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学复兴之导师”邓显鹤研究综述

2017-09-05王意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 邓显鹤作为湖南地方颇具影响力的文人,前人对其有不少点评,学界对其研究主要从文学和史学视角进行探讨,具体而言从四个方面进行考察:湖湘文献整理校刊;交游;诗文;思想。文章对当前关于邓显鹤研究进行综述,旨在针对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今后应加强对邓显鹤在文献整理、交游、诗文等方面所体现的思想特征研究,这将有利于深化邓显鹤研究,亦对湖湘文化的研究大有裨益。

【关键词】 邓显鹤;研究现状;综述

邓显鹤(1777-1851),字子立,号湘皋,晚号南村老人,是清代知名文儒,嘉庆九年(1804)中举,后屡次应礼部试名落孙山,[1]遂对科举入仕心灰意冷,专注于湖湘古籍整理。[2]邓显鹤(以下皆称邓)对湖湘文献整理和校刊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他整理校刊的《船山遗书》使湮没无闻的船山之学显扬于世。梁启超盛赞他乃“湘学复兴之导师”,可见他对湘学复兴起了关键作用。邓作为清代中后期湖南地区颇有名望的文人,前人对其多有评价,但都是点评式。今人对邓的研究较多,据各类期刊网数据统计,自改革开放后涉及到邓显鹤研究的学术论文有近三十篇,但至今未有完整研究邓的专著,目前学界关于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赞扬邓显鹤在整理和校刊湖湘文献上的贡献

曾国藩认为邓为湖南文献搜集和整理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3]姚莹肯定邓在湖湘文献整理中“既手成之,必刊之”,并赞扬邓“抱用世之才而恬于仕进,终老一毡,非有赀力能办此者。徒以四方交游之广,闻其书者争求售焉以为鸠工之具,卒之书成而刻工亦就。以为叹人患力不勇、心不诚耳,湘皋可谓勇且诚矣。”[4]另外沈道宽认为邓在湖湘文献整理中做到了对于地方典籍不详备之处尽力完善,记载错漏之处尽力纠正。[5]正因为邓整理和校刊湖湘文献所表现出的勤奋、坚持不懈、事唯求实、亲力亲为等精神,才有《清史列传》称邓“岿然称楚南文献垂三十年”。[6]

前人对邓在湖湘文献贡献上的认可都是零星式的概括,并不详备。今人对于邓在湖湘文献上所作的贡献更加具体,主要从以下幾个方面分析:

其一,关于邓整理湖湘文献的考略。张青松认为邓整理刊刻的《资江耆旧集》是湖南本土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并对其成书进程进行详细的考证。张青松认为在复杂艰难成书过程,邓的不懈努力和陶澍的大力资助起了关键作用。[7]葛春藩认为邓整编的《沅湘耆旧集》汇合了古代湖南文艺的精华,至今仍是研究湖南古代文艺不可或缺的资料。[8]漆永祥亦对邓编撰《沅湘耆旧集》进行探讨,却侧重于从成书原因、命名由来和编辑体例等方面进行论述。[9]另外,钱毅、华玉明对邓重刻本《广韵》进行考究,他们认为邓此举不仅对于《广韵》版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邓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的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同时作为地方文献,它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反映了湖湘文化的积淀。[10]

其二,邓整理湖湘文献的特点和成就。李绍平介绍了邓对湖湘文献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地方性诗文集、地方志、名儒遗书等方面的整理校刊,并总结邓整理文献具有不辞辛苦搜罗资料;自校自刊;“语不厌详,事唯求实”;“注意发现人才,培养后进”的特点。进而论述邓是带着忧国之忧之情整理地方文献,目的是希望借此为当时内忧外患的晚清时代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11]夏剑钦、夏冰认为邓弘扬湘学的成绩斐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穷极毕生精力整理和校刊湖湘文献;所编纂的史志诗文集均为后世研究湘学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尤笃风义,提携后学,为湘学的传承培养了后备力量。[12]

