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班制学生管理问题探究

2017-09-06王玉

科教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走班制高考学生管理

王玉

摘 要 走班制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管理模式、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班级日常管理、选课辅导、家校合作等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要认真总结走班制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德育工作、建立全员育人机制,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强化班级日常管理,认真做好选课辅导,加强家校合作,使走班制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 高考 改革 走班制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88

The Study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Class-selection System

WANG Yu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

Abstract There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aspects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all aspects of management, such as management mode,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daily management of classes, elective counseling,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and so on. We should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 system, adhere to the philosophy of ride tree, people-oriented,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 a management system compatible with the shift system, strengthen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class, do a good job of elective counseling, strengthen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so that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class-selection system.

Key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class-selection system; student management

隨着高考制度改革在各省区逐步推开,越来越多的高中开始实行走班制。走班制是学生移动到自己所选择的课程教室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它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管理模式、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班级日常管理、选课辅导、家校合作等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方面都有着根本的不同,需要走班制学生管理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以保障走班制的顺利实施。

1 走班制学生管理遇到的新问题

1.1 管理模式方面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管理理念是追求管理目标的统一化,管理组织具有明显的行政化特点,从学校领导、中层职能部门到班主任都形成了固定的管理制度和思维模式,具有学校“千校一面”、学生“千人一面”的特点。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唯一主体,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与家长的沟通是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的主要渠道。实行走班制,要提倡学生个性化、差异化,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进行培养,要求管理方式多样化,管理理念和管理目标多元化。

1.2 德育管理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之下,行政班是唯一班级组织形式,班主任职责明确,与任课教师联系频繁,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和思想动态了解及时和较为全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意识。实行走班制后,原有的德育工作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学生间凝聚力下降、集体荣誉感淡化、交往减少。一些学生发生的德育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德育工作模式亟待更新。

1.3 教学管理

传统的教学管理实行的是由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统一安排教学进度,统一组织教师备课、教学要求基本一致、作业收取、发放程序固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情况易于掌握。实行走班制后,由于课程组合数量大,类型多样,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多新问题,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需求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实行走班制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同时如果教学管理疏忽,会出现课间秩序混乱,学生不能及时到相应教室等问题。

1.4 班级日常管理

传统的班级管理,组织严密、要求具体、管理标准统一的特点,班级管理以教务处、政教处为主管部门,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中心地位,采取浓厚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走班制后,行政班功能淡化、教学班功能增强,原来有效的学生日常管理的行政能力消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难以全面掌握,学生每天穿梭于各个教室中,容易出现课堂混乱、迟到早退等现象。班级文化建设困难,对形成培育良好的班风带来很大难度。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增加。

1.5 选课辅导

与发达国家不同,走班制在我国实行的范围小历史短,试行走班制的高中领导和教师都缺乏经验。选课是走班制的核心,如何指导学生选课,对学校管理和教师的要求很高,这方面带来的问题主要有:首先,是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不清晰,学校在这一方面也缺乏指导经验,因此,在分类型、分层次的选课过程中会发生混乱。第二,进入高一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爱好缺乏必要的了解,也会给选课带来盲目性。第三,家长对于走班制这一新兴事物,也十分陌生,在我国的目前社会背景下,家长一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大都依据薪酬、就业、职业社会地位为依据来进行选课,这都会给学生选课带来混乱。endprint

1.6 家校合作

绝大多数家长抱着疑惑心态对待走班制这一新兴事物,家长缺乏必要的了解。走班制带来另外的问题是沟通主体多元化,原来主要的沟通主体是教务处、班主任,现在的主体是行政班的班主任、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导师。实行导师制后,导师的作用很大,导师直接与学生沟通。而家长以习以为常的家校沟通方式与走班制要求差距很大。

2 做好走班制学生管理的建议

2.1 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方面,把高中教育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实现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未来的现代社会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高中的育人功能,将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与选拔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2.2 强化德育工作、建立全员育人机制

