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杂技艺术的革新与发展

2017-09-04曹磊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杂技革新发展

曹磊

摘 要:杂技的基本审美指向主要是考虑如何带给观众更惊、更险、更奇、更难的技巧和内容,乃至为了追求达到杂技这一根本属性的最高目的,而往往忽略了杂技除了“技”的高超之外,还必须加上“美”的愉悦及“情”的渲泄,这才是杂技生存、延续、发展、繁荣的最根本目的和价值。

关键词:杂技;革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87-01

随着时代的进步,杂技正在保持其本体属性的前提下,不断地吸纳现代姊妹艺术的优长,从而来强化杂技本体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应该说,姊妹艺术的加盟对现代杂技的创作是功不可没的。新中国的成立,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杂技发展史上划下一道深深的分界线。新中国成立初期,杂技从室外、广场走进了剧场,登上了舞台。从最初灯光、服装及舞美的加盟到舞蹈编导、音乐作曲等众多艺术门类的介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发展,现代杂技相对于传统杂技而言,其创作手法与审美趋向的确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当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杂技”悄然地出现在舞台上,并一路探索、丰富、发展、演绎成九十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杂技主题晚会”的时候,毫无疑问,现代杂技在贴近时代,感悟生活,抒发情感,形式创新等诸多方面正逐步告别传统杂技中较为“朴素、单纯和直白”的创作模式。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无不浸透着新老数代杂技艺术家的辛勤与汗水,但我们还是应当明智地意识到,任何艺术品种的创新与繁荣和观众审美的需求与认知都缘于本历史时期政治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及广大人民群众渴望高于生活的艺术熏陶与愉悦诉求的结果。因此,现代杂技的创作理念与审美趋向的转换即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优秀的传统杂技是现代杂技的根基,现代人欣赏杂技具有两个定量:一是力度,指杂技技巧难度,二是审美度,给观众带来的美感。少年儿童喜欢活泼的,青年人喜欢激越的,老年人则喜欢平缓的那末,我们在创作中要尽量营造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元素。现代杂技的个体节目与同类节目相比,具备更高难的技术含量,以及更适合本节目风格的舞台艺术效果。

中国经典的传统杂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历经风霜流传下来,是因为变化才得以传承。变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传统杂技如何体现现代意识,以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要杂技人的传统观念向现代化观念转换。传统杂技固然是美的,但是它永远停留在一种模式上,捕捉人的审美需求。新的价值观必然对传统文化有所摒弃。现代价值观决定了老经典必须与现实文化相结合,传统杂技向现代杂技转换的主要内容是把现代意识和传统杂技中的艺术经验、技能和形式加以整合,以适应市场不同口味的需求。因此,现代杂技的创作思路,要从单一模式向多角度、多样化转换。关键在于现代杂技人对当代杂技“美的定义”意识的转换。

二、革新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深入杂技历史。研究中国杂技渊源,从汉代百戏、魏晋南北朝杂技到隋唐宫廷杂技,从两宋民间杂技的繁荣到流落江湖的明清杂技,直到近代杂技变迁。对千头万绪的文本进行考订、甄别、疏离后,用历史学的眼光考察中国杂技在漫长的民族文化史中,每个环节的真实面目及其来龙去脉。在理论上总结中国杂技的创作和发展规律。杂技艺术美是技巧+音乐伴奏+舞蹈陪衬+舞台美术的综合艺术,当然还要融进当代的文化元素。研讨杂技艺术美,可能是雜技人一个永久的话题。杂技的美不是固体的,而是流动的。杂技的美是相对欣赏人群的各种素质而不同程度地涌动着。因此要对传统杂技节目自身价值进行解读、阐释、评析,最充分地实现现代人对杂技节目的审美感受,黑格尔曾经预言,一切艺术最终都要走向哲学。杂技的每个节目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要素、结构、特点和功能。以揭示杂技艺术的根本规律及其在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与普遍意义。

杂技艺术的创新,首先具体体现在杂技节目思想内容的创新上。杂技节目的思想内容,又包括题材、主题、形象、事件等。在思想内容的创新方面,我国杂技取得了许多成功的艺术经验,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内容创新的杂技艺术精品。例如上世纪60年代,黑龙江省杂技团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李春来创作演出的《快乐的炊事员》,就把杂耍与炊事员的人物形象有机结合,通过杂耍的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出杂技舞台的新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劳动者享受劳动的快乐之情,令人耳目一新。又如上世纪80年代长春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花木兰》,就以杂技手段,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的人物形象。

当今这个时代,确实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这个时代实际上也给我们杂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的杂技现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是秀场,还是演出行业的各个门类的舞台上,都开始有杂技的身影,我个人觉得存在就是价值,杂技的市场将会非常广阔,是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创作出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更新的东西。

因此,在提高创新能力多出精品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文艺作品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文化新常态下杂技艺术发展的重要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杂技革新发展
高空杂技
空中杂技师
复旧运转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老鼠演杂技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千金碎琴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