦或发展大单元分解小单元实行团队经营风险共担;土地流转或“全托管”生产服务是货币型还是实物型等都值得认真探究,尤其是没有规模生产经验,新发展“旱改水”的种粮大户要多走访学习其他大户好的做法与高效管理经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生产、“互联网+粮食”、专用小麦和优质米开发等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出效益。技术上,每个主体都要立足“依靠科技,提高量质”和“稻麦周年高产”的发展思路,积极接受培训,大力推广应用高产稳产、适合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的稻麦主推技术。

5 参考文献

[1] 惠富平,阚国坤.当代苏北农业“旱改水”的历史意义研究:以连云港地区为重点的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93-101.

[2] 朱逢海.沿海垦区秋作旱改水改善生态环境可行性及效益分析[J].生态经济,1994(1):23-26.

[3] 阚国坤,惠富平.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的促进作用[J].农业考古,2011(3):7-9.

[4] 倪丹,王礼焦,孙皓,等.连云港市发展旱改水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耕作与栽培,2011(1):8-9.

[5] 聂佳燕.湖南稻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6] 陈丹,陈菁,罗朝晖.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经济价值评估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6):61-63.

[7] 孙巡,高坡,李玲.无禾不成“蘇”[N].新華日报,2011-09-27(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程现实意义对策建议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