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口边际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2017-09-06胡渊��

商业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胡渊��

内容提要:出口边际反映了一国出口的扩张方式和发展前景,尽管沿二元边际可以实现贸易增长,但不同的边际对贸易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贡献有所不同。基于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本文利用修正的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测度中国文化产品在各贸易伙伴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从企业-产品-市场多维度测算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边际,并实证分析出口边际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首先源于出口企业数量变动带来的扩展边际,其次是集约边际;集约边际和出口企业数量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出口产品种类数量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贸易密度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无显著影响。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鼓励企业沿集约边际方向出口文化产品;应进一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培养更多的骨干文化企业。

关键词: 文化产品;出口边际;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8-0074-07

收稿日期:2017-02-16

作者简介:胡渊(1980-),女,湖北仙桃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贸易与产业政策。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数量测度与提升路径:基于景气合成指数研究”,项目编号:13YJC79005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5Q066。

一、引言

文化产品出口不仅具有经济效应,而且是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伴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出口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主体性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从事文化产品出口的私营企业数量增长较快。除了选择进入或退出文化产品出口市场,企业调整出口行为还包括改变贸易方式、更换出口文化产品种类、调整出口市场等。

企业行为异质性包括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调整出口产品种类或出口市场等,这些对总体贸易会产生重大影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略了企业的异质性,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下,贸易不仅仅沿着集约边际发展,而且沿着扩展边际发展。Melitz(2003)将企业异质性内生化,建立了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推动了国际贸易研究对象从国家向企业转变、从产业向产品转变。基于产品视角,扩展边际是由出口产品种类变动导致的出口变化;基于企业视角,扩展边际是指出口企业数量变化导致的出口变化;基于出口市场视角,扩展边际是指由目标市场变动带来的出口变化。相对应地,基于产品视角的集约边际则指原有出口产品出口额变动,基于企业视角的集约边际是指原有出口企业出口额的变动,基于贸易伙伴视角的集约边际是指對原出口目标市场出口额的变动。国内学者钱学锋(2008)从产品视角对中国2003-2006年间出口增长进行分解,研究发现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集约边际。陈勇兵等(2012)从企业视角对中国2000-2005年间出口增长进行分解,尽管期间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大于集约边际,但中国出口增长主要源于集约边际。刘慧和綦建虹(2014)从产品视角,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的分解方法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的增长,而扩展边际作用甚小。

事实上,企业出口决策涉及企业是否可以克服贸易成本进入出口市场,以及出口产品种类、出口市场的选择等,仅仅从产品、企业、市场单个维度对出口边际进行分解显得不够全面。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Bernard(2009)从企业-产品-市场多维度对出口增长进行了分解,综合考虑了企业数量、产品种类、目标市场的变动,其扩展边际包含由企业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引起的出口额变化,以及由持续存在的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种类或出口市场引起的出口额变化,持续边际为持续存在企业将原出口文化产品种类出口到原市场的金额变化。

随着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兴起,出口边际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热点,出口边际反映了产品出口的扩张方式和发展前景。尽管沿二元边际可以实现贸易的总增长,但不同的边际对贸易增长或国际竞争力的贡献有所不同(Besedes和Prusa,2011)。出口边际对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第一,企业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引致的扩展边际对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第二,出口企业数量增加所产生的竞争效益会对一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质量、价格等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一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第三,集约边际对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沿集约边际出口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产生的沉没成本,而且有利于国外市场积累消费资本,对中国文化产品形成消费理性成瘾,最终反作用于文化产品出口,进而影响一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旨在探究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的背后驱动因素,以及出口边际对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这对于理解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的驱动力,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和对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边际与测算

(一)产品种类的定义及数据说明

按照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产品、相关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装备和辅助材料、相关产品的装备和辅助材料,其中文化产品构成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三个方面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补充。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文化产品,具体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用品、视觉艺术和手工艺、书籍和报刊、音像和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共包括6类85种6位数的HS2007编码产品。2000-2006年《中国海关总署的企业及产品层面交易数据库》详细记录了每家企业进出口交易,包括企业的性质、贸易方式、口岸、贸易产品的HS编码、出口市场、金额、计量单位等,利用该数据库信息可以观察到出口企业性质、出口贸易方式、出口金额、出口数量、企业退出或进入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的行为等。由于中国海关数据采用HS2002,本文对照HS2002与HS2007转换表,将85种6位数HS2007文化产品转化为83种6位数的HS2002文化产品。