其三,邓刊刻《船山遗书》的功绩。上文提到的葛春藩认为邓刊刻《船山遗书》使湮灭百余年的王夫之开始被人们重视,[13]张晶萍也认为邓整理刊刻王夫之著作,改变了王夫之被忽略近百年的现状。但张晶萍着重于阐述邓将王夫之拔高到与声名显赫的顾炎武、黄宗羲一样的地位,彰显了王夫之的气节,使王夫之逐渐被人所重视。[14]周辉湘亦认为邓使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确立了王夫之明末清初著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的地位,为船山思想从湮没到复苏功不可没。[15]刘泱泱则从“邓氏是大规模刊布《船山遗书》的第一人,为稍后曾国荃编辑全集性的《船山遗书》奠定了基础进行论述”。[16]廖静肯定“《船山遗书》的整理刊刻倾注了邓最多心血的一项工程,亦是他对湖湘文化的传承作出的一项巨大贡献”。[17]

以上文章不管从宏观上对邓整理湖湘文献成就、特点、目的进行论述,还是从微观上对他整理的某一具体文献进行考证,我们必须肯定这些研究比较详细,也颇有深度,由于此类研究将目光局限在邓对湖湘文献的校刊之功,所以至今学界关注邓整理湖湘文献过程中所蕴含思想特征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二、考究邓显鹤的交游活动

邓显鹤虽一生未考取进士,道光七年(1827)授宁乡训导,但邓平生交游很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天下文人多慕与之交游。[18]上至达官名流、下至乡绅小吏都乐于与邓交游。可见邓交友之广,是一般地方名人无法比拟的。邓的交游范围遍及全国,能使社会各层乐于与之交游,可见邓身上闪烁的品性和才华吸引众人。

邓交游地域广泛、人数众多、内容丰富,本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纵观学术界关于邓交游的研究,只有陶用舒、钟新梅、钱毅等人进行过详细探讨。陶用舒主要论述邓与陶澍的交游,两人友谊深厚,经常书信往来和互赠诗歌。陶澍非常看重邓的才华,不仅推荐邓参与修编《安徽通志》,而且邀请邓担任自己的幕僚,参与河道、盐政的改革,陶澍还特别关心邓整理湖湘地方文献的事业,邓氏整编的《资江耆旧集》,陶澍不仅给予经济上的资助,还亲自为其写序。[19]钟新梅、谢本瑞和钱毅都从魏源与邓的交游进行探讨,钟新梅、谢本瑞侧重于考察了邓魏二人因为有同乡之谊,加之彼此兴趣爱好和经历极为相似,所以两人交往频繁,常有书信往来。在交友的过程中,两人互相切磋学问,邓深化了魏源对游历的认识,同时也扩大了彼此师友圈,对彼此一生影响不浅。[20]钱毅则着重于论述了魏源的成长和进步始终离不开邓的勉励和关照。在与邓的交往中,魏源受益匪浅,特别是邓校刊《船山遗书》期间,通过与邓的交往,使魏源全面了解船山著述思想,为魏源日后形成的变革思想奠定了基础。[21]

另外张青松的硕士毕业论文《邓显鹤年谱》以时间为线索,编订了邓一生的行踪历程。其中包括考证邓的交游活动,文中提及交游的对象不胜枚举,并对此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但其研究也存在不足,例如文中有部分交游活动未说明订交于时间和成因,例如邓成为廖寅和李宗翰的幕僚显得很突兀。因为他们两人与邓既不是同乡又非同年,为何招邓入幕?应该说明缘由,但是作为一篇考订年谱的硕士毕业论文来说瑕不掩瑜,为探讨邓显鹤交游提供了研究基础。

以上关于邓的交游研究着重探讨邓与陶澍、魏源等人在交游过程中,通过书信往来、互赠书籍、学术互动等方式增进彼此的友谊。他们的交游活动一方面为邓的整理校刊事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另一方面邓也为友人的学术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遗憾的是目前对邓的交游考察都未关注邓在交游过程中所表现的学术思想和人际交往的思想特征。

三、关于邓显鹤的诗文研究

邓一生虽致力于湖湘文献的搜集、整理、刊刻事业,其实他在诗文创作上也颇有成就,流传至今的诗文主要有《南村草堂诗钞》、《南村草堂文钞》等。前人对于邓显鹤诗文做过点评,如《清史列传》称:邓因事至长沙,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只为得到邓的诗文,时人将他的诗文可与全祖望的《鲒埼亭集》媲美。[22]杨彝珍称天下文人才俊都渴望与其成为朋友,邓每次高谈阔论都会赢的满堂喝彩。[23]可见邓博学多才,时人多慕与其交往。

