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7-09-05吴彦文朱红艳齐旻

软件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习支持服务混合式教学微信

吴彦文+朱红艳+齐旻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高校教学中,它将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取得了一定效果。为了使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充分挖掘混合式教学的潜力,并提升师生间交互的实时性,利用微信平台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辅助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该系统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标,设计了通知、社交、课程资源推送、测验等功能。课程实践表明,该系统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并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学习支持服务;微信

DOIDOI:10.11907/rjdk.171122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7-0055-04

0 引言

近几年,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在线学习等教学模式,其效果却不如预期。为此,人们开始思考如何综合利用课堂与在线学习平台的优势,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将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与人格影响进行相互渗透等[1]。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便在此情景下应运而生,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教学绝非简单的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形式的混合[2],这只是一种狭义层次上的混合式教学。根据混合式教学的4个层次理论,更高的两个层次才能真正发挥出混合式教学的全部潜力:①学习与实践的混合,即在基于目标的混合基础上,加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②学习与工作生活的混合,既不强调特意的混合,也没有分配过多特定的学习时间,而是在适合的时间、情境,符合学习者需要的有效的混合方式。第二种形式的混合已经上升到学习者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实现了对各种可随时获得的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3]。

本文将受时间、情景因素限制较小而又符合当前用户习惯的微信学习运用到混合式教学当中。基于微信的学习平台开发成本低、知识碎片化传播快、受众广,可作为混合式教学或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因此,本课程组于2014年在混合式教学中引入了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探索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新方法。

1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支持服务设计

学习支持服务指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丁兴富[6]认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主要应包括信息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与考试等环节。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在线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本文设计的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可为学生提供从课程导入到知识巩固的全过程支持。

1.1 基于微信服务的教学模型设计

微信平台包括微信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强联系、强实时交互的社交平台,其功能很好地契合了上述几点要求。利用微信平台可增强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例如可以通过微信群聊让学生主持相关技术的研讨等,还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让学生分享、展示自己对课程学习的领悟,从而达到互学、互补、互相启迪的作用。同时,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除了课本内容,微信公众平台的“对话即服务,对话即搜索”的服务模式[5]可实现推送图片、短语音、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并对知识融会贯通。微信提供的即时通讯服务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使答疑解惑的实时性更强。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实时交互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便捷地收到课程通知,进行实时在线讨论、获取更新的教学资料并进行日志写作等。同时,微信推送的课程要点阅读可以让学生优化利用碎片时间,使某些学习活动不再受时间、地点制约,而是根据自身状态规划学习活动。基于微信的轻学习资源模块化设计,使学生可以在碎片时间里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组件等。

1.2 微信平台功能设计

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微信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其具体功能设计如图2所示。

微信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快速的聊天环境,根据其提供的微信群、朋友圈可完成学习活动组织、交流互动和在线答疑等功能。例如上传某通信工作的视频,发起“通信发展史简介”的兴趣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小组交流互动活动,以课堂上某难点或较多学生不明白的问题为主题进行讨论。同时针对个别问题,可在线完成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答疑活动,帮助学生及时“消化”某知识点。

微信公众平台支持多种格式的信息:文字、图片、视频等,可多方位满足学生感官,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自定义菜单的开发可使用户在有限的界面中享受更多功能,自定义菜单主要通过click和view按钮查询资源并呈现给用户,完成人机交互;自动回复利用XML DOM Document对象获取微信服务器POST的用户请求,依据消息特征执行相应程序。通过HTTP 请求,向微信服务器发送POST或GET数据,并调用相应接口。封装特定结构的XML或JSON数据包供微信服务器调用,以向用户推送消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功能”完成订阅推送功能,为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的素材制作功能,根据课程需求制作相关课件并存入数据库。

1.3 基于微信的學习支持服务过程设计及案例说明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2011级的大三学生,学生通过微信关注用于支持《移动通信》课程学习的微信订阅号和教师个人微信号,并组成了课程微信群聊组,且学生均能熟练使用微信平台的各项功能。以《移动通信》其中一个章节“全球数字移动网络(GSM)系统”作为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选取65名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参与到本课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中。以一次课为基本单元,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3部分进行划分,大致服务流程如图3所示。

(1)课前部分。为了保证教师和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资料和预习内容,课前部分在课前3~4天开始进行预习。首先,教师采用通知功能进行课程通知,发布包括上课时间地点、本次课程章节内容等信息;然后,教师将导入性的课程资源分别推送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送的内容不尽相同,以便收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点的课前反馈;最后,学生可以在线提问,也可将问题以其它形式反馈给教师,等待教师解答。

