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2017-09-04朱艳梅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对策探析伤害事故小学体育教学

朱艳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小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小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伤害事故案例出现的频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基本体能素质、体育锻炼观念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伤害事故不仅对于学生体育观念、技能等身心发展的重要素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于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是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与活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效总结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伤害事故原因及对策,在面对伤害事故突发时能做出积极、理性、及时的应对成为了现阶段体育教学工作者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即从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现状着手,对教学过程中伤害事故出现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对策探析;

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化及现代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小学体育课程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教学实践中伤害事故出现的频率在逐年增加,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降低伤害事故出现的概率,并及时根据当代小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美学、人文等其他教学因素,在保证学生体育活动安全性的同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及扶持力度是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及扶持力度不够,可能导致学校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不完善、体育课程管理及教学观念落后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存在不足等弊端,从而成为学生在参加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缺少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常规导致设施缺少定期的、专业的检查、维修和更换,对学生在体育活动及教学实践中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隐患。[1]比如,学校的单杠设施缺少定期维修、护理,极易忽视设施上的螺丝松动等问题,在学生进行单杠练习时,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二)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较低

授课教师作为学生在参加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直接负责人,其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性对于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明显作用。若存在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上存在欠缺,则可能导致忽视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课前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授课教师缺乏对伤害事故的预见能力和判断能力,造成了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

(三)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参加体育教学活动时往往由于运动量大、自控力差、对体育项目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强烈而导致在活动过程中忽视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与所处环境的重视。并且,从其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小学低龄阶段的儿童上课注意力分散、纪律意识淡薄,导致在课前授课教师进行课前热身和安全知识教育时不认真,剧烈体育活动前热身不到位,忽视老师所讲的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要求等都可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造成伤害事故。同时,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面对突然的意外事件时不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且情绪脆弱,易大哭大闹,也成为造成伤害事故以及在伤害事故中加大对学生伤害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山羊分腿腾跃的练习活动中,学生可能存在紧张、畏难的心理,在进行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绊倒、双手支撑落地等情况,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如果学生掌握了老师在课前讲授的应对意外要点或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则能够在双手支撑落地时,身体抱团顺势往前滚动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3]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出现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学校要不断加强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强化体育教学设施的维护更新和建设完善。同时对体育教学实践的开展建立一套严谨有序的管理制度,在体育授课教师和授课设施与程序等方面强化专业性和安全性,将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在开设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项目时,也要充分结合小学阶段低龄的身心成长特点,尽可能地选择安全性高、符合学生身心成长和素质教育精神要求的体育项目进行学生的技能训练。[4]

(二)强化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减少体育教学活动中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强化能够在其面对突发的伤害事故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及时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对学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以减免二次伤害等,降低伤害事故对学生身心的伤害程度。同时,授课教师专业素养的加强能够在面对伤害事故时有条不紊地将事故状况报告给学校领导,为学校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创造良好条件。

(三)强化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年龄与心理成长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帮助学生消除面对体育活动时的畏难和紧张心理,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兴趣和自我保护意识。[5]

总之,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教学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的第一准则。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伤害事故频发的现象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体育观念的养成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对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活动安全性的重视,不断探求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为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蒋东华.伤害事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

[2]王刚.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3]田勇、戴龍.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11):64-65.

[4]刘涛、王焕玲.谈如何出理性处理学生的伤害事故[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63.

[5]孙启浩.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运动,2017(22):114-116.

(作者单位:邳州市铁富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对策探析伤害事故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类型及预防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雾霾治理的对策探析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