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市社区体育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7-09-04王树金

科技视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健身社区体育现状

王树金

【摘 要】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鞍山社区体育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鞍山市社区的健身场所较为欠缺,健身器材也不充足;街道和社区在社区体育的组织方面还需加强;青年人的体育消费理念和健身意识有待于改善;鞍山市社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整体指导水平亟待提高。

【关键词】社区体育;管理;现状;健身

0 前言

中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 起 来,1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社区体育”概念[1]。社区体育是指由特定社区的居民在社区范围内就近组织和参加,运用社区内的简易体育器材和设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达成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自主性、公益性、社会性等特点,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系,交流邻里感情等都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区体育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并在政府主导下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网络管理体系[2]。社区体育的发展既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与主观因素有相当大的关系,与场地、器材、经费、消费意识及指导员等等因素密切相关。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和千山区的15个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走访街道和社区了解鞍山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

1.2.2 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问卷2683份,回收率为95.8%,其中有效问,2594份,有效率为96.7%。

1.2.3 数理统计法: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场地与器材管理情况

通过对鞍山市15个社区的走访调查,社区居民的健身场地非常有限。社区室内活动场所面积较小,其中有7个社区没有室内健身场地,8个社区有室内活动场所,但也只能摆下几张乒乓球台,个别社区室内有少量的健身器材。室外方面主要是公园、广场、楼与楼之间的空地、公路和街道等。其中公园健身的居民较多,活动的项目丰富,如:舞蹈、暴走、球类等等,参与的人群相对较广,占46.7%;广场上的社区体育活动主要以健身舞蹈类为主,活动的人群多为中老年人,占21.4%;楼与楼之间的空地居民活动的项目主要以棋牌类为主,老年人参与的最多,占15.3%,公路和街道上的居民主要是骑自行车和跑步者,占9.5%。其他场所活动的居民占7.1%。极少数新楼盘旁边修建了篮球场等运动场地,老的住宅区基本上没有规范的运动场所。这一指标距国家出台的住宅建设必须遵守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中规定的:区级社区需有1.5-2.0万座位的体育场一个,2000-4000 座位的體育馆一座,居民小区需配备体育场所 200-300M2/千人的标准相差甚远[3]。说明鞍山市社区的健身场所较为欠缺,健身器材也不充足,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要求,且居民的健身方式较单一,社区开展的健身项目也较少。

2.2 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经费情况

通过对15个社区的走访,随机调查其中的27个体育健身队伍:有暴走、健身舞蹈、太极剑、篮球、排球、乒乓球、毽球等等。体育活动形成方式包括自发式和街道居委会帮助组成两种,其中17个社区体育队伍是自发式的,10个队是街道居委会帮助组成的。社区体育经费包括健身器材经费和健身活动经费。其中健身器材方面:小的维修由社区自行解决,大方面的器材损坏或更新由街道办事处出资处理。健身活动经费方面:自发式组成的活动经费,一般由组织的成员自行解决,如以缴纳会费的形式处理(占24.5%);街道居委会帮助组成的社区活动:小的活动,需要的经费相对较少,经费由社区自筹(占14.3%);相对较大的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健身操表演的服装费用等,所需经费到街道办事处实报实销(占32.8%);还有一种经费来源就是赞助商出资的方式,如某项活动由赞助商拿出全部或部分资金,活动的内容以赞助的商品冠名,或以其它方式为赞助商打广告等等(占28.4%)。可见居民自发式组成的体育健身队伍占大多数,街道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健身队伍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从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上来看,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街道和赞助商,居民健身所付会费的比例只占小的部分。说明,街道和社区在社区体育的组织方面还需加强。

2.3 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情况主要受经济收入和体育消费观念的制约,也受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社会文化背景、体育传统、体育社会文化程度等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体育消费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物质决定精神,人们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便会考虑如何愉悦自己的心情,怎样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怎样才能健康和长寿等问题,于是进行体育消费才成为可能。通过调查得知,有49.7%的居民表示“经常”进行体育消费,认为体育消费是生活的一部分,有38.2%的这个表示“偶尔”进行体育消费,有12.1%的居民“不”进行体育消费,认为体育消费就是一种浪费。

从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上看,18-40岁的青年人,购买运动服所占比例最大,占37.5%,其次是购买体育彩票,占15.3%,再次是观看体育比赛,占13.5%;41-65岁的中年人,买运动服消费排第一,占30.3%,然后是买健身器材,占20.1%,第三是到场馆健身,占14.5%;66岁以后的老年人,买运动服的比例也是最大的,占34.5%,然后是买体育书籍,占16.1%。体育消费应该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在主观上追求名牌的心理比较重,所以运动服要买好的、买贵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们会逐渐重视健身的时效性。客观方面上分析,年轻人的健身项目,身体对抗比较多,强度比较大,如足球、篮球等项目,器材的损耗相对较小。中年人从事的运动项目,身体接触相对减少了,象羽毛球、网球等一些隔网对抗项目比较受人喜欢,但器材的损耗比较大。老年人运动的强度不能太大,老年人比较注重养生,喜欢一些有氧健身运动,如太极拳、健身操等等,需要的健身器材费用和场馆费用相对较小。从表1还可以看出,居民买运动服的消费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尤其是18-40岁的青年人,到场馆健身和买健身器材的共占18.5%,41-65岁的中年人的这一数值占34.6%,66岁以后的老年人的这一数值占20.1%。可见鞍山市社区居民的健身娱乐消费中年人是最高的,其次是老年人,最后是青年人。说明青年人的体育消费理念和健身意识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

2.4 社会体育指导员因素对社区体育的影响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水平是分不开的。调查中发现,在调查的15个社区中,共计有2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见图1)。其中在职的17人,占65.4%;5人为退休人员,占19.2%;其他人员4人,占15.4%。同时,这些社区体育指导员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体育社会指导员资格证,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很多人都是某项体育活动的爱好者或擅长者,能否对社区居民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令人担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鞍山市社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鞍山市社区的健身场所较为欠缺,健身器材也不充足;街道和社区在社区体育的组织方面还需加强;青年人的体育消费理念和健身意识有待于改善;鞍山市社区体育社会指导员的整体指导水平亟待提高。

3.2 建议

鞍山市社区居民应对健身引起重视,习惯的养成应从青少年开始;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改善社区的健身条件和健身环境;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1]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王凯珍,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5):6- 10.

[3]张妍.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田吉捷]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身社区体育现状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