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满族传统教育谚语

2017-09-06马思华

文学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含义

马思华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语言类文化如谚语、诗歌等;语言类文化郎朗上口,对传播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满族谚语是满族文化的精华之一,其简练通俗并且具有一定教育意义,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本文以“射出的箭不回头”为例,对其起源、流传地域及对象的背景进行阐述,说明了其最初含义与引申含义,并且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教育作用的层面对其进行了剖析,从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满族谚语 含义 人生导向 文化传承 慎重 不后悔

一.背景介绍

满族是中国东北部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满族总人口为1041.0585万人。满族先人繁衍生息于白山黑水之间,生活所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既可渔猎又可采集,故早期满族采集渔猎生活极其繁荣;其中狩猎是满族先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在渔猎经济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它为人们的食物、穿着、提供了基本的来源。[1]因此满族的先民格外地重视狩猎,“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正是来源于满族先民的狩猎经验;满族先民在从事生产中发现他们手中射出的箭只能向前方飞这一自然现象,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引申出:他们的孩子在做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思考,但在做事时应该像飞出去的箭一样勇往直前,永不后悔;在做事后,应该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结果。满族先民用日常狩猎现象以满族特有的生活文化来教育子女,用朴实、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富有启发性、教育意义。这句谚语对塑造满族孩子谨慎、坚毅勇敢的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二.释义

1.最初含义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话来源于满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是一句经验总结性谚语;满族素有“引弓之民”之称,弓箭与满族人民关系至为密切。在满族入关以前,弓箭作为最得力的狩猎和防御工具,在满族生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满族的谚语,不少都涉及了弓箭[1]“射出的箭不回头”便是其中之一。“射出的箭不回头”的意思就是经过弓射出去的箭只能以直线向前面飞,不能随意调转方向或者往回飞。起初这句谚语并没有什么深层含义,只是满族人民对生产生活中所观察的射箭现象的描述;类似的经验性总结的句子还有很多,如“山鹰不会盘旋在无肉的地方”“背后来的箭最難防”等。

2.引申含义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经验总结性的谚语逐渐衍生出其更深层次教育意义。满族的先人在骑射打猎时,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食物和皮毛,每射出一箭时都要经过思考瞄准校正,以保证最大可能地射中猎物,而箭射出去之后,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箭的走向,这个时候射箭人要学会接受箭射出去后产生的结果。满族先人将狩猎中获得的这一经验性的常识引申到了对其子女的教育上;他们用这一日常现象来教育告诫他们的子女:在做事前要三思而后行,要谨慎。在做事时要勇往直前;在做事后,就不要犹豫后悔,要坦然接受事情的结果。

三.教育作用

(一)人生导向方面

1.利于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在于其往往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萨克雷曾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提到:“最重要的不是头脑,而是指导头脑的东西——性格、心灵、崇高的品性、教养”。从两位名人的言语中,我们不难提炼出,良好的性格品质一旦形成终身受益,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是在满族先人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满族先人在教授孩子打猎射箭时不断将其告诉给他们的子女,以此告诫孩子在猎取食物物时应该谨慎多思考,瞄准了再发箭。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的过程;在跟随长辈狩猎时,长辈的谆谆教诲慢慢地渗透进满族孩子的心中,慎思、坚毅的性格也随之养成。

随着满族社会文化的变迁,射箭狩猎逐渐消亡;但是蕴含着满族先人在生活、斗争中积累的种种经验和智慧的谚语却保存下来。时至今日,谚语依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孩子良好性格培养和形起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严谨思维的培养有

从谚语中可以窥探出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心理思维; 满族在入关前世世代代都居住东北地区,生存环境决定了满族渔猎的生产方式;“射出的箭不回头”充分反映出了满族先人严谨思维。由于生产力有限,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和保存体力,满族人打猎每一次出手都需要思考周密;满族先人用“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教授后辈行事要严谨;在做事前要充分地思考,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切忌盲目不思考就贸然行动。

3.利于传达正确的处世原则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主要传递了两条处世原则:一是敢于直面困难,遇事不怕事;二是要有豁达的胸襟。

满族谚语常选取人们最熟悉的事物“引类譬喻”、“借物发端”[2]“射出的箭不回头”将“努力做事的人”比作“开弓就向前冲的箭”化虚为实;向人们形象地传达了满族人处世原则--敢于直面困难,遇事不怕事。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一句谚语主要从两方面分析:射箭前和射箭后。尽力而为,豁达的胸襟就是从射箭后这一方面分析。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箭一旦发出便不可挽回;对于不好的结果,也应该学会欣然接受。

(二)民族文化传承方面

遗留在满文古籍文献之中的满族谚语多以满语表达,如“射出的箭不回头”的满语表达为(gabtaha sirdan bederekū)[3]这些满语经后人翻译为汉语再进行集中的整理;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和满族社会文化的变迁,满族放弃使用自己原有的语言文字,而改用汉语汉文。如今满语已经濒临失传,几乎没有几个满族人可以说出满语,书写和辨认满文;越来越的满族谚语濒临失传也造成了满族文化的流失。故现有的翻译成汉语的满族谚语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传播继承满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沿革、发展都与历史发展紧密联系,不同时期的满族谚语都真实地记录了满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了满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乡土习俗、礼仪规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像“射出的箭不回头”,这样的谚语很明显地给我们还原了满族先民的生活实践。而且反映出当时的满族聚居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同时,该谚语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的生产实践中汲取能量,寥寥几字,就让我们领悟到满族人民的聪慧善于总结的品质和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民族文化传统。

四.启示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下,我们应该结合教育实际,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将独具特色的满族谚语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使其走进课堂为学生所知,摸索出新型的教育模式。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语文教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之下,应该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人文思想的“深刻性”。[4]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且具有深厚底蕴,可以说是学校教育永不枯竭的文化源泉。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纳入教材,一方面更易被本民族的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领略民族文化的风采,增强学习兴趣,接受人文知识熏陶。因此,以本民族文土壤化为,充实教育教学内容,培育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必须让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走进学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到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更好地继承、保护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而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具有教育性的谚语、俗语的数量更是庞大,涉及生活习俗、政治经济、礼仪文化方方面面。并且概括性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意蕴丰富这些特点让其受众面广,易于记诵理解,也易于学生学习,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育性的谚语、俗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谚语为培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发展又往往离不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5]一个民族的文化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个民族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等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然而一种文化的创造和变化发展离不开语言,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所以想要了解一种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就究这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研究民族教育名言有助于我们增进对这个民族教育理念的认识,促进我们对该民族文化的理解,从中取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将其更好地运用到今后教育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高娃.满蒙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及特点[D].黑龙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2006

[2]谭阔.满族谚语纵横谈[J].满族研究,1992年.第3期:58--63

[3]赵志忠.《清代满族文学史略》[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

[4]高娃.满、蒙谚语的民族文化内涵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年第1期:183--188

[5]罗月念.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优化语文校本课程——浅析少数民族(毛南族)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2):23-24.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含义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解释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