(2)课中部分。在课堂上,学生们先分组展示并讨论本章知识要点,然后教师进行讲授与点评。学生在听讲时,可随时将遇到的疑问用微信记录下来发送给老师,不仅可以避免课上提问而打断教师讲课思路,又能达到记录问题和提问的目的,还能照顾到那些不善言辞或不习惯当面提问的学生。针对共性问题,教师当堂进行讲解,而针对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逐一回复解答。

(3)课后部分。课后学生可进入云平台完成作业、提交作品、在线测试或提问,而教师通过查看作业、在线测试等,进一步整理出普遍性问题,组织大家在微信群中讨论。而对于非普遍性问题,教师单独对学生进行解答和辅导。学生也可以利用知识地图的自动回复功能查看知识内容或解答。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需要在课后将本周课程要点、学生们的共性问题、重点例题与习题等内容一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复习。教师还会推送本次课程的拓展阅读和深度思考,让学生结合本次课程内容和之前所学知识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使有兴趣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

2 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实现

本系统设计采用的平台是微信公众平台和新浪云平台SAE,开发语言是PHP+XML。该系统工作原理为:首先在微信客户端以XML格式发送消息到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服务器将消息传送到SAE,经由部署在SAE的后臺代码将消息内容解析后返回数据至微信客户端。系统消息的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URL和Token与SAE连接,由SAE管理代码。微信公众平台以微信加密签名来验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并在XML数据包中获取所需数据,读取各节点的值。接收的消息类型有openid值、普通消息和事件推送。普通消息包括文本和图片等,事件推送包括关注、自定义菜单等。本系统可实现通知、推送、提问、互动、小测试等功能,其中推送、测试功能分别如图5中的(a)、(b)所示。

3 学习效果调查与分析

本课程组于2012年开展了《移动通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该教学模式革新了教学理念,改变了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甚至是师生角色。课后质量分析与问卷调查表明,该模式充分地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进行了互补,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效果,现将调查结果与分析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3.1 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影响

在对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的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95%)表示感兴趣并乐于接受,其他的5%则主要是未持有智能手机或未使用微信,没有参与。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本模式被认为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86%)。

3.2 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期望的影响

在本系统应用之前,调研发现学生希望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在内容方面,46%的学生表示希望观看一些和本课程相关且有趣的知识或新闻;在学习安排上,42%的学生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状况调整学习活动,合理利用时间,高效地获得并巩固知识。

应用本系统后,调研数据显示,当前系统中包含了许多前沿移动通信技术热点。其中,趣味知识等课前阅读板块最受欢迎(93%),其次是知识要点(88%)。可见,微信推送的内容满足了学生趣味性需求,且学生在空余时间可以通过知识要点和知识地图来回顾所学知识,这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期望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3.3 对学生主动参与交互的影响

得益于微信良好的交互性能,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会在遇到问题时通过微信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82%的学生认为微信学习支持服务的提问、答疑很及时,缩短了从提问到回答问题的等待时间;对于小测试题,学生很赞同(90%)这种做法,认为与小测验的性质相符,重在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知识要点,同时也不需耗费过多时间。在推送功能上,学生则认为目前每周推送的次数过少,并建议隔天推送一次。

3.4 对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的影响

对于微信支持服务系统上教师推送的轻学习资源,几乎所有(95%)同学都表示会及时查看。因此,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中一半以上(64%)学生认为推送的资源对学习本课程有明显帮助,20%的学生表示能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统计结果还显示,课前阅读扩大了学生视野(40%),学生培养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零碎的时间或在外出时都能够进行短时间的学习等。

3.5 学习效果评价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本文利用微信平台实现了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使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了公开的评价标准,避免了“一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利用微信平台为学生及时提供学习资料,为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并帮助教学者、学习者建立教学和学习的良性标准;通过微信完成习题、线上讨论、问题反馈等多元化的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结合混合式教学几个更高层次的思考改进策略,提出了利用微信平台实现对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支持服务。在《移动通信》课程实践后,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本服务系统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基于微信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学生们的一致欢迎。随着高校无线WiFi信号的全覆盖,基于微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混合式教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后期将从学习监督机制着手作进一步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高校混合式学习网络课程的创新与开发——以《小学教育学》网络课程建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2):66-71.

[2] 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3] 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104-112.

[4] 黄荣怀,等.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7.

[5] 冯大辉.微信公众平台:对话即服务,对话即搜索[EB/OL].[2013-07-11].http://dbanotes.net/?s=%E5%BE%AE%E4%BF%A1.

[6]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4-390.

[7] 解筱彬,朱祖林.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9-14,95.

猜你喜欢

学习支持服务混合式教学微信
微信
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混合式教师培训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探析
浅谈远程非学历教育如何做好学习支持服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