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维权的媒介使用分析

2017-09-04苏伟娜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6期

【摘 要】 文章以“和颐女生遇袭”为例,梳理了这一维权事件的过程,归纳出微博维权事件一般会经历五个演进阶段:形成期——升温期——爆发期——解决期——再现期,总结了微博传播的特性,主要有舆论传播的即时性,阅众分享的话语权,舆论传播的裂变性等,以及微博维权的表达优势、心理优势和效率优势。认为微博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博也成为公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微博维权;演进阶段;媒介使用

2016年4月5日零点零六分,网友“弯弯_2016”在新浪微博上传了一个“北京京望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视频,在早上八点连发八条微博把事情的经过叙述一遍,晚上20点10分又发起“#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卖淫窝点案底酒店#”的话题,重新整理被劫持的经过和事态发展到现在的结果。这件事情一经爆出,就引发了网友高度的关注和热议,阅读量达27.4亿,讨论量279.3万,一段时间内社会排行榜高居第一。这一事件的舆情火爆,反映出网民利用微博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一、微博维权的演进阶段

正由于微博自身独特的传播特点,所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舆论影响,所以网民使用微博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网民的媒介使用能力在不断提高。以“和颐女生遇袭”事件为例分析,微博维权事件一般会经历五个演进阶段:形成期——升温期——爆发期——解决期——再现期。

1、维权形成期

2016年4月5日零点零六分,网友“弯弯_2016”在新浪微博上传了一个“北京京望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视频,在早上八点连发八条微博把事情的经过叙述一遍。这个事件开始被网友关注,纷纷转发、评论。

微博用户将某事件的信息上传到微博,关注此用户的粉丝页面就会出现此信息,来吸引粉丝的关注度,然后使粉丝们有转发、评论该微博内容的冲动,经过粉丝们的层层转发,信息开始叠加,引发大批网友的热议。

2、维权升温期

4月5日晚上20点10分,“弯弯_2016”发微博长文说明自身被劫持的经过和事态的发展,并发起了#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卖淫窝点案底酒店#的话题,重新整理被劫持的经过和事态发展到现在的结果。

事件的传播速度取决于粉丝的关注程度和关注此事粉丝的数量。这个阶段微博主持人根据热议度来创建微博话题,把其推上微博热门榜,让众多的微博用户看到此话题,参與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且对此内容进行转发,使其获得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使事件信息呈现核裂变式的传播。这样,微博就会架起沟通的桥梁,搭起维权者和侵权者之间对话的平台,让信息更加畅通,引起大量粉丝的关注,粉丝在信息转发、评论中,网络舆论开始形成。

3、维权爆发期

4月6日下午,“弯弯_2016”发微博称如家酒店还没有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很失望,整个事件没有什么进展。这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慨,一些大咖、大V也纷纷发微博来促进事情的解决和理性的分析此事件,如新媒沈阳、中青报曹林等。转发平台从微博延伸到微信、QQ等社交媒体,转发量不断攀升。当天晚上,当事人接受了央视新闻、南方周末和都市快报的采访,事件传播从新媒体到传统媒体,其影响力的扩大。

这一阶段,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该事件成为特定时期内的热门事件。关注此事件的主体增多,舆论突破微博平台,形式多元化态势。论坛、博客对此事件进行评论、跟帖、置顶,扩大传播效果;而门户网站、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对这一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报道,受众也可以随时参与互动,增强交互性,线上和线下进行协作。通过这些途径,尽最大可能让受众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并且每个自媒体用户利用不同的传播平台转载相关信息,信息不断重复,评论随即展开,舆论进行叠加,公众更深层次地辩论,导致舆论爆发。

4、维权解决期

4月7日14点33分,“弯弯_2016”发微博称如家方面和自己有了进一步的沟通,如家答应当事人提出的要求。4月8日11点,犯罪嫌疑人李某已抓获确认,如家也已道歉整改。到此,事件发生4天,当事人通过微博维权来促进了事情的解决。

经过前三个阶段,此事件的信息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酒店相关部门做出回应,发布事件最新的进展情况,解答公众的疑问,事件真相逐渐清晰明朗。随后权威部门和主流媒体将真实的信息公布于众,公众更加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认知趋于理性,高涨的情绪慢慢平复,公众的议论热度下降。

5、维权再现期

11月4日,朝阳法院对“和颐酒店女子遇袭案”涉事男子李某公开宣判。李某因在酒店拖拽陌生女子牵出介绍卖淫罪名被指控。经审理,法院认为李某构成介绍卖淫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罚金5000元。历经几个月,“和颐女生遇袭”事件终于解决,涉事男子李某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二、微博传播的特性

