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架构分析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运用研究
2017-09-05苏振
苏振
摘 要: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当下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车联网技术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典型运用,车联网技术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保障。车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运用,使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成为集成化、可扩展的信息服务系统(Telematics)。文章在对车联网技术以及车联网架构概述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车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具体运用事例。
关键词:车联网技术;智能交通系统;车载信息服务系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6.136
0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科技迅速发展,为解决出行安全、交通拥堵、汽车环保等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2010年全国两会指出,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2010年世博会期间,车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运用的设计,引起全球关注。车联网技术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运用中的细分,是一种新型技术,有望解决交通拥堵、汽车环保、交通事故等问题。
1 车联网概述
智能交通(ITS)是通过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建立高效、实时的交通运输监管系统[1]。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是指由车辆运行路线、位置以及速度等信息组成的交互网络[2]。即通过定位系统、射频识别、传感器等装置,对车辆状态信息以及道路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其中的状态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动态信息、以及属性信息等;将采集到的车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最后通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不同的交通需求,对车辆的状态进行监管,以及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从而实现智能交通。通过无线互联技术实现车—车、车—人、车—路等互连互通,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欧洲的沃尔沃、奔驰等汽车企业,已经将车联网技术运用在车队管理中,同时欧洲也在大力推行车联网技术。美国的IVHS和日本的Smart Way等系统也在车辆与道路运行之间建立了通信,实现了智能交通系统监管与服务。而实现车、人、路之间信息交通的是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在国际上,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在德国的宝马i-drive,日本的丰田G-book、通用On-Star等汽车系统中成功应用。而在国内,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新兴的系统,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2 车联网架构分析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车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运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车联网架构构建应根据实际需要,在要实现的功能基础上进行。
从用户角度出发,车联网应具备以下功能:对车辆的状态信息(保险、违法情况、报废时间、年检时间等)实时掌握,便于用户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明确交通路线,选取最优运行方案,同时还要对沿路的施工路段、地理热点、隐患路段等各种信息进行明晰;对交通管理部门下达的最新规定及时了解,提高隐患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还可以享受车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
从交通管理部门角度出发,车联网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将各地区的管理体系纳入到全国管理体系中,实现对全国车辆的统一管理;便于对本、外地车运行状况实时掌握,比如对套牌车、盗抢车、走私车的信息追踪;再比如对大型客车、危化品车进行重点监管,防止出现违法行为;此外,如果车辆发生突发事件,可以及时开展救援工作等。对于交通拥堵路段制定收费措施,起到均衡区域交通流量的作用;另外,对于高速公路或者其它一级公路等路段,实行自动收费。
根据对车联网实现功能的阐述,其基本架構图如图1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车联网系统的构建,核心部件—车、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基站、移动通信等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实现车、人、路之间信息通信,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车联网技术中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车外、车内、车间、车路通信。
车外无线通信是外部通信基站与车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通信涵盖范围较广,这就对其高速运行下传输数据的要求较高。目前,国内车外通信采用的主要是2G、3G、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
车内无线通信涵盖范围仅仅是车内部,通信距离较短。主要工作是对车辆内部短距离的无线通信,以及内部空间的信息采集。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是CAN总线技术、LIN总线技术、以及蓝牙技术等,其信息传输特点是抗噪性强、速度快[3]。
车间无线通信主要是车与车之间动点双向传输,运用与车辆出行安全,防止碰撞等意外事故。因此,车间通信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较高。而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红外技术、微波技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视频成像技术等。
车路无线通信是外部设备与车辆之间的信息通信,主要包括环境参数采集、自动收费系统、车辆调度指挥等。车路无线通信主要采用的技术与车间通信相同。车路与车间的无线通信实际上是同种技术的不同运用形式,通信距离也均在0.1~1km之间。
3 车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运用
从车联网基本架构来看,其体系庞大,涉及产业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其中,涉及的企业有交通管理部门、通信企业、汽车厂商、以及服务商、服务供应商等。以下就车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运用,举例阐述其实际运用。
(1)变道辅助。车辆变道时,也是比较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将车联网技术运用到行车变道上,通过车载终端收集目标车道的行车状态信息,对附近运行车辆行驶速度、行驶位置、是否会变道等信息采集。通过采集的车辆信息,对变道的危险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判断出是否能够安全变道,并针对变道的具体情况做出显示。
(2)夜间会车远光灯关闭控制。夜间行车,常会遇到会车情况,会车时需要关闭远光灯,而有的驾驶员会忘记,就会带来交通隐患,同时也增加了驾驶员的负担。运用车联网技术,通过车间无线通信采集车辆行驶方向、行驶位置、行驶速度等信息。当车——车判断到前方会车时,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就会自动切换远近光灯。整个过程通过车联网来完成,无需驾驶人员进行任何人为操作,减轻驾驶员行车负担,同时为夜间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3)车辆动态适应红绿灯信息。动态适应红绿灯信息是通过车外通信实现的。在红绿灯路口安装红绿灯信号联动装置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当车行驶至距离红绿灯指定距离时,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接收红绿灯变化状态信息,从而调节行驶状态,是减速等待下一个绿灯通过,还是匀速通过,或者是加速通过,加速通过情况下要给出安全通过的时速,保证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
(4)车辆追尾预警。驾驶员行车时,有时会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就会引发追尾等行车交通事故。如果与前方大型车辆发生追尾事故,后车伤害情况就会很严重。如果车辆中运用车联网技术,在车辆行驶中,后车就会通过车载信息服务系统采集的信息,判断前车的行驶状态,从而驾驶员调节行车速度与行车状态,从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运用到智能交通系统中,对交通拥堵、汽车环保、交通事故等问题能够有效的改善和规避。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任重道远,需要学者专家深入研究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运用方向,共同携手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新,杨涛,张旭东等.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管理及决策依据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04):83-86.
[2]郭柯江.基于车联网系统在智能交通数据安全的优化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03):81.
[3]张宾.车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J].工业b,2015(09):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