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 最需要什么
2017-09-05苏畅
苏畅
今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第一档次总决赛在江苏南京落下战幕。中国女排本着练兵的目的,派出新老结合的阵容出战,获得第四名。无论名次还是过程,此次中国女排的整体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女排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是东京奥运周期第一项世界性女排大赛,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从里约奥运周期开始,中国女排利用大奖赛练兵,并在总决赛中有所取舍、给更多年轻运动员以机会,成为参赛的主流做法,但作为本届大奖赛总决赛的东道主,球迷更希望中国女排能够在南京有所收获。
在昆山、香港和澳门的分站赛中,中国女排的战绩并不出色,一度在第一档次10支参赛队中仅列第七位。同样是以练兵为目的,上一奥运周期四届大奖赛中,这种表现从未有过。总决赛中,中国女排虽然战胜了阵容完整的荷兰和新老交替的巴西队,却在交叉赛阶段接连负于老对手意大利和塞尔维亚。虽然取得两胜两负的成绩,但从对手的阵容整齐程度和整体技战术水平来说,中国女排这次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从人员配置来看,中国女排保留了主攻朱婷、张常宁,副攻袁心玥、接应龚翔宇、二传丁霞和自由人林莉的几乎完整的里约奥运会金牌阵容,仅在副攻上有所调整,小将高意逐渐坐稳了首发副攻的位置。这套阵容应当具备稳定性,但在4场总决赛中,不仅很少能够看到稳定性,原有的一传波动起伏明显的漏洞频频出现,就连上一周期引以为傲的进攻组合的威力也很难完全展现出来。在比赛中,中国女排执行主教练安家杰并不保守,不断根据场上的情况进行人员调整,钱靖雯、刁琳宇等多位年轻队员都获得相应的出场机会。不过,换人的效果并不明显。
有评论认为,此次大奖赛总决赛暴露出中国女排在近一阶段封闭训练效果上的问题。实际上,今年虽然是国际排球的“小年”,却是中国排球的“大年”。由于有全运会任务,各队的国手在联赛结束后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全运会预赛的激烈较量,让人感到很多队员比较疲劳,不在状态。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张常宁、刁琳宇和朱婷等在训练、比赛中不慎出现大小伤病,也就并不奇怪了。
从战术层面来看,中国女排过于依赖朱婷的问题相当明显。此次大奖赛的分站赛就暴露出朱婷在不在场进攻火力不一样的问题。面对强敌,朱婷也需要得到队友的支援。翻开此次大奖赛总决赛个人技术统计榜,扣球榜前十名,朱婷排名榜首,得到81分,命中率達到53.64%。然而,中国女排其他攻手再无一人进入榜单前十。半决赛与意大利队的比赛,朱婷一度离场疗伤,仍得到全队最高的21分,其中扣球18分,命中率达到56%,中国队其他两名主攻的扣球得分之和也不过20分,命中率仅为40%左右。在与塞尔维亚队的比赛里,即便朱婷依然打出了全队最高的19分,但中国女排整体进攻输给了对手12分之多。难怪中国队执行主教练安家杰坦言,中国女排还需要在进攻方面有所加强。
目前的中国女排需要什么?答案可能是时间。8月底全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中国队将前往日本参加国际排联大冠军杯赛。随后,新赛季中国女排联赛即将拉开战幕。为了保证参加全运会决赛的各队能有最好的阵容和状态,中国排协从全运会未入围球队中选人组队,由中国女排陪打教练包壮、袁志率队出战亚锦赛。平心而论,这支缺少磨合、多数运动员缺乏重大国际比赛经验的球队在亚锦赛上的整体表现不乏可圈可点之处,面对全主力的日本、泰国和韩国队,最终获得第四名。但无缘登上领奖台,难免令人感到一些遗憾。从人才储备角度来看,中国排协近些年在梯队建设中采取了诸多举措,排球人口也有了明显增长。从侧面来说,能够在全运会年组成多支国字号梯队,多线出击不同的比赛,实属不易。不过,还需要时间去积累效果。
与中国队相比,另一支亚洲传统劲旅日本女排在无缘大奖赛总决赛的情况下夺取亚锦赛金牌。面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身为东道主的日本女排磨刀霍霍,积极准备。中国女排面对这一劲敌,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协调好运动员的调整与参赛,明年如何安排集训时间,是留给中国女排教练组的一大课题。中国女排需要队员们敢于担当的信心与决心,虽然有朱婷这位世界顶级球员,但排球毕竟是集体项目,朱婷更需要队友们的支援和互相弥补。如果郎平重新回到中国女排主教练的岗位上,或许本赛季暴露出的很多问题能够通过郎平丰富的执教经验和人格魅力得以解决。
期待郎平回归,可能才是中国女排目前所最为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