微博既可发布文字,也可发布视频、图片、音乐等资料,任何人均可转发或评论。微博与博客交流的方式不同,也与微信有所不同。微信是窄传播、深社交、紧关系,而微博是广传播、浅社交、松关系;微信发布的原创内容不能被转发,不能进行二次传播,而微博可以不受限制的转发,实现N级传播,信息以几何级翻倍的速度传播开来,可以带来了信息流的大规模集聚。这一优势,被维权者用来汇聚网民的舆论力量,促进事件的解决,维护自身的权益。

1、舆论传播的即时性

微博增强了传播的即时性,发布者可以保持在线状态,随时随地浏览新闻,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这种即时的信息发布功能让每个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生活中的事情以文字、图片、视频或现场直播的方式迅速发布出去,加速了社会事件的传播进程。

2、阅众分享的话语权

微博集海量的信息于一身,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选择阅读、评论、转发所感兴趣的内容,传播内容可以被更多的大众分享,获得更大的传播效果。拉扎斯费尔德的“意见领袖”理论正说明了这一点。意见领袖处于媒介和受众的中间环节,对信息起过滤、中继的作用。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大多数是大V用户,大V指的是通过微博认证的各界的学者、专家、名人、明星等群体,他们往往拥有巨大的粉丝群。“关注——被关注”是微博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式,你可以关注任何你想要关注的人,别人也可以关注你,这样层层叠加的模式,使每个人既有自己关注的对象,也有自己的粉丝群。一条微博的转发量可以决定它的传播效果,如果被大V用户多次转发,就可以实现N级传播。在微博传播过程中,正因为有意见领袖的存在,才使大众对某一内容有更多评论、转发的话语权。

3、舆论传播的裂变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传播频率上看,可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弱连接为主,大众可以关注专家、名人、明星等微博,随时阅读、评论、转发各界人士所发的内容。因此使微博具有核裂变式的传播效应,改变媒介的格局。微博传播是一种核裂变式的链条传播,这个关系链条本身不是一个线性的链条,而是一个类似树状、网状的错综复杂的链条,这个关系链条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又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子网。这使微博传播范围变广,因此微博上的信息很容易以几何级翻倍的速度传播开来。

三、微博维权的优势

微博维权是指通过微博讲述个人遭遇或者对侵权事件进行完整报道,从而凝聚社会力量,聚焦社会声音,以实现维护个人或群体的合法权益目的的行为。微博维权的实质是话语权的博弈,通过微博平台,网民可以对涉及的事件和人物发表意见,进行评论或转发,扩大事件的影响力,利用网络舆论来促进事件的解决,维护自身的权益。

近几年以来,“宜黄拆迁案”、“常德警察抢尸案”、“南京梧桐树事件”等事件,都是网民利用微博进行维权的案例。微博维权事件的频繁发生,正是由于微博自身有独特的优势:

1、表達优势

微博是与他人分享自己所观所感所想的社交传播平台,是当今极具时效性和影响力的自媒体。在技术方面,微博可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多种终端来发布信息,具有及时、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在内容方面,网民既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转发、评论别人的微博内容;在传播效果方面,微博上的信息是以裂变式的传播速度扩散的。

2、心理优势

在微博上维权,维权者可以借助微博这个平台把事件的真相呈现给大众,不会受到任何的外界干扰和心理的紧张。在维权过程中,广大博友的支持和大量网友的“围观”可以直接给维权者心理上巨大支持,而且博友的支持和网友的“围观”会对侵权者和相关部门造成强大的心理威慑,从而间接地给维权者带来强大的惩罚心理支持。

3、效益优势

在表达优势和心理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微博平台众多网友的合力支持和伸张正义,维权者的维权诉求很容易以低廉的成本实现高效率的维权目的,进而能够及早解决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学会了使用新媒体——微博来维权。作为维权者通过微博平台可以发布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把侵权的真相呈现到大众的眼前,并利用网络舆论来倒逼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解决,维护维权者的合法权益,惩罚侵权者的不法行为,以此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和颐女生遇袭”事件说明公众的媒介使用意识在不断增强。在未来,利用媒介来维权的案例可能会不断增加,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文远竹.微博维权与底层抗争[J].青年记者,2013(12).

[2] 徐增阳;崔学昭.微博维权的作用机制:基于公共能量场视角的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9.

【作者简介】

苏伟娜(1992.09-)女,汉族,山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