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群体在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意愿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06汪蓉韦恒
汪蓉 韦恒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影响了大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时代特征,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建议将网络社交群体引入课程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教师的掌控度,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而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意愿。
关键词 网络社交群体 社会认同理论 学习意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89
The Application of Online Social Groups in Cultivating and
Stimulating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Learn
WANG Rong, WEI Heng
(Business College of Beij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lligent terminals have scattered the atten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ome extent, and have affecte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University classroo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curriculum networking groups based on interactive teaching, arouse students' initiative, improv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enhance the degree of control of teacher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 as to cultivate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willingness.
Keywords online social groups; social identity theory; learning willingness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带给大学课堂的却常常是看手机、玩游戏、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不思进取,一方面是个人能力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学课堂缺乏吸引力也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意愿欠缺。因此,高校教师除了尽可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避免因为个人原因使那些愿意学和有能力学的学生流失,还应当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塑造努力向学的优良学风,有效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意愿。
网络社交群体是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中拥有着惊人的普及率,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日常交流与联络的主要阵地(张梅兰,欧阳莹莹,2015)。网络社交群体已经成为学生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众多可行的方法中,结合当前新兴的社交手段,将网络社交群体引入互动教学中是提高课堂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意愿的有效手段。首先,互动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即变填鸭式灌输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预先将教学资料在社交群体中发放,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点的消化和讨论。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应适当留白,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应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其积极思考,主动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从而在大学课堂中产生智慧碰撞、师生共鸣的乐趣和魅力。
1 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充分探讨如何发挥社会认同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由Tajfel等人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Tajfel and Turner,1985)他们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能够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当个体对于特定群体发生社会认同时,群体的重要事件对个体也产生了重要性(Turner,1982)。人们总是通过对于群体内和群体外的比较来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Houston and Andreopoulou,2003),并且,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即认同)会强烈地影响个体的知觉、态度和行为,如图1。人们偏好加入那些与自己的兴趣、信念等相似或能为自我构念提供清晰定义的群体,并表现出与群内成员一致的行为(Hogg,2006;周晓虹,2008)。
图1 社会认同对个体的影响
社会认同是出于个体对某个群体心理上的归属感而产生的潜在的社会意图。有研究发现,社会认同能够激发个体为了团队其他成员的利益而施行某些行为(Turner,1991)。研究显示,当认同显著、强大(存在认同优势)并且与决策相关时,会对个体的判断、选择、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Reed et al.,2007)。更重要的是,基于认同的判断不易改变(Bolton and Reed,2004)。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群体就是基于大学生共同身份、兴趣、信念构建的群体,若能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社交群体的积极认同作用,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意愿,营造优良学风意义重大。endprint
2 网络社交群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教育起源于交往活动,互动式教学必然取代传统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是融合了时代特征的互动,是结合了技术发展的互动,能够体现学生的独特个性。网络社交群体没有时间、空间的界限,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知识的交流与探讨。
其次,学生作为网络社交群体的中心,依据具体学科集中于虚拟空间,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和依赖,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形成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孙国强等,2015)。建立学科性的网络社交群体,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動性,依据不同的网络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取得的学习成果各不相同。
再次,教学互动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活跃教学氛围,充分运用网络社交群体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为班级、课程树立积极、努力的学习风气,让学生能够主动地、高效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同时还能够对授课教师施以压力,激发出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动其产生更大的热情致力于知识的储备、分享和传授,不断追求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师能力和学生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
3 网络社交群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结合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都能够得到提高。课上课下的实时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们不再拘束,依托网络社交群体,能够以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有效发挥互动式教学的作用,其主要优势在于:
第一,借助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化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依托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入新媒体技术下的多种素材,充分应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也将主动收集相关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二,借助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突破时间、空间的高频率参与使得学生无法松懈,督促他们尽可能多地查阅相关资料,储备充足的知识,来满足课程讨论和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及时加以肯定,使之获得学习与思考的乐趣,享受学习的过程。