(二)全球层面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边际测算:动态视角

按照Bernard(2009)的方法,本文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边际分解。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从第t-1年到第t年的变化Δxt,可以被分解为以下几部分:

Δxt=∑f∈Nxf,t-∑f∈Exf,t-1+∑f∈CΔxf,t(1)

其中f代表企业,N是在第t年新进入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的企业集合,E是在第t年退出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的企业集合,C是在第t年持续存在的企业集合。持续存在企业的出口额变化Σf∈CΔxft,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调整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带来的变化,将原产品出口到原市场的金額变化。

Δxft=∑j∈Afxfj,t-∑j∈Dfxfj,t-1+∑j∈GfΔxfj,t-∑j∈SfΔxfj,t(2)

其中j代表产品-国家对,Af是新增的产品-国家对,Df是退出的产品-国家对,Gf是持续存在的产品-国家对出口增加额,Sf是持续存在的产品-国家对出口减少额。

根据式(1)、(2),出口增长可以分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包含两部分:一是由企业的退出或进入引起的出口额变化,即式(1)的前两项;二是由持续存在企业调整出口产品-市场对所引起的出口额变化,即式(2)的前两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市场对的情形包括,企业出口新的文化产品到原出口市场、出口新文化产品到新市场、出口原有文化产品到新市场。式(2)的后两项即代表集约边际,相较第t-1年,第t年持续存在企业将原有产品出口到原市场的金额变化。

1.扩展边际之一:企业进入或退出文化产品出口市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企业频繁地进入或退出文化产品出口领域。2005年中国有18573家企业从事文化产品出口贸易,2006年有6315家企业退出该领域,占2005年从事文化产品出口企业总数的1/3;与此同时,2006年有12778家企业进入文化产品出口领域。这表明在样本期间虽然部分企业退出文化产品出口领域,但更多企业选择进入文化产品出口市场。如表1所示,在2001-2006年间,由企业退出或进入文化产品出口领域引起的文化产品出口变动额占总出口变动额的百分比分别为9654%、4875%、3496%、7494%、2584%、3172%,其均值为5215%。

2.扩展边际之二:持续企业调整出口产品或出口市场。文化产品出口的微观数据表明持续存在的企业会调整其出口产品种类或更换出口市场。如表1所示,在2001-2006年期间,由持续存在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种类或市场导致的出口额变化占总出口额变化的年均百分比分别为-3903%、6627%、3433%、1528%、1202%、1479%,其均值为1728%。2001年,扩展边际二占总出口额变化之比为负值,这表明2001年持续出口企业由于调整出口产品种类、出口市场导致出口额减少。

3集约边际:持续企业将原产品出口到原市场金额的变化。本文定义的集约边际为持续存在的企业将原有种类产品出口到原有出口市场的规模变化,2000-2006年集约边际对出口额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4249%、-1502%、3072%、978%、6215%、535%,均值为306%。2002年集约边际引起的出口额变动对出口额增长的贡献为负,这表明2002年持续存在企业减少了对原市场出口原种类文化产品的金额。从2001-2006年的平均值来看,约30%的文化产品出口变动由集约边际引致,约70%的文化产品变动由扩展边际引致,由企业的进入或退出带来的出口额变化约占我国文化产品变动额的50%。陈阵和隋岩(2013)采用相同的分解方法,针对同期中国总出口边际分解研究显示,扩展边际一、扩展边际二、集约边际对中国出口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39%、300%、462%。相较之下,扩展边际尤其是由企业进入或退出引起的扩展边际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更高。这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相符。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获得稳定外贸发展环境,进一步下放外贸经营权为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便利化;2002年11月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私营企业积极进入文化产品出口市场,导致2001-2006年间52%的文化产品出口增长归因于由企业进入或退出引致的扩展边际一。

(三)贸易伙伴层面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边际测算:静态视角

从截面角度分解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该分解方法采用静态分解法。中国对贸易伙伴j的出口额xj可以分解为对j出口的企业数量fj、产品种类数量pj、每种企业-产品对的平均值xj/(fjpj)。由于企业总是在小部分产品交易中活跃,在分解中纳入额外一项来考虑贸易密度,在与国家j的贸易中,贸易密度与企业数量、交易产品种类数量负相关,对国家j的总贸易是企业数量fj、产品种类数量pj、贸易密度dj、平均贸易值j的乘积。

xj=fjpjdjj(3)

