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故乡访问记
2017-09-04杨付勤
杨付勤
唐僧故乡河南省偃师县缑氏乡陈河村集资建了唐僧祠堂,举行了“玄奘故里”奠基仪式。陈河村人对玄奘有着特殊的感情,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播放期间,男女老少纷纷涌到电视前一睹玄奘的风采,全村150户,有70户姓陈,是玄奘家族的后裔。
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玄奘故里”的石碑立在祠堂的前面,碑高有2米。在40平方米的堂屋里,立有玄奘、释迦牟尼、弥勒的三尊塑像,白墙砖地,比较简陋,院内有6幢从西安大雁塔复制过来的石碑,碑刻内容皆为玄奘取经的故事。
在陈河村南500米的地方,就是玄奘母亲的墓,村东南8华里的王庄村有一座“唐僧寺”,寺中大殿颇具规模,1986年重新塑成的2米高的唐僧像端坐合十,神态雍容。寺内还有少林寺派来的和尚数人,据说玄奘11岁时就是在这个庙出的家。
玄奘俗名陈祚,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其所以又称三藏者,意为他精通经、律、论的佛家教义。据偃师县志记载:玄奘大业(隋炀帝年号)末出家,深于经典,辩博出群,因为当时佛教教义都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派支纷纭,谬误颇多,所以玄奘决心要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取经。
小说《西游记》把唐僧刻画成了一个十分懦弱和是非不分的人,后来的戏剧也照搬小说中的形象,所以曾有“千刀当剐唐僧肉”的诗句,待到“僧是愚氓犹可训”,已是比较宽大的评价了。这远不是历史上的唐僧,历史上的唐僧是一位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
玄奘历尽艰辛到了印度以后,遍访印度各个王国,到处寻查古迹,探访名流高僧,又极尽曲折到达释迦牟尼的诞生地——那揭罗国的娑罗林。他一面研讨佛经,一面大力宣扬中国文化,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给印度人民。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玄奘到了全印度规模最大、有700多年历史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向该寺主持戒贤法师学《瑜伽师地论》。在这里,玄奘潜心修学5年。公元642年,天竺女曲城戒日王为玄奘举行教理辩论大法会,玄奘受邀为大会主讲,与会者有印度18国国王及各教派高僧、学者6000余人,玄奘在大法會上主讲了《制见恶论》的佛学理论,连续18天,无人敢提出异议,自此以后,中国高僧玄奘的大名传遍了全印度。
贞观19年(公元645年),玄奘带着梵文本佛经657部返回长安,唐太宗接见了他。此后玄奘在大慈恩寺(即西安大雁塔)翻译佛经19年,直至逝世。期间玄奘共翻译出经、论75部,1335卷,1300多万言,除此之外,他还自著《大唐西域记》12卷,记录了他所考查到的各国历史、山川河流、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对研究中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古代历史地理有很高的价值。
据说赵朴初曾对《西游记》摄制组提出,要减弱小说里唐僧愚昧刚愎的形象,突出其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这是完全正确的。玄奘确是一个毅力非凡的人,在取经往返的4年间,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战胜了千难万险。开始他带了两个徒弟,徒弟受不了苦,被他打发回去了,在瓜州(现甘肃酒泉地区安西县一带)收留的一个徒弟最后也离开了他。进入八百里流沙时,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他孤身一人,循着白骨的遗迹踽踽而行。他对劝告他打消取经念头的人说:“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退一步。”途经高昌国(今吐鲁番)时,高昌王挚诚挽留,他婉言谢绝。高昌王派人护送他,在越过风雪交加、经常发生雪崩的天山后,护送的人死亡近半,他却从未动摇取得真经的念头。在西安大雁塔翻译佛经的19年,玄奘埋头致力于佛学;19年中,他只有一次回到家乡与其胞妹见过一面,极少有私人应酬。据本载,他“无弃寸阴。每日自立课程,若昼有事不允,必兼夜以续之,常是至三更暂眠,五更复起”。这需要多么执着的毅力啊,而这种毅力,正是他成为一位伟大学者的决定条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