改变目前的以学校党组织、德育处、政教处主抓、以班主任主管的德育管理模式为全员德育管理模式。既打破原有的德育工作者与非德育工作者的分工,形成由学校各部门协调,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共同发挥作用的多渠道的全员德育管理模式,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承担德育工作任务,提高德育工作素养。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投入,要将德育工作作为考核导师的重要指标,要注重对导师进行德育方面专业培训,高中要探讨利用多种形式对全体同学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改變陈旧的德育教育方法,利用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既要发挥传统的政治课、班会等德育工作形式,更要注重走课制形式下的课外社团、社会实践等新的德育形式。特别注重将学校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2.3 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首先,搞好课程设置。实行完全走课制的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个体差异开好选修课,实行部分走班制的学校,也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好学校要求设置的国家课程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开发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特长培养。其次,保障师资质量。要不断提高师资的质量,使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分层教学的需要,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也要有计划地让部分教师到国内走班制成功的地区或出国学习,认真研究这些学校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能力放在第一位,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要精心设置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课程,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明确各自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业考评的方法。再次,做好精细管理。实行走班制后,由于我国目前的教室设置是按照班级授课制设置的,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室进行适当的改造,尽可能多设立多功能教室,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在不同科类教室间的行走。对于作业收缴的时间、地点、程序要有明确的规定。要改变目前教师集中办公的设计,尽可能将要老师的办公区与学生的教学区融合在一起。在新开发的城区,应按照走班制的要求,设计教室的空间排列。第四,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点的课程组合,建立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4 强化日常班级管理

顺利实施走班制要求学校班级日常管理,实现规范管理向精细管理、从对学生的统一评价向个性化发展评价的转变。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的管理职责,明确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教学班各种日常事务的主要负责人。教学班也要建立相应班级组织,设立学生干部岗位,要特别重视班长、学习委员等学生干部的作用,制定学生干部岗位的职责,解决好课堂考勤、学习辅导、作业收发这些细节问题。全面实行导师制,除了那些年纪大、体弱多病、领导事务繁忙、管理能力十分弱的老师外,所有教师都应担任导师,[2]导师原则上从高一起任职三年,全程负责高中学生的指导。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必须控制导师的指导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10人。学校要建立班级管理工作平台,整合有关学生的大量信息,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反馈,处理好各种学生日常管理问题。

2.5 认真做好选课辅导

首先,要认真选择选课模式,对走班制的模式教学形式,有三种形式可供选择,即渐进式选择、组合式选择、全员全选选择模式。从目前我国实践模式来看,基本采用前两种模式,从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来看,实行全员全选模式的条件不成熟。渐进式选择模式的特点是先体验后选课,这种模式对学校师资要求高,要有充足的人员储备,组合式选择模式可按两种方法进行选择,第一种是学生先进行预选,学校统计结果,根据结果设置选考组合;第二种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的精心研究设置若干选考模块,每个班有3至4个选考模块。无论是哪一种选课模式,都有其利弊,学校选考组合的时候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充分考虑考生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做好选课指导,首先,要求教师对模块所对应的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素养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潜力也要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最后,学校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得到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在选课辅导中,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选择需求,绝不能将升学率作为考虑选课组合的主要依据。不能单纯追求考入名牌大学的升学率。

2.6 加强家校合作

目前,实行走班制学校的家长都有较好的教育背景,能够对走班制进行理解判断,并能基本配合学校实行走班制改革,但在上海、浙江、高考制度改革实行后,大部分省区在2018年也开始实行高考制度改革,开始实行走班制。届时,家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颇为复杂,学校需要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走班制的规则和要求,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理解和支持以育人为主的正确导向的学校,防止产生逆向的压力,逼迫学校走向盲目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方向,违背了高考制度改革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马辉辉.走班制的实施与注意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2).

[2] 纪德奎,朱聪.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诉求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走班制高考学生管理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