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机制探赜

2017-09-04陈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

陈敏

摘 要:文化认同机制是文化认同“故事”的核心叙述和理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机制的构建,至少包含有机关联的两方面:心理认同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前者有理论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和信念形成机制,后者含监督监管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和激励引导机制;前者是文化认同的内在动因,后者是文化认同的外部促动。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机制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3.02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3-0150-06

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马克思主义丧失作为青年文化定位基盘的当下,网络社会的崛起,无疑倍增了理想社会主义向现实社会主义转向中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焦虑。此种背景下,对网络社会造致的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现象描述、原因探析、多维影响列举,甚至简单的对策建言,无法代替体系化的文化认同机制的塑造。文化认同机制,是文化认同“故事”的核心叙述和理路。如何厘清文化认同机制的根据与式样并剖析其有机关联的要素结构,在学界是一个新鲜且有意义地研究尝试,也是本文旨归所向,意在提出一种有助于深入理解十八大所提“唱响网上主旋律”命题、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参考文本。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新特点

认同之“同”,强调客观存在的相似(同)性;认同之“认”,指谓着主体的承认、接受和皈依。由此“我”成为“我们”,并斥异性地与“他们”相区分,藉以达到“我们是谁”的身份确立和群体考量。一般的,文化认同总是与民族文化相关联,是一个“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过程。”[1]一个国家和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具有多重性,其中占据主导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是其主流文化形态。就我国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主流文化形态,对其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肯定性接受与皈依,即为主流文化认同。然而互联网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侵入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到青年学生对自我认知的认识和判断。[2]这使得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出现新特点。

与现实社会不同,网络社会有着时空无形性、身份隐蔽性、主体多元性、交往互动性、行为自主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在其中,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等都能获得生存空间。也没有任何组织机构能完全垄断和操纵文化发展,大学生网民能自由地选择、接受和创新文化,不同类型的文化都能对大学生网民形成特定的影响。此種情形下,“进口的媒介文化阻碍了接受国国家文化的发展,甚至是一国之内地方或地区文化的发展”[3]的情形极易发生。总之,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关于主流文化的认同正发生着多重深远影响。

第一,网络环境改变了主流文化认同的外部环境,加大主流文化被替代的风险。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通常是自上而下的、线性的、单向度的,形成由点到点、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文化受众群体在其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认同工作容易实施和展开。而网络社会在构筑一个有着较高自由度和灵活度的网络空间的同时,形成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面对面”的复杂交互的传播方式。各种文化不再受制于时空限制,可以瞬时地向不同地域的网民传播。海量文化在网络空间中高速流传使大学生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文化信息。要“在日益被分裂、解体、无意义和文化混杂这些术语来描写的世界中力图找到整体性,如果不是错误的,也似乎是很困难的”。[4]传统“一种媒体、一种声音”的格局被“多种媒体、多种声音”的格局所代替。大学生不再受传统媒体“议题设置”的制约被动地接受某种文化,而是在相互比较、鉴别中选择、接受和认同某种文化。这深刻地改变着主流文化认同的环境,激增了主流文化被替代的风险。

第二,网络环境增强了文化认同主体的主体性,加大认同主体的不易控制性。在传统媒介中,文化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认同主体和环境相对易控。而网络环境下网民身份的隐蔽性和模糊性使他们摆脱现实社会羁绊,敢于真实地表达文化意愿,乐于平等地交换文化心得,勇于自主地参与文化对话。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选择者”;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审视的眼光、利益的导向、真实的感受参与到文化内容的选择、构建、认同与创新中。这使得主流文化认同日益以“构成主义的观念为基础”,并“变得颇为动态、多重化、个人化和具有自我反省的性质。”[5]网络文化的多样化属性在增强大学生网民独立精神和理性思考能力、提升其文化选择自主性的同时也加大了主流文化认同主体的不易控制性。

第三,网络环境凸显了青年的“抵抗性”和文化认同的多样性、易变性,加大主流文化认同的复杂性。青年的文化认同不仅与职业、身份等结构性因素相关,也与个人品味和消费方式等非结构性因素相联,这二者对于青年来说都有极大的易变性,并使青年的文化认同呈现出多样性特点。这些特点又被网络环境放大:面对新鲜不同质的文化交锋、碰撞,大学生思维活跃,但难以作出既符合切身利益又体现社会利益的文化选择。面对有意识形态指向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爱国忧民情怀强烈,但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易受“他者”和“意见领袖”的感染从而表现出文化认同的从众行为或情绪化选择;面对官方导向的文化教化,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抵抗性”和个性化诉求借助互联网使主流文化或被“嘲讽”、或被“无视”、或被各种个性化亚文化淹没。这一切,都加大了主流文化认同的复杂性。