其中,dj = oj/(fjpj),oj是在对国家j的出口中企业-产品对的数量。j=xj/oj是集约边际,反映了每个企业-市场对的平均值。密度取值范围从min(1/ fj,1/ pj)到1,密度与贸易企业数量、产品数量负相关。由于企业总是在可贸易产品中的一小部分产品中交易活跃,密度和贸易企业、贸易产品数量呈负相关,扩展边际是fjpjdj,由企业数量、产品种类、贸易密度三部分组成。

将等式(3)两边取对数,以总出口的对数为因变量,各出口边际的对数为自变量,施加约束各回归系数相加等于1,各回归系数代表每种边际对总出口额变动的贡献率。如表2所示,从2000-2006年平均值来看,集约边际的系数为1028,这表明集约边际促进了总出口额增长1028%;出口企业数量的系数为1232,这意味着出口企业数量与总出口额正相关。产品种类数量和贸易密度的系数皆为负值,表明产品种类数量、贸易密度和总出口额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两者系数之和为-126,这意味着平均每家企业出口产品种类数量带来的扩展边际(pjdj=oj/fj)导致总出口减少126%。企业数量和贸易密度的系数之和为0755,这意味着平均每种产品的出口企业出口数量(oj/pj)所带来的扩展边际占总出口额变动的755%。以上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多样化经营(出口多种类产品)减缓了文化产品出口增长,而出口同一种类产品的企业数量的增长促进了文化产品出口增长。这表明发展文化贸易除了遵循经济规律,还必须顺应文化发展规律。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性劳动,文化生产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审美化特性分外突出,文化企业应该依据自身优势,塑造各具特色、难以复制的文化创意品牌,不能盲目追求产品多样化经营。因此,在2000-2006年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额增长首先源于出口企业数量增长,其次是集约边际。

三、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测度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中国对如下21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为样本,包括美国、中国香港、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韩国、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泰国、西班牙、新加坡、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时间样本为2000-2006年,计算国际竞争力所需各指标的数据来源为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

(二)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学者们普遍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顯性比较优势(RCA)衡量一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采用修正的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测度中国文化产品在各贸易伙伴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1.国际市场占有率MS。本文采用的修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用中国对j国的出口文化产品金额占世界对j国出口文化产品金额的比重来衡量,取值范围(0,1),其计算公式为:

MScj= EXCcj/EXCwj(4)

2.贸易竞争力指数TC。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TC),表示中国对j国文化产品进出口差额占中国对j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取值范围(-1,1),其计算公式如下:

TCcj=EXCcj-IMCcjEXCcj+IMCcj(5)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一国对j国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在该国对j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与世界对j国出口文化产品占世界对j国总出口份额的比率,该指标剔除了国家总量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国某产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相对优势,取值范围(0,+∞),其计算公式如下:

RCAcj=EXCcj/EXTcjEXCwj/EXTwj(6)

在式(4)、(5)、(6)中,c代表中国,j代表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市场,EXCcj代表中国对j国的文化产品出口额,EXCwj代表世界对j国的文化产品出口额,IMCcj代表中国从j国进口文化产品金额,EXTcj代表中国对j国的总出口额,EXTwj代表世界对j国的总出口额。

(三)利用熵权法计算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

在计算出2000-2006年中国对j国的MS指数、TC指数、RCA指数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熵权法合成中国对j国的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数Y,将2000-2006年中国对j国文化产品的MS指数、TC指数、RTA指数组成面板序列,将3个指标序列做标准化处理;运用熵权法计算得到3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3个指标的权重、标准化值求加权和,再乘以100%,即可得到2000-2006年中国对各国(地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数Y。

如图1、图2所示,在2000-2006年期间中国的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在香港、日本、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韩国、西班牙出现下降趋势,在包括美国、德国等其他15个经济体中国的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出现上升趋势。

四、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边际与其国际竞争力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本文采用中国对j国出口文化产品的集约边际、企业数量、出口产品种类数量、贸易密度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的代理变量,选用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代表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状况,用贸易伙伴国人均GDP代表需求状况,用贸易伙伴国来华旅游人数作为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的代理变量。

为了尽可能控制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实证模型中纳入如下控制变量,包括人民币对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RMB),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文化距离(CD),并建立实证模型如下:

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中国对21个国家(地区)(具体名单见上文)的文化产品出口为样本,2006年中国对这21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占中国文化品总出口额的70%以上。时间样本为2000-2006年。

