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2017-09-04范忠智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桩基础土建施工施工技术

范忠智

摘 要:桩基础的施工一般可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的受力等级进行分类选用,并且根据桩基础稳定条件也可以分为直接作用于持力层的短基础类型,与因为地区条件问题,以桩体摩擦力为荷载承受条件的深基础形式,并以此荷载力传导类型衍生出多种桩基础加固的方法,使得桩基础施工选择过多,更促使了建筑工程施工上的混乱。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1桩基础工艺与施工流程概况

1.1土方开挖和垫层施工

土方开挖主要是为了针对建筑基础的深埋,确保建筑自身具备稳定性。故而在特殊土壤区域内,需结合相应开挖的标高进行分析,针对相对应的结构荷载传导位置进行预先铺垫,确定后再进行水平桩位的定点,并通过专业设备预先将埋桩洞预留出来,确定后续施工的准确性。

1.2基础钢筋工程

在钢筋捆扎与安装之前,需根据相对应施工图纸进行细数核对,确保钢筋的数量和型号满足当前工程的使用需要,避免因为错误操作或材料问题导致建筑功能使用问题和工程成本的增加。而后在相对应桩位进行捆扎钢筋的预埋工作,确保系统完整的前提下将钢筋笼埋入,并保证在此期间预埋桩洞不会出现坍塌等情况影响后续施工的发展。

1.3混凝土浇筑与回填工程

在钢筋笼捆扎技术过后,需进行相关混凝土的浇筑工程,在采用满足当前施工条件强度的混凝土型号后,再开始浇筑过程,其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分层清理与钢筋笼疏密程度的调整,直至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振捣器振捣,确保其中混凝土已经达到使用需求的密实强度,并确保在特殊土壤中确实抵达至地下岩石持力层,避免因为疏忽问题导致建筑荷载传导出现漏洞,从而促使建筑结构出现破坏情况。

2桩基础施工技术

2.1灌注桩施工技术

首先,在桩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就是灌注桩施工技术。灌注桩的形成过程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实地钻孔,人工结合具体情况在施工基地实时通过灌注混凝土以及钢筋笼的方式制作形成桩体。在其他的施工方式当中,都会运用功能性比较强的大型机械设备,从而比较效率化的完成桩基础施工。但是功能性较强的机械设备会有三种问题存在,一者是其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很多专项研究机械设备的公司,购买这种装备需要昂贵的成本。二者是这类机械设备往往会有比较大的噪音以及操作的不安全性。三者是设备施工需要材料同时产生大量的浪费。而灌注桩施工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通过人工钻孔的方式,在工地现场周围便可以灌注而成。一来由于不需要昂贵的成本而拥有较高的性价比,二来不会产生过多的噪音,即使采用小型钻机产生的噪音也不至于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什么影响,三来是节能环保,人工的施工方式会节约材料从而不会产生太多的资源浪费。同时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际情况来明确桩孔的施工尺寸,更加实际的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性与精确性。灌注桩施工技术而被广泛采用,在建筑工地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使用范围。

其次,在灌注桩的施工技术中,还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细分,其中,按照灌注桩的成孔方法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以人工挖空灌注桩技术为例,其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挖掘成孔的,成功后,再放置鋼筋笼以及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这种类型的基础桩具有桩身直径大、承载力度强的优点,同时,在成孔质量的检查方面,可以直接通过孔内直接观察发现。

再次,以混凝土护圈挖孔桩为例,其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桩位的测定和放线。第二,土方的开挖,要强调的是,土方的开挖宜采取分段的方式。第三,支撑护壁模板。这个施工流程中,模板的开挖高度与开挖土方各段的高度相关,通常情况下,开挖的高度维持在1米左右,并且需要4至8块的活动模板组合形成。另外,护壁的厚度和桩径都有标准化的要求。第四,在模板的顶端放置操作平台。放置好后,即可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由于混凝土在应用时需要进行混合配比才能完成。因此,为了保证浇筑工作的质量,需要从混凝土的配制阶段就注意其浇捣密实。第五,在施工完毕后,按照科学的方法拆除模板。拆除时间的选择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天之内。模板拆除后,混凝土浇筑的实体表面就会暴露出来,这时应当仔细检查混凝土浇筑后是否出现缝隙和蜂窝的情况,一旦有类似的情况出现,需要及时二次的进行浇筑补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影响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

2.2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桩体形式,它是在建筑基地现场制成的各种形式和材料的桩体。对于桩体长度比较短的可以在专门的厂内进行制作,而对于桩体长度相对较长的需要在建筑基地周围制作以保证运输的方便。虽然预制桩的形式不是固定的,但是大类别上可以将预制桩分作混凝土式与钢式两种。预制桩施工主要是通过利用沉力桩机器以沉、打、振的方式将预制桩压进基地土壤当中。随着桩基础技术的不断完善,预制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预制桩由于要配合机器的使用导致对于其制作工艺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例如在制作预制桩桩头部分的时候桩尖位置必须在后,而桩顶位置在前,否则就很容易浇筑出次品桩而不能很好的与机器相配合。

2.2.1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桩头部位安装振动设备,在振动器振动时可以使得桩体随之下沉逐渐形成桩基础。振动沉桩所使用的打桩方式,是通过在振动器下面设置锤头以在施工当中产生不断的冲击,从而提高打桩器械的冲击能力以及减小基地土壤部分对桩体的摩擦阻力,从而比较快速的完成基地施工中的打桩工作环节。振动沉桩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复杂的沉桩工艺,但是对沉桩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当然,除了要求严格以外,振动沉桩技术显著的优点就是在沉桩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人力非常小,并且振动器的成本很低,为沉桩工作节省了很多开资,拥有性价比高、效果显著的特点。

2.2.2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打桩的方式是通过压桩设备的重力将桩体压入建筑工地要求的地方而形成地基。对于有环境要求的地方,由于不能产生噪音振动等环境影响,一般采用静压力压桩的方式完成地基的施工工作。尤其在城市中距离居民楼比较近的地方施工,其它的打桩方式就完全不能再使用。虽然静压施工打桩不及其它方式有那么高的效率,但是静压打桩也拥有其独特的地方。这种打桩方式除了减少环境噪声污染之外,还拥有节约材料以及降低材料要求的优点。一般而言由于纯粹使用的静压力而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应力,主要所要保证的性能是重量以及硬度,所以可以减少对钢筋的使用量以及降低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工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稳定,是建筑工作整个流程当中的基础性工作,所谓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完成上层建筑。所以桩基础工作的科学合理对建筑工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不管建筑工程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如何,地基工程永远是最重要的部分。把握好桩基础工程的合理性和发展前途,是未来实现好建筑工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苏利全,高辉.建材与装饰.2008(05)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贺璞.建材与装饰.2015(04)

[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易梦龙.江西建材.2014(03)

[4]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白慧,倪鹏飞.四川水泥.2015(01)

(作者身份证号码:360424197903020018)

猜你喜欢

桩基础土建施工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