上述网络环境下文化认同的新特点,无疑对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提出了新挑战。正如盖尔纳所说,“在普及识字、交流便捷的时代,会出现各种意识形态,争取我们的认同。”[6]基于此,本文拟立足于网络技术特点,在把握大学生网络认知心理和范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种“内外促动”的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机制,以调动大学生认同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认同机制包含两个方面:心理认同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前者是文化认同的内在动因并在文化认同中起着关键作用,后者是文化认同的外部促动。

二、构建心理认同机制:培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内部动力

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心理认同要大致经过知、情、信等阶段。“知”是认同的基础,“情”是“知”的情感升华,“信”是认同的关键阶段,而“行”是认同心理的外化结果。因此,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心理认同机制至少包括理论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信念形成机制。

1.理论认知机制

(1)要打造准确、深刻、解释力强的主流文化文本体系 理论认知是指认识主体对客体理性的、系统的、抽象的、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把握,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起始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自身重大转型和全球化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日益频繁,文化变迁和世界语言的“克里奥尔化”(Creolization)已成趋势。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背景下大学生个体对西方文化不自觉地体认,造成其内在的文化认同矛盾和紧张。马克思主义文化要成为大学生网民的自觉选择,并扭转“一元主导”地位不断弱化的势态,就要做到“以理服人”。然而针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体系仍有诸多待完善之处:理论阐发不够准确、解释现象缺乏说服力、剖析问题悬浮于表面、个别理论观点陈旧等。这是造致经多年系统化主流文化教育、大学生虽具备一定马克思主义素养但一知半解的状况依然严重的要因。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知机制必须首先打造准确、深刻、解释力强的文本体系。

(2)要形成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和规律的表达与转码方式 马克思主义文本逻辑严密、论证严谨、行文抽象,是造成大学生对其文化认同困难的原因之一。一个异域的理论表达能否终为目标文化群体接受,非转述者仅完成语码转换即可,其中隐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认同机理,即出发文化因子在被引至目标文化群体后只有安全度过排异期才能被真正认同吸收。事实上,在文化认同过程中,人们在现有的思想认识基础上,对自身所在群体主流文化或大众文化产生归属感。[7]青年大学生认知结构影响和支配着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认知。因此,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理论认知机制的建构,关键就是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遵循其认知规律,契合其认知图式,有效嵌入其网络生活,采用视频、图片、游戏等灵活形式来承载和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生动而非刻板的话语,以多样而非单一的形式,以引导而非强迫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网络日常领域之中,积极构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码表达方式。

2.情感认同机制

(1)要善于运用人类有机系统自我维持和发展的“价值-情感”动力学机制 情感能激发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成为达成文化共识的强驱动力。情感是人基于事物的价值性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其客观根源对应于一定的价值(包括价值实体和价值象征物、攀拟物、想象物等)。而价值物启动人的感情大多需以认知为中介和桥梁,即价值物的价值属性和作用被人的理性所认知,进而激发或正或负的情感表达。大量研究都证明了认知在实用功利价值感情反应、道德感情反应、审美感情产生、个体感情反应心理图式的建构等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因此,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首先必须使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价值性产生深刻的体认,需要阐明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切身利益诉求契合的价值性。这就需把关涉大学生利益(指包含认知诉求的广义利益)的问题编目,比如就业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剖析和读解,具体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的价值性。事实证明,只要马克思主义关照现实,就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情。

(2)需重视感情为认知所能提供的动力学之诱导机制 人的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积极情感能激发认同主体主动学习、接受某一价值观念;消极情感能引发认同主体不赞成、抵制、抛弃某一价值观念。当主体对文化客体缺乏情感认同,就难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因此,须把情感因素积极引入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过程以引发其对主流文化的情感共鸣,這比单纯的理论说教和灌输更具能形成个体正面情绪对主流文化在情感上的支持、认可和信仰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要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必须将情感因素引入内容诠释、表达形式和宣传方法之中。事实上,互联网世界包罗万象,承载内容图文并茂,表现形式生动活泼,传播载体轻松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情感因子。在网络环境中,创设出许多虚拟的场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各种感官视觉,让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不自觉地学习、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3.信念形成机制