邓在诗文方面颇有才华,在当时的诗坛颇具影响力。如程恩泽称邓的诗作在湘中地区无人可比,[24]陶澍称赞邓的诗歌气势磅礴、情深意重,[25]欧阳绍洛称赞邓诗歌意惬理顺,诵之可知其性情,知其精深而不以博淹矜。[26]时人此类点评邓氏诗风比比皆是,此处不再赘述。

今人对于邓氏诗歌做了更为细致的研究,目前主要有杨柳、孙海洋、葛春蕃、周芳、许华贤等人进行论述。杨柳主要从邓诗歌创作主题以及形成该主题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漂泊、归去”是邓诗歌创作的主题,并进一步阐述形成这种主题的原因是其蹉跎岁月、壮志难酬的羁旅遭遇共同形成了诗人的苍茫漂泊情怀。另外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与佛道的归隐思想生成了诗人思想的矛盾。诗人高远的抱负、豁达的胸襟及慷慨的气魄促成了邓诗境开阔、雄浑的特点。[27]孙海洋、王勇智则着重对邓的诗风进行考察,认为邓的诗风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早年冲澹、流宕;中期清雅、雄浑;晚年深厚、苍劲。还指出邓尤爱使用僻字、古字、僻典。[28]葛春蕃则侧重讨论邓的诗学观,认为其诗学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忠孝为诗歌创作本质;以学唐宗宋为学诗宗旨;以才情、性情、经史积累为学诗途径。邓的主张对郑珍、何绍基等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最后得出邓重视人品和兼容唐宋的诗学观昭示了近代诗歌发展的新方向的结论。[29]周芳从邓显鹤与咸道宗宋诗风的形成进行考察,发现邓反对区分唐宋,不喜门户宗派,但独爱江西诗,推崇杜、韩、苏、黄等人诗作,诗风自成一家,在道光朝湖南的诗坛举足轻重,其声名远播多个省份。邓对道咸时期宗宋诗风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他通過替曾燠定点诗文将尚江西诗的主张向诗坛扩散,另一方面通过与程恩泽诗歌酬唱影响程恩泽的诗风,而程恩泽身居高位推动宗宋诗风成为诗坛主流。[30]许华贤对邓诗歌创作分期、诗歌内容论、诗学渊源、诗学主张、诗歌影响和地位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认为邓是清朝中后期诗人的心灵状态与诗歌风貌的典型代表,为后来湖湘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1]

四、关于邓显鹤的思想研究

梁启超盛赞邓乃“湘学复兴之导师”。[32]杨彝珍在《邓先生传》载“(邓)尤欲举贞臣烈士为邦人劝,俾各动其忠勇义愤之心,以维持夫天地气数之变,其用意尤深且远焉。故自狂猘横发邕桂以来,侵鄂州,寇皖城,犯金陵,皆无不望风摧靡,独吾长沙婴城固守,迄三阅月,而贱卒受创解去,遂能安据上游,下竹箭,输粮糗,士奋卒武,以成江汉之捷,而克禽大憝者,良有由也。”[33]可见邓的忠义思想激励了晚晴湘军的英勇作战。

前人对邓的思想进行点评较少,今人对邓的思想研究也甚少。黄彦弘认为邓的诗文、交游、整理的文献中凝聚着邓三个情节:故土情结、忠义情结、爱国情结,无形中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4]孟璐则探讨邓档案学思想的起源和表现,论者认为邓档案思想起源原因有三:注重藏书与喜爱作诗的影响;热衷于与名人交往的影响;时代背景的影响。邓在档案收集活动中的思想体现在遍求孤本、博采素材,以及得“善本”且精选精较。档案整理活动在于以诗存人、亦以人存诗,以及匡谬拾遗,不改原貌。档案保管最重要的是既手成之,必手刊之。档案利用活动体现了邓编书修志中引为旁证,以及表彰忠烈,并动人忠义。[35]上文提到的葛春藩亦涉及到邓的文献学思想,认为他的文献学观主要表现在整理文献过程中要求实事求、精审精校、由近及远、随刊随补。[36]另外就是笔者从邓救荒策略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邓发扬前人以“富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仁人胸怀。其次重点论述其救荒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以预防为主,备荒要注重仓储建设和人才管理;灵活运用经济规律,救荒要重视乡村赈济;全面加强地方管理,合理救助。最后论证邓显鹤的救荒思想反映了其对明清以来救荒经验的总结和救荒思想的新发展,也体现了以他为代表的士绅阶层经世致用的思想。[37]就目前研究邓显鹤的思想的文章仅此几篇而已,可见从该视角对邓显鹤进行研究的空间极大。