第三,借助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掌控度,考验教师如何将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课程学习的进程中。学生们通常只会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为了调动学生在网络社交群体中积极参与课程话题的讨论,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有更为全面深刻的把握,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还需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找到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兴趣点。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设计也十分重要,知识点通过什么形式导入,难点如何进行讲解,采取哪些行之有效方法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如何对网络社会群体的结构和沟通进行把控,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借助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推动教与学的有效融合,不间断、高质量的知识探讨与交流促进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业环境,并且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互动、案例讨论在课堂上进行充分交流,还能够继续在网络社交群体中进一步讨论,营造活跃气氛,消除师生之间沟通的障碍,有效推动师生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学术氛围,使得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佳状态。
总之,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发挥网络社交群体在互动式教学中的作用,结合课上课下的沟通交流推动教与学的充分融合,对于保障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影响不容忽视,也应当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4 结合网络社交群体提高课程互动的措施
首先,教师需要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最为重要的工具。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融入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忘记时间,下课后意犹未尽地继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提升。过分严厉让学生倍感压力,甚至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教师需要把握好严厉与幽默的尺度,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借助网络社交群体进行课程互动时,教师更需要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避免因为太过严厉与严肃影响学生参与话题互动的积极性。网络社交群体的交流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使用幽默、轻松的语言有利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有效沟通机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其次,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播的人际网络中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与建议,并对他人行为形成重要影响的人(李付庆,2015)。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称赞。但也存在一部分性格较为内敛,特别是于老师存在的课程网络社交群体中,一部分同学不够活跃,不愿发表自己对于课程和内容的主张。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学生中“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老师与意见领袖们之间的流畅互动和交流,打消其他学生的顾虑和迟疑,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声,鼓励思想的碰撞与分享,基本实现全员参与。
再次,善用不同的方式。尽管大学课堂已经结合时代特征引入新形式,当前的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他方式的应用不够充分。一般来讲,教师讲授的内容应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提问、答疑、团队合作、头脑风暴、市场调研、幕课、翻转课堂、实验等教学方法,并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参与和实施时间,通过个人展示、案例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结合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教学,教师可以建立课程微信群,将融合文字、图片、视频的课程素材通过网络实时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启发他们对专业课中的科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与讨论,给学生更多地阐述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并在网络中留下痕迹。学生们对知识由“被动式”接受变为“主动式”探索,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批判性思维(吴晓宣,2011)。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好的效果。endprint
为检验教学效果,教师还可随时在网络社交群体中发布教学评测问卷(匿名),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意见建议,及时调整课程进度,把握学生真实需求,提高授课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最后,将教学与科研进行紧密结合。基于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作为教师,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与全面、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必不可少,还需要熟练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网络社交群体的构建。特别是作为管理类应用学科的专业老师,应当对学科知识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总体、全面的把握,对知识难点、重点的讲述以及课程进度的安排有清晰的规划,并将具体安排落实到网络社交群体的日常沟通交流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网络上积累了大量最新的、高质量的实践素材,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效应用到教学中来,而不是使用落后于实践数年的“案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不断开拓。此外,既然是进行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式教学,教师只有熟练使用网络交流工具,才能够起到进行知识传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讨与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还需要拓宽视野,走向社会,紧跟时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参与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的同时,走入企业、联系实际,把握潮流,心系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5 结论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学生在成长,千篇一律的传统授课方式很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裹足不前,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建立新思路,掌握新科技,运用新媒体,倡导基于网络社交群体的互动教学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与理解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需要引导与鼓励学生。只有通过网络社交群体使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和谐统一,结合恰当的语言和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运用丰富有效的形式将科研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展现出对任教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把握,才能真正提升大学课堂的吸引力,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动机。
*通讯作者:韦恒
参考文献
[1] Bolton, L. E., Reed, A.,“Sticky Priors: The Perseverance of Identity Effects on Judg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4.41(4):397-410.
[2] Hogg,M.A.,“Social identity theory”,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 Houston, D. M., and Andreopoulou, A.,“Tests of both corollarie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self-esteem hypothesis in real group setting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2, 2003:357-370.
[4] Reed, A., Aquino, K., Levy, E.,“Moral Identity and Judgments of Charitable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keting,2007.71(1):178-193.
[5] Tajfel, H., Turner, J. C.,“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Chicago, Nelson-Hall,1985:7-24.
[6] Turner, J. C.,“Towards a cognitive redefinition of the social group. In H. Tajfel (Ed.),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15-40.
[7] Turner,J.C.,Social influence,Milton Keynes,UK:Open University Press,1991.
[8] 李付庆.消费者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30.
[9] 孙国强,石文萍,王莉.国内在线社交网络群体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现代情 报,2016.36(2):38-42.
[10]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4:46-53.
[11] 吳晓宣.何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学理论,2011.12:299-301.
[12] 张梅兰,欧阳莹莹.大学生群体移动社交网络正能量传播研究.当代青年研 究,2015.336(3):83-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