信念作为知识认知、态度倾向、和实践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认知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融合,是基于一定的理论认知和态度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某种事物坚定不移的、肯定性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知”与“行”之间的桥梁和实现文化认同的关键环节。没有坚定的对主流文化的理想信念,就难以外化为具体的文化认同之实践行动。网络环境下主流文化信念机制的构筑至少包括三个环节:

(1)以信念之认知理性为基础,构建主流文化命题真值体系 信念是与命题对象相关的认识态度。之所以具有真值属性,根源于其与相关命题的同意关系中信念所融合的该命题表象的正确性:即,如果对外部事物表征的命题是“真”的,则相信该命题的信念也是“真”的。故促进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信念的形成,需首先构建主流文化命题的真值体系并证明主流文化命题判断的真值性,这里涵盖着信念的知识认知内容和认知理性,与前述打造网络环境中契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主流文化认知机制有所耦合,不再赘述。

(2)以信念之价值理性为基础,构建主流文化倾向性渲染机制 “认知”是对主流文化命题的肯定性“态度”的塑造养成,因为信念的本质是人的态度、倾向和心理状态。通常要经过感性和理性认知、肯定性态度倾向产生及其内化(认同、理解、体验)、心理调节(协调新旧信念知识和协调既有信念与外界的互动)等环节的长期联动才能奏效。这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创设主流文化渲染机制,打造契合大学生接受特点的各种“情形”“事件”“广告”“版块”等,无孔不入地把对主流文化的“肯定性”态度和价值理性进行或明或暗的广泛声张,以起到既要“艳阳高高照”又要“润物细无声”的双重效果。

(3)以信念之实践理性为基础,打造主流文化体认的践行机制 作为实践利益考虑产物的信念的实践合理性,是对知识论角度的信念的认知合理性的有益和必要的拓展。因为主体在实践中的实际利益一旦超出了认知的要求,基于认知考虑的信念对于主体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此必须把信念的认知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相结合并强调后者的作用,打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体认的践行机制。重点是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重视网络领域中出现的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和威力,潜移默化地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上升为坚定信念。

三、构筑制度保障机制:强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外部促动

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实现既需建构心理认同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内在认同冲动,亦需夯筑制度保障机制以规导其认同行为。正如规范制度主义认为的那样,人类行为内生偏好的产生及改变均受制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制度性建设,深入地塑造大学生的利益形成和选择偏好,以各种制度和政策措施对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进行一体化制度的主动构建和催化。制度既包含着法律、政策等规制性要素,又包含行为规范等规范性要素,还包含了共同信念、共同符号系统和意义框架等文化-认知性要素。[8] 本文所指文化认同的制度保障机制,侧重于指谓前二者。这至少包含监督监管机制、法律保障機制和激励引导机制。

1.监督监管机制

监督和监管机制的主体,至少有领导部门、网站本身、网站管理者、大学生网民和信息员等。因此,具体的监督和监管机制须针对上述主体展开。

(1)建立舆情联动机制 学校和政府主管宣传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和网络重大事件即刻反应、联动机制,对主流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网络负面事件给予积极健康、建设性的引导和处理,抓牢校园网络舆论的监控权和主导权。

(2)过滤软件和防火墙安装制度 可逐步实行以安装特定过滤软件和防火墙为前提的校园网免费制度,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地对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和不健康内容进行净化,创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3)建立站长及网站管理员责任制 形成对站长和管理员的定期培训和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其对主流文化的认识和修养,培育其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内在动力。

(4)积极扩大网络实名制 针对大学生常上的QQ、博客、BBS、微博、微信、MSN、SNS网站实行实名制注册,以减少网络隐匿性所造成的不良和非法信息。

(5)自律公约制度 号召和呼吁大学生网民遵守自律公约,若经举报和查处,给予一定的处罚。

(6)违规纠察制度 针对大学生网民悖逆主流文化导向的上网违规行为实施恰当和明确的纠察制度,给予一定的处罚,比如定量扣除操行分、限制一些评奖评先入党资格等。

(7)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员制度 积极实时地对大学生网络动向进行观察和汇报,给相关部门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信息。打造一支靠得住、布得密、盯得紧的“侦察兵”队伍。

