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及管理措施存在问题分析

2017-09-04解渭琼段鲜歌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解渭琼 段鲜歌

摘 要: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及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有效与完善的管理制度及信息系统,不断优化林业种苗生产工作。林业种苗是林业事业中的重要环节,而林业种苗的管理模式,及生产技术关乎与影响着我国林业事业的长远发展,要给予针对性解决,如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强化林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信息沟通与交流。采取先进的管理措施与生产技术,切实提高林业种苗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存在问题分析

1导言

随着林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种植的成活率越来越高,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种苗死亡率逐渐降低,一方面影响了种苗栽培,另一方面促进了林业事业更好的发展。只有加强林业种苗的管理和维护力度,才可以推动林业更好地发展。

2加强林业种苗管理和生产技术的重要性

林业幼苗的生产和种植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推动林业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林业种苗管理工作很难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必须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

3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缺少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

目前我国林业种苗方面的技术人员从管理模式来分析,还是重视数量忽视了质量。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如果林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得不到保障,林业产业的产量会大幅下降。林业种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如果只注重前期的种植,对后期的养护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种苗的质量会明显下降,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很难留住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

3.2缺少资金的支持

林业建设过程较长,树木的生产以及管理周期都相对较长,这就使得林业产业的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资金运转比较慢,获得收益的时间比较长,资金短缺的情况较为明显,一方面会影响到种苗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引进专业人员的难度。而且在本来就缺乏资金的背景下,还是会出现资金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情况,导致资金利用率低,这些对于林业建设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3.3调研信息不够完善

由于林业监管不到位,尤其在种苗管理环节,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及时,每个部门都将自己封闭起来,无法及时进行信息交流,这对林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前期的调研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很多的信息不够健全,未对市场信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些都影响了种苗的质量。很多市场仍然延续着单一的管理和种植模式,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甚至可能会造成市场的混乱。

4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4.1增加资金储备

为了有效提升林业种苗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相关部门除了提供满足正常工作所用资金之外,还应增加资金储备用以以下几项工作的进行:①增加科研资金。在加强林业种苗技术和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大其研究力度,相关部门应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帮助其科研工作顺利开展;②增加管理资金。相关部门应对林业种苗的管理工作投入更多资金,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全方位监管种苗的培育工作;③增加宣传资金。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于林业种苗的宣传,加大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争取更多支持,建立种苗培育基金,为种苗培育工作提供更多帮助。

4.2加强培养管理人员

任何产业的顺利发展,都离不开人员的投入和管理。林业产业也是如此,要想得到有效发展,相关部门就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综合素养,从而帮助林业种苗管理走向专业化,高效化。具体来说,林业部门应该为林业种苗的工作人员开展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还应实际指导工作人员种苗栽培的先进方法和重点难点,从而大幅度提高种苗的存活率。林业部门还可建立员工考核制度,将员工的福利待遇与个人技能和工作效率进行关联,并以此来调动员工的主动性。

4.3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林业产业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跟上社会步伐,必然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快速将种苗生产技术和管理办法推广到各个基层,让基层种植者也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网络平台还可以将林业种苗信息与具体市场需求联系起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信息互通,更迅速更高效地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4.4生产技术分析

种苗生产技术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林业种苗要想取得更高的效益,就必须坚持革新生产管理技术。首要任务就是培育优质种苗。通常,在造林前要清除种植地区的垃圾,杂草等,以确保种苗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然后,在种苗栽种前要认真进行脱粒和筛选工作。在种苗生长阶段,要定期为其翻土,浇水和施肥,这样可以促进种苗充分吸收养分。另外,对于种苗的枝条也要定期修剪,从而有效促进种苗的快速生长。并且,在炎热的夏季要避免种苗暴晒。在寒冷的冬季,要科学合理的控制种苗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以便培育出优质种苗。除此之外,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应安排责任人实时看护种苗,避免人畜等的破坏。通过以上种种生产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种苗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得到优质种苗,还能促使林业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促进与提高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对策

5.1注重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林业种苗专业人员的培养

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提高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关键,并可确保提升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的应用质量。加强种苗的生产技术,提升种苗的管理措施,离不开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管理部门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营造良好环境。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力度,以及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待遇,并要制定完善奖励制度,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才,进一步扩大技术人员队伍,为林业事业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以增强种苗培育工作质量与效果。

5.2加大资金投入支持

做好任何事业,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林业种苗培育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周转资金,以提高部门工作质量。国家要加大对林业的投资力度,以确保林业产业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由林业的公益性的特点,林业部门要结合廣大的社会力量并开发多渠道来增加资金的融入,以形成公众效应,进一步解决林业产业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5.3增强与完善林业信息的沟通

当下,是信息时代,创建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促进先进科研信息的应用。林业种苗离不开生产技术的支持,产量才能得到保障,而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是通过林业各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更加完善,从而确保与提高种苗工作质量。另外,林业相关部门要建立通畅的信息平台,进行交流各类生产方式,以促进林业种苗培育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6结语

林业种苗管理对于整个林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来完成,更离不开林业工作者长期的努力。应建立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主的工作规划,积极探索种苗管理工作新模式,为林业种苗管理工作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小军.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10):141.

[2]张万萱.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09):273.

[3]张学英,吴维国.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7(02):187.

[4]李建福,谢常椿.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J].现代园艺,2016(23):82.

(作者单位:1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余管营苗圃;

2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国有营头林场)

猜你喜欢

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刍议现代木质门窗生产技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