(二)实证结果

先将面板数据看成是截面数据,进行混合回归,其结果如表4第2列。由于每个出口市场情形不同,可能存在不随时间而变的遗漏变量,故考虑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E)。在固定效应模型的输出结果中包含一个F检验,其原假设“H0:混合回归是可以接受的(所有ui=0)”,F检验的p值是0000,故强烈拒绝原假设,即认为FE明显优于混合回归。为了进一步确定而使用LSDV来考察,由回归结果可知所有个体虚拟变量均很显著(p值为0000),故应该拒绝“所有个体虚拟变量都为0”的原假设,即认为个体效应存在,不应使用混合回归。通过对模型进行随机效应回归,Hausman检验表明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解决了不随时间而变但随个体而异的遗漏变量问题,类似地引入时间固定效应可以解决不随个体而变的但随时间而变的遗漏变量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同时考虑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wo-way FE)。

由实证结果可知集约边际(INT)的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集约边际提高了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与一般产品相比,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表现为消费理性成瘾性,即消费者过去对某种商品的消费会增加其现在对这种商品的消费(Becker和Murphy,1988)。其原因在于文化产品的消费需要消费资本的累积,随着人们消费文化产品数量和时间的累积,文化产品的消费成本下降,同时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强。集约边际代表持续地向固定消费群体出口同一种文化产品,这有利于培育出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理性成瘾性,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从而带动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

在三种扩展边际中,企业数量(FIR)的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文化产品出口企业数量的增加提高了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图书出版、影视制作、设计创意等方面涌现出一些精品,走出国门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产品种类数量(PRO)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对一国出口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增加削弱了中国文化产品在该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这可能与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相关。文化产品承载了一国或地方的特色文化内涵,盲目追求多样化经营可能会削弱该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贸易密度(DEN)的系数不显著,贸易密度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争力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文化距离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在与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的市场更有竞争力,文化距离对一国文化产品出口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上具有如下相反的作用:一方面,文化距离越大,国外消费者理解、欣赏文化产品所需的消费资本越大,这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距离越大,来自国外的文化产品的异质性越突出,会增加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有利于文化产品出口和国际竞争力。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外市场由于异质性带来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排斥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目的地以文化距离较大的西方国家为主。另外,控制变量TRA、RMB、GDPJ的系数皆不显著,这表明目标市场国家来华旅游人数、人民币汇率、人均GDP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无显著影响。本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POP由于对各目标市场的缺乏变化,固定效应模型无法估计出其系数。

五、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在测算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边际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跨国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额增长首先源于出口企业数量增长,其次是集约边际,集约边际和出口企业数量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出口产品种类对中国文化产品产生负面影响,贸易密度对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无显著影响。据此,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如下:

1.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文化产品出口领域,赋予文化产业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鉴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成瘾性,鼓励企业沿集约边际出口文化产品。企业应加强对现有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的维护,持续向原有市场出口文化产品,培育国外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成瘾性,进而形成文化产品出口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3.企业谨慎新增文化产品出口种类。文化产品出口企业应该摒弃贪大求全、以量取胜的发展思路,应该树立精品意识,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传达的核心价值取向,了解出口目的地受众的审美习惯和艺术表达方式,集中精力创作文化精品,从而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4.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推进文化企业合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或文化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 Melitz, M.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2003,71(6):1695-1725.

[2] David Hummels, Peter J. Klenow.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5,95(3):704-723.

[3] 钱学锋. 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库增长的二元边际[J].管理世界,2008(9):48-49.

[4] 陈勇兵,陈宇媚,周世民. 贸易成本、企业出口动态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2000-2005[J].经济学季刊,2012(2):1473-1503.

[5] 刘慧,綦建红. 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经贸探索,2014(6):28-43.

[6] Andrew B. Bernard, J. Bradford Jensen, Stephen J. Redding and Peter K. Schott.The Margins of US Trad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99(2):487-493.

[7] 陈阵,隋岩. 贸易成本如何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多产品企业视角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3(10):43-49.

[8] Becker Gary S., Murphy Kevin M. A Theory of Rational Addic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96: 675-700.

The Effect of Export Margin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HU Yua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The export margin reflects the expansion mod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 country′s exports. Although the trade growth can be achieved along all the margins,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margins to trade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different. Based on Chinese custom data in 2000-2006, the paper used the revised MS index, TC index and RCA index to measur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on trading partner market, measured export margin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from enterprise-product-market dimension, and empirically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export margin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is mainly due to the growth margin of exporting enterprise number, followed by the intensive margin; intensive margin and the number of exporting enterprises enhance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products, the category number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trade densit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China should further improve cultural market system, and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export the cultural products along the intensive margin; further tap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ivate more backbone cultural enterprises.

Key words: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marg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责任编辑:厉新)

猜你喜欢

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两点思考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两点思考
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途径研究
中国出口结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纸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迈过几道坎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