总之,要防止主流文化被不良信息文化弱化,首先要打造并不断完善体系化的监督机制(如表1所示)。把“法规式”的“软约束”与“命令式”的“硬约束”相结合,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

2.法律保障机制

迪尔凯姆的研究表明,靠社会成员间基于面对面交流的相互监督和基于共同体一致性的道德谴责等非正式社会控制只适用于劳动分工简单、同质性强的简单熟人社会。而网络社会人际互动的陌生性、流动性、异质性、多元性、隐匿性、符号性、短暂性等复杂社会形态特征使得基于传统简单实在社会的非正式控制难有作为。此情形下,法律保障成为网络环境下复杂社会控制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的管理规定与法律法规已有50多部。然而这些却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且只有10部左右属于法律和法规(详见表2),法律只有1部,其他绝大多数属于政府部门规章。整体看,存在着网络犯罪法律制度立法被动、滞后;立法缺乏前瞻性;立法层级低;立法内容可操作性差;部门立法色彩浓;法律冲突和重复立法;重管理而轻权利,权利义务不对称,“管制”色彩较重等不足和特点。[9]而关涉主流文化认同的法律内容,只有《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一部,直接相关的也只在第“一”大条的“(一)”中:“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显然,这很难满足遏制不良信息和文化对主流文化弱化的诉求,也难以帮助大学生有力地、系统地抵御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言论等对主流文化的戕害。因此,健全和完善主流文化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此稳步推动和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势在必行。

3.激励引导机制

如果说前述监督监管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侧重于“禁止事项”,而激励引导机制的重心则在于谋划其“鼓励事项”体系。激励引导机制所指向的主体,至少有学校和老师、网站、站长、大学生网民、信息员等。因此,具体的激励引导机制的构筑须针对上述主体展开。

(1)上网引导制度 可建立专门的主管部门,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以调动老师引导学生上网的积极性。

(2)优秀网站评选制度 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定期评选出宣传主流文化力度和效果好的网站,授予其优秀称号,予以适当的宣传或资金奖励。

(3)优秀站长、管理员评选制度 定期遴选出弘扬主流文化出色的网站站长和网站管理员,对其个人实行相应的荣誉资格奖励和经济支持。

(4)大学生网民文化任务激励制度 设计具体文化任务,如红色影视、问题沙龙(讨论)、学习理论或经典、发帖评论、知识竞赛等,并给予相应的正向激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流文化建设。

(5)网络信息员奖励制度 为网络环境下主流文化动向“侦察兵”提供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人民“眼睛”的作用。

总之,打造主流文化认同离不开网络环境下各层次主体的参与和努力,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主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建立良好的激励引导机制体系(如表3示),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觉浏览、学习、理解主流文化,在理解中认同和内化主流文化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结 语

显然,主流文化和政治认同相互拱卫、相互塑形,“只有那些共享的价值观、象征符号以及彼此接受的法律、政治秩序,才能提供必要的、广泛流行的合法性”,[10]因而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常意味着政治合法性危机。当前,网络等新媒体的不当运用,已成为导致一国社会文化结构和秩序断裂、社会震荡的重要诱因。“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在突尼斯、埃及等国政治动荡中的兴风作浪和推波助澜,即是互联网工具发挥草根动员、信息散播、舆论造势、颠覆政府的明证。这一切都昭示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而网络环境下大學生主流文化认同需要“问题式”的对策建言,但更需认同机制的建构。只有建立起完善、稳定、长效的主流文化认同机制,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方针政策有效深入大学生的思想,促使他们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碰撞中始终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领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9):29.

[2] 李庆华,张晗.移动互联网视阈下青年学生自我认同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132.

[3]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13.

[4] 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4:286.

[5] [美]凯尔纳.媒体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4:392-395.

[6] [英]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165.

[7] 王艳华,孙黎.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思想内隐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33.

[8] [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 第三版)[M].姚伟,王黎芳,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5-67.

[9] 谢永江,纪凡凯.论我国互联网管理立法的完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96-97.

[10] 瓦列里.季什科夫.苏联及其解体后的族性、民族主义及冲突——炽热的头脑[M].姜德顺,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465-466.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