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有效听说教学策略探索

2017-09-06徐梦溪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听说教学大学英语有效性

徐梦溪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备受关注,而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却一直被认为是一块“短板”。本文在文献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了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老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因此,专业英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用以指导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性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使得作为国际通用语的的英语备受青睐,英语教学也成为国内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大学英语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通常为基于课堂的读写译课程(50%)和基于网络的视听说课程(50%)。大学英语听说课,肩负者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主要任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大学大量投资建设本校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教室。对于教改后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学生英语听力需求分析;听说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但前人的研究多关注学习者本身和学习过程,很少有人对教育者本身进行探究。鉴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对本校2015级、2016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教学进行调研,笔者发现了当前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归结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笔者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有效指导英语听说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教学目标混淆不清:据了解,当前的视听说课,基本以视听为主。老师所谓的导学,通常是布置本单元听说教学任务和要求学生完成单元测试,导致学生把丰富多样的听说教学目标简单地理解为听力测试和口头模仿。学生不清楚听力课除了听懂文章大意和细节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微技能训练,如猜测词义、判断语气,推测说话者意图、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等。口语教学除了完成平台上的语音语调单项模仿外,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材料进行口语练习,达到传递意义的交际目的。

2.学生在听说教学中出现的困难缺乏老师点播和有效指导:对于学生在听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和非语言障碍如心理和文化背景等,老师很少根据语言材料特点进行点拨和有效指导。老师没有对学生即将听的语言材料提供足够的语言支持,如提前讲解相关词汇、句型特定表达方式等,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听的习惯,影响连贯的理解和表达。也没有设计相关的活动或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语境,使其产生说的欲望和悬念。

3.忽略策略指导:老师也很少对学生进行听说策略的指导:如根据代词、语气、语调判断说话者人物关系,以及从上、下文猜测词义等。在口语表达上,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应该结合口语特征、语音、语调等自然得体地表达意义,达到交际的目的。也没有提醒学生口语表达是情感和思维的结合,前者是表达的方式,后者是表达的内容。

以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提高,使英语听说教学存在资金投入大,收效低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有效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大学英语听说有效教学策略

1.围绕单元主题,优化教学内容,分析语言材料,点拨语言特征。当前,许多高校都在使用出版社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视听说教学,建立自主学习系统。该平台每单元分别围绕一个话题组织材料,教师可以及时地增加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对网教教学平台的材料进行补充或有效整合。教师先行一步,利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分析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包括语篇、词汇、语法和语音知识的基本特征。教师点播听力材料的特征,主要包括三方面:语境、体裁及结构,同时也包括其他语言特征,如语法、词汇、语音知识。语境包括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话语范围指谈话的体裁是严肃还是普通,话语方式指交际的渠道是正式还是随意的;话语基调指说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上下级、亲疏等。讲解这些语境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口头语篇还具有语速快,需要及时反应,有大量口语特征如轮回发言、沉默、缩略语、语气迟疑、重复性、插入语或口头禅(well,I mean)等,可以配有体态语言,有大量的升调和降调,英美口音不同,习惯用语也不一样等。教师对这些语言材料的语言特征讲解得越清晰,学生就越能注意细节,对材料的理解也更深刻,也便于有意识的模仿和语言输出。

2.确定听说教学目标和微技能训练目标。日常听说教学,教师往往根据相关听说教学材料的内容,为学生们设定比较宽泛的教学目标:如体验和感知材料;词汇和句法的初步理解和初步运用;语篇的深刻理解和复述运用等。在课程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结构里面,听说技能被分解为若干个微技能,听力技能包括:如辨音,会意;获取关键信息;听懂并执行指示语;听懂大意和主题;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预测;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评价所听到的内容;听懂语段的深层含义等。口语交际微技能包括:模仿;引出话题;维持交谈;话轮转换;澄清;利用语音、语调表达意思;表示倾听和理解;预示和结束谈话。这些听说技能和微技能,是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必须非常熟悉的目标。只有这样,老师根据教材要求或者指令,判断它趋向于培养哪一个微技能,从而在组织学生作相关听说训练之前,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相应的听说策略需要点拨学生,这样,使学生清楚该节课听说教学的目标,对听说教学过程起着清晰的定位作用。

3.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并根据其差异进行网络分组,实施个性化教学。当前使用的英语教学平台有许多优势: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网络教学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网络交流,使一些问题得到解决。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不同问题和学习困难,实现个性化指导和分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个性化指导。并根据不同的语言体裁和语言特征,结合学生当前所学内容、当前的学习水平,正确预测学生学习的难度,设置不同的训练目标,进行分组教学。

4.设计合理的听说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教师设计合理的听说教学活动包括两方面:(1)明确训练目标,如听力活动是听大意、细节和推理;口语交际语言表达的目的是为了咨询、建议、婉拒、同意或描述等。(2)语言材料选择要适合,包括真实、多样和难度控制适宜。听说教学训练技巧包括:根据材料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和微技能,通过话题引入和重要生词讲授激活学生头脑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为他们积极预测和语言输出做好准备。教师训练学生听说微技能、指导听说策略、点拨语言特征、设计相关活动。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老师在活动设计和评价时应注重“交际的语境和可理解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语用策略”,不必要求学生追求语言的完美,增加对学生语言瑕疵的容忍度,注重语言在交际中的有效性。

四、结语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大学英语教师,肩负培养21世纪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人才的重任,只有当他们拥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就能在英语教学实践的天地里做到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这对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黄小俐,闵菊辉.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问题与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91-104.

[3]韩静.大学英语听说整合教学模式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 2013(1):91-92.

[4]潘之欣.大学生听力需求分析[J].外语界,2006,(3):24-31.

[5]王玉萍.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J].外语界,2013(2):69-75.

[6]文军,朱国振,程艳琴,刑春丽.大学英语传统视听说模式和网络交互式视听说模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32-35.

[7]张伶俐,汪卫红.英语通用语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4):29-34.

猜你喜欢

听说教学大学英语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浅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