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7-09-04丁巧凤
丁巧凤
摘 要 随着女排再次夺冠的脚步,北京市海淀区的气排球运动也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北京市普及程度较高的县城。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海淀区参加气排球运动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开展气排球运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海淀区 气排球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8-000-01
气排球运动诞生于我国,是一项新兴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二十多年来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和欢迎,并成为大众最喜爱的健身娱乐项目之一。1984年呼和浩特集寧铁路分局体协组织离退休职工在球场上打特制的气球,随后又参照排球规则制定了简单的比赛规则,并且将这种球命名为“气排球”。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调研,随机抽取海淀区各文化广场、排球俱乐部、体育中心等气排球运动的参与者200名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文积累并提供详实的史料来源和论据。
(二)问卷调查法
在海淀区气排球运动爱好者的帮助下,对海淀区参加气排球运动员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海淀区参与气排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1.参与气排球运动的年龄结构情况
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员中,男性稍高于女性,没有太大的性别差异,构成基本均衡。反映出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是不分性别的。而且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大多数的都是18~50岁的,占了总比例的70%,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0%。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参与者已经退休,仍然选择参加了气排球运动,说明气排球受到不同年龄的喜爱。
2.参与气排球运动职业分布情况
海淀区参与气排球的人群中有不同职业的人,主要分为学生、企业、事业单位、下岗职工和其他职业的。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占最多,占总比例的44%
(二)海淀区气排球运动的宣传及认识。
1.气排球运动员对气排球运动的认识渠道
海淀区参与气排球运动的人员对气排球的认识有不同的渠道,其中是以朋友推荐最多,占总体的58%,而通过社区宣传认识的最少,只占了8%,说明海淀区气排球在社区的宣传力度不够。
2.海淀区气排球运动的参与形式及宣传方式
海淀区每年在社区气排球运动的宣传方式主要有以比赛形式、文字宣传、派人交流宣传还有其他的方式。其中主要是以比赛的形式来宣传,派人进行交流宣传的只有4次。
(三)海淀区参与气排球人员的的锻炼强度。
1.海淀区气排球运动的参与形式统计情况
海淀区开展气排球运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分为集体训练、个人锻炼、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其中大都是以集体训练和与朋友同事一起为主,占总比例的70%。
2.海淀区参加气排球运动的目的
大部分运动员参加气排球的目的为强身健体,占54.2%;排在第二位的是娱乐身心,占27.6%;排在第三位的是个人爱好,占9.9%。说明参加气排球运动多为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
3.海淀区气排球运动活动频率
调查显示27人表示平时活动次数为每周1次以下,占14%,有59人表示他们每周大约有2~3次以上的活动时间,占30.7%。还有106人表示几乎每周3次参加气排球运动占55.3%,通过调查得知,海淀区气排球运动参与者运动频率较高,能有力的推动海淀区气排球的发展。
4.每次参加气排球运动的时间段
下午和晚上锻炼的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85%,说明气排球运动的爱好者大部分是上班族,而早上锻炼的大部分是退休老年人。
(四)影响海淀区开展气排球运动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有101名运动员表示从未受伤过,占52.6%,有86名运动员表示平时只是偶尔受伤,占44.8%,只有5人表示平时活动时经常受伤,占2.6%。因此可以看出气排球这项运动安全性比较高的体育活动,它的安全性更适合人民的锻炼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调查中发现,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0%。可以看得出虽然参与气排球运动最少的是中小学生,但排球运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2.现实生活中,大众媒体往往只侧重于体育赛事而忽略体育的宣传工作。
3.在调查中可以看得出,气排球锻炼者们每次参与气排球运动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小时以上的最多占64%。
4.参与气排球运动的锻炼者们对自己运动中的保护意识还是不够强,热身工作还是没有做到位,容易引起受伤。
(二)建议
1.中小学的校长应该把气排球作为一项体育工作重点,把气排球摆到显要的位置,才能使气排球运动得到很好地发展。
2.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气排球运动的影响力,培养海淀区人民群众的气排球参与意识,增强海淀区气排球的群众基础,加强群众排球的普及。
3.在进行每一项体育项目运动前,建议先进行热身,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而且热身一定要做充分到位,否则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
4.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把握气排球后备人才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段庆真.广西高校气排球运动会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2] 林永铭.气排球运动的健身观测[J].福建体育科技.2001.
[3] 黄渭铭.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更广泛开展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