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初探

2017-09-04柳晓飞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习困难高中化学

柳晓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性逐渐增强,随之而来的使是学生更加明显的化学学习困难。很多学生对于新课程改革还不适应,在认知结构的改变和认识上也存在问题,教师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基于此,笔者以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困难为着手点,进一步分析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以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困难;认知因素

一、引言

针对高中化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着的学习困难问题,要对学生学习化学时的特点和状态进行认知因素影响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构成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将这些影响化学学习的因素分析总结出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高中化学学习困难表现分析

化学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在正常的智力水平下,对化学学习目标的超时完成或者未完成以及化学学习效率低下等现象。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表现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群体性的学习困难,即由于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进度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感到某一部分、某一章节的知识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就是由于个别学生的化学理论基础较弱以及其他原因所导致的个人学习困难。学生也没有积极采取应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学习方法,这就使得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很吃力,最终导致了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问题的产生。

三、中化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學生认知发展规律

进入到高中以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以具体经验思维为基础的。高中化学学习更多的是经验学习向逻辑推理学习的转变,因此抽象逻辑思维的运用非常普遍。但是目前许多学生没有重视学习思维转换的重要性,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新环境,主要表现在对老师过于依赖、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知识转换能力较弱等。

(二)化学学科特点

学生在由初中进入高中的过渡学习期时,教材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增强了,细小的知识点非常多,各种知识体系也比较烦琐,这些都加大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困难。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形成的经验型学习思维已经不适用于高中化学的学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元认知因素

元认知监控是指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的监控。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对化学学习困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都存在元认知监控,通过元认知的控制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时,能够促进化学学习方法的有效使用,促进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掌握,进而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度加工。所以对高中化学的学习进行合理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还应注意对化学学习效果的反馈,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四、解决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变

针对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特点,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思维的转变进行引导,以往的经验型学习思维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学习内容,应该注重对理论型学习思维的养成。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教师应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打破思维定势,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化。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各种类型的化学方程式非常多。如果依然沿用在初中化学学习时的死记硬背的方法,非常容易混淆。这部分知识变化多端,并且死记硬背难度会非常大,因此在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归纳过程中就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类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学生只需要根据官能团来进行记忆理解,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升。学生在掌握了化学学习的规律以后就能利用化学规律解决问题,学生的解题效率就会很大提升。

(二)优化化学教学的内容结构

任何学科知识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将相关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建立知识体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能将旧知识运用起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学“电化学”时,在学习完原电池和电解池这部分内容中之后,很多学生会对正极、负极、阳极、阴极等知识点的理解产生混乱,加之这两块内容又是在不同的学期学习,在学完电解池后,教师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对比总结,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区分。

(三)创新多元化学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多元化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走出高中化学学习的困境。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其他教学实际来进行教学。积极制定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对新的知识进行掌握。例如在学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时,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例如水池消毒、食盐加碘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专门的讲解,如自来水厂水是如何处理的,做实验验证加碘食盐中的碘到底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次氯酸盐的消毒原理,以及新型的消毒剂及其原理。经过这样的专题讲解,学生就能很快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并且对学生学习困难问题进行了认知因素的有关分析。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并研究了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对学生的化学成绩地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马雷蕾.化学学习困难的诊断性评价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4,04:71-74.

[2]丁宁.高中化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的策略初探[J].生物技术世界,2015,09:184.

[3]马秋英.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4,34:36+38.

[4]郭晓慧.高中生的学习倦怠与学习压力、心理资本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孙涛.高中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困难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浅析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及对策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影响因素分析
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