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语感能力的培养

2017-09-04燕加文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培养习惯创设情境

燕加文

摘 要: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感训练,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化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强化朗读;创设情境;培养习惯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语感上。那么什么是语感?就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有经验、比较直接地感悟语言的综合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和心理体验。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直观形象促语感

阅读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抽象、曲折、委婉,甚至情深意长的语言文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只能简单地或者生搬硬套地从字面理解,不能领会深层次的含义。这种情况下,不妨把概括的东西创设为具体、形象、直观的情景,让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进而让学生产生顿悟。笔者在教学阅读课文的时候,课前认真准备一段通俗易懂的导语,再利用简单的图片、形象的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大胆地在情境中分角色演示,启发学生去感受字里行间的语言气势。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了让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前提下,能够再现当年五壮士跳崖的壮烈场面,我播放了一段五壮士跳崖的视屏,并配上事前准备好的导语,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学生讲述五壮士惊天动地的壮举。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五壮士为了让群众转移安全的地方,当任务完成后,本可以甩掉敌人,追上部队,但是,他们为了确保部队和群众的安全,他们毅然决然选择了把敌人引向绝路,然后壮烈跳崖……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不仅明白了五位壮士自我牺牲的价值,更加激起了学生对日本鬼子的痛恨……

二、加强朗读训练,以情感朗读促语感

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关键在于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把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读课文。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以读代讲”的教学思想充分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环节。

首先,要求学生自由读、慢慢读,在读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与同桌交流后,再读第二遍,这一次要抓住重点,带着交流的意见、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师巡视指导,解决读的过程中遇到的新問题,适时肯定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增强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情意盎然。

其次,根据不同课文内容,丰富阅读形式。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要适当改变阅读方式,避免机械地、漫无目的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如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模仿文中人物语气、语调和语速朗读,让学生边读便揣摩人物性格,在自己心中塑造人物形象,感受人物个性。

其三,教师范读,让学生默默倾听,使学生在心里渐渐产生情感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情入境,达到“语文悟其神”的境界。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课外阅读促语感

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仅靠教材上的内容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的。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觉阅读、主动阅读、持久阅读。当然,每个学生的语言基础不一样,对语言的感悟也各不相同,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首先,所有学生都要学会入情入境地阅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边深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等多种感官,让书本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跃起来。这样长久坚持下去,语感的培养就随到渠成了。

其次,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言简意赅、流畅优美、生动上口,要教会学生比较阅读。如增加字词再读,减少字词再读,让学生体会到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

其三,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行形式多样的语感训练,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化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前世界,充分表现个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领域。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习惯创设情境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指导一年级学生写好字的策略与方法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引领自主阅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物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