总之,邓作为清代中后期的知名文儒,对他的研究一直未曾间断,足以断定邓的重要性。至今学界对于邓的研究范围包括他对湖湘文献贡献、交游、诗文、思想等方面,不难发现研究视角在不断扩大,也能看出研究层次也由表及里不断深入,说明了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的近年来湖湘文化研究热潮的出现,为邓研究长足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因为研究湖湘文化不得不关注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而邓在湖湘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复兴作用,如果脱离邓研究,湖湘文化研究就不够完整。所以学界需要抓住机遇,打开邓研究的视野和深度,期盼学界能够出现邓研究专著,这也将会对湖湘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 关培钧.新化县志:卷24[M].1872(清同治十一年)刻本:1787.

[2] 赵尔巽.清史稿:卷486[M].北京:中华书局,1976.13412.

[3]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C].长沙:岳麓书社,1986.269.

[4] 邓显鹤.南村草堂文钞[M].长沙:岳麓书社,2008.2.

[5] 邓显鹤.南村草堂文钞[M].长沙:岳麓书社,2008.3.

[6][21][22]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6008、6007、6007—6008.

[7] 张青松.《资江耆旧集》的成书过程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09)20-21.

[8] 葛春藩.《船山遗书》与《沅湘耆旧集》[J].船山学刊,2009(03)18-21.

[9] 漆永祥《沅湘耆旧诗集续编》及其编纂者小考[J].文献,2007(04)186-189.

[10] 钱毅、华玉明.邓显鹤重刻张本《广韵》考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0)73-75.

[11] 李绍平.湖湘文献家邓显鹤[J].娄底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3)66-69.

[12] 夏剑钦、夏冰.邓显鹤弘扬湘学的成就与贡献[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57-160.

[13][36] 葛春藩.《船山遗书》与《沅湘耆旧集》——邓显鹤及其湖南文献整理[J].船山学刊,2009(03)18-21.

[14] 张晶萍.嘉道以前船山记忆和船山形象的演变及其特点[J].船山学刊,2016(02)13-21.

[15] 周辉湘.船山思想与湖湘文化的近代化[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43-46.

[16] 刘泱泱.《船山遗书》刊布[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4)66-69.

[17] 廖靜.晚清时期船山思想的传播与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8] 陶用舒.“我居石潭上,君居临小洋”——陶澍与邓显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09)35-37.

[19] 钟新梅、谢本瑞.魏源与师友邓显鹤的交谊及影响摭谈[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4-5.

[20] 钱毅.魏源与邓显鹤的交游[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3.

[23][33] 缪荃孙.续碑传集[C].卷78.江楚编译书局刊校,1910.

[24][25][26] 邓显鹤.南村草堂诗钞[M].长沙:岳麓书社,2008.1、3、5.

[27] 杨柳.湘籍诗人邓深、邓湘皋的创作及成就[J].中国文学研究,2000(04)64-67.

[28] 孙海洋、王勇智.邓显鹤与《南村草堂诗钞》[J].船山学刊,2007(02)31-34.

[29] 葛春蕃.邓显鹤的诗学观及其昭示的近代诗歌新走向[J].船山学刊,2010(02)40-43.

[30] 周芳.邓显鹤与道咸宗宋诗风的形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92-198.

[31] 许华贤.邓显鹤《南村草堂诗钞》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32]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283.

[34] 黄彦弘.“湘学复兴导师”邓显鹤的“三个情结”[J].云梦学刊,2011(06)20-23.

[35] 孟璐.论邓显鹤的档案学思想[J].云南档案,2016(07)49-52.

[37] 王意.论邓显鹤的救荒策略[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7(01)32-35.

【作者简介】

王 意(1992-)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