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体系的建立和探索

2017-09-04郭挺

科技视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专业素质教学管理

郭挺

【摘 要】为了确保高校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构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机制。结合我系的教学管理特点,从教学管理人员的“三心”素质、工作前瞻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反思和总结这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措施,并于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开展实践。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表明,该培养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进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后续各项措施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专业素质;培养机制

目前,在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方面,国内许多高校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范永武以学校教学管理的特点为依据,在奖惩机制、聘用制度等方面建立了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体系[1];山东师范大学宫少波提出了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在积极性的驱动下,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主动学习和自我提升,达到专业素养提高的目的[2];福州大学江志东教授提出了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思路,促进了教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3]。从上述三者来看,虽然在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均是基于本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因此,在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中,必须对学校的具体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

1 教学管理特点分析

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工程系(以下称:我系)为例,进行教学管理特点分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包括工作量较大、时间要求高、阶段性特征明显等现状。

(1)枯燥、烦杂、工作量大。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以一学年的教学时间轴为单位,教务工作贯穿了整个教学时间轴。教学工作开始前期的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师选课、排课,到教学工作进行中的查课、学生选课、调停课、补课,到教学工作后期的考试安排、成績管理、统筹补考、学分清查……每一项工作都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时间要求严谨性。所有的教学管理工作都以时间为单位,切割成一个个小的琐碎的工作项。这些项目看似独立,实际丝丝相扣,一旦出错,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排课环节出了问题,势必影响到教师的上课进程、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

(3)阶段性特征。由于时间限制,教学管理人员会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面临多项工作任务。教务人员须在短期之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所有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些工作只能在短时间正确的完成,如有错误,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政策执行的严格性。教学管理工作即是在整个学校教学体制下不断严格贯彻各类教学政策,帮助政策执行的一个过程。

2 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

2.1 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

鉴于我系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对于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有:

“三心”素质。教学管理人员需具备“责任心”、“耐心”、“细心”的基本素质,即三心。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工作的好坏。教学管理工作由无数个琐碎烦杂的工作碎片构成,正因为如此,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拥有三心素质。

工作前瞻性。教学管理工作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一项工作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当下的每项工作有全面的把控,且须对以后的工作有明确的把控性和预见性。

沟通协调能力。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起着沟通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作用,为深入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这样才能兼顾教师和学生的具体需求,达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平衡,做到教学管理流程化、规范化、人性化。

反思和总结。与中小学校不同的是,每个教务人员面临的课程门类众多,学生人数众多,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烦杂。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熟记学院方针政策,更应该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定期对涉及的工作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不断学习和反思以提高业务水平。

2.2 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体系

基于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我系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措施,并建立了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体系,以三心素质为例,针对性的措施有:(1)举行实战心理-耐心培养活动;(2)举办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介绍“三心”素质塑造的优秀经验。

3 效果测试

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是否行之有效,我系于2016-2017年第二学期,开展了措施试行工作。各项措施的实施时间为每周2下午,参加的对象包括教务科全体人员、专职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三方交流互动、专题研讨、历年教学管理情况及应对措施分析,沟通场景模拟等。

为评价我系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机制的效果,本文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随机选择,包括我系专职教师、学生代表以及辅导员各10名。问题包括:(1)你认为我系教务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责任心、耐心和细心?(2)你认为教学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如何?(3)你认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管理人员的各项安排是否合理?(4)你对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表现的专业素养是否满意?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专职教师、学生还是辅导员,认为教学管理人员具备基本的“三心”素质、认可教学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觉得各项教学工作安排比较合理以及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表现感到满意的比例均占绝大多数,平均满意度高达85%以上。由此可以认为,在实施各项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措施后,我系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能够适应教学管理中的各项复杂工作。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能够达到提升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目的,值得推广。

4 结论

为跟上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步伐,适应高校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现代管理化的目标需要,全面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作为高校的重要管理工作的一份子,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从根本意识上加强工作素质,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素养。在工作中学习、反思,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凌晓荣,范永武.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7):249-250.

[2]宫少波.高校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实现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江志东.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45.

[4]廖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0(3):15-16.

[责任编辑:朱丽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专业素质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