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再审视
2017-09-04熊治东
熊治东
摘 要:社会整合功能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思想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重要视域。文章从认知-阐释层面、价值-信仰层面、策略-行动层面、多样-复杂层面对意识形态的内涵进行多维解读,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概念中隐含的社会性、价值性、共识性等特征;从社会思想整合与社会价值整合、社会利益整合与社会发展整合、社会制度整合与社会组织整合等角度概括了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主要内容;指出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实践为内生基础,以主体认同为逻辑起点,以情感共鸣为实践路径。
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实践;主体认同;情感共鸣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3.01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3-0051-06
半个多世纪前,丹尼尔·贝尔抛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命题,实际上意识形态不但没有终结,而且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十分激烈,意识形态的呈现方式也更加复杂。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本土思想与外来思想相互碰撞不断融入新的因子,腐朽没落的旧思想有沉渣泛起之势,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各式各样思潮蠢蠢欲动等。这给意识形态的整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进行研究和审视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也是现实情况使然。
一、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基本内涵
意识形态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古往今来学者们都试图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事实证明,这一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形成了关于意识形态的五花八门的定义。总体而言,大致有三种基本的理论倾向。其一,否定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该种观点主要站在批判的立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现实的遮蔽。其二,肯定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该种观点强调,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描述,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其三,中性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该种观点辩证地区分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现实效应。总体而言,这三种观点各有侧重,代表三种不同的理论旨趣。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种角度来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规定进行解读。
首先,认知—阐释层面。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这种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活动在精神层面的反映。意识形态的产生源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作为特定阶级或集团价值观念的体现,意识形态必须为其所代表的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辩护,使其具备合法性和合理性,这就需要对本阶级或集团从事的实践活动进行认知和阐释。
其次,价值—信仰层面。任何意识形态都内含着特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价值观念系统,每个阶级或集团都力图将自身的思想价值系统外化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对“他者”产生影响,掌握对“他者”的领导权。
再次,策略—行动层面。意识形态在现实社会中发生作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策略。卢卡奇在分析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时指出,无产阶级尚未形成自觉的阶级意识,没有用“总体性意识”去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策略在于阶级意识的生成。特定意识形态要掌握话语权和领导权,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策略。
又次,多样—复杂层面。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有: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与非主导意识形态相交织;各种意识形态之间有强弱之分,形成强意识形态和弱意识形态共存的局面;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是动态与静态的有机统一体;意识形态在社会不同阶段、不同时空、不同环境、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中对社会的作用也会不尽相同,呈现出差异性的特征。
作为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形态,意识形态具有多重功能。其中,社会整合是意识形态最为基本的功能之一。关于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就是要实现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和思想导向。也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的秘密在于通过“利益幻象”使个体丧失自我意识,实现对个体行为规范的引导和控制。本文认为,所谓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是指在社会实践中,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想系统、社会价值系统、社会行为取向、社会发展目标等在内的聚合和统领作用。
二、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社会实践是主体的一种对象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交互是其基本样态。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1]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作为社会性的实践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过程。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主要内容即意识形态在社会整合过程中的领域。这些领域构成了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现实对象。
1.社会思想整合与社会价值整合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中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2]一言以蔽之,自然界是人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自然界中得以实现的。然而,“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只有在社会中,在社会劳动与交往中,人的本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也只有在社会中,人才真正成为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交往的扩大化,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保持自身相对单一的思想状态几乎不可能。各种社会思想交互交流,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使得整个社会思想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思想景观。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要维护自身的领导地位,防止社会思想陷入混乱状态,就需要对各种社会思想进行有效整合。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想的整合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对其他不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想、落后的和非健康的思想进行整合,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性,這种整合可能是强制性的,也可能是非强制性的。其二,对自身所属阶级内部的不同阶层的思想进行整合,同一阶级内部分为不同的阶层,每一阶层的思想状况都会有所差异,为有效凝聚阶级力量,也必须对本阶级内部的不同思想进行整合。
社会价值是与社会思想相伴而生的,但又比社会思想更为复杂。任何社会价值都以一定的社会思想为前提。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在客观上推进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价值冲突时有发生已成为当今社会中的常见现象。从根本上说,价值冲突是实践活动深度发展导致的结果。从另一角度来看,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及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步伐。“价值多元化发展使中国获得了活力,也使中国社会成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4]任何社会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但是社会过度的分化,尤其是价值的过度分化很可能导致社会的撕裂。因此,对社会价值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还是必需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价值整合中的作用主要有:首先,为社会价值整合提供价值导向。“意识形态能否成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支撑,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与价值規范作用,最终取决于这种意识形态是否真正体现了这种社会制度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5]意识形态对社会价值的整合不能偏离社会本身的价值取向。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整合社会价值观,形成社会共有的价值规范。其次,为社会价值整合提供价值参考。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内在精神支撑,也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在整合社会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念之间存在着主导与被主导、包容与被包容等复杂关系。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整合社会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应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蓝本,以此作为整合其他社会价值观念的参考。
2.社会利益整合与社会发展整合
社会利益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6]人的实践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这个交换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利益关系。“人的需要在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转化为利益,利益是人的感性需要在经济关系中的理性表现。”[7]一言以蔽之,利益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以人的需要为前提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称。“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利益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它源自于社会实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益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当前社会利益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利益矛盾复杂化、社会利益结构交叉化等。意识形态对社会利益进行整合主要有:第一、社会利益确认。能否实现意识形态对社会利益的整合,是考验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意识形态通过对社会成员的社会利益进行确认,引导社会成员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第二、社会利益引导。意识形态对社会利益的引导,即要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意识形态能够激发社会成员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使每个成员从中体会到个人与国家、个体与共同体间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唤起人们强烈的聚合心理,并将这种聚合心理上升为共同信念和奋斗方向,转化为统一行动”[9]。这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社会利益调控。社会利益调控指通过对社会利益进行有效规范和恰当整合,以化解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共处。
社会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以经济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思想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物质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其中,各种社会发展内部又包括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力的组合,这些力量组合交互影响使得社会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发展趋向。因此,要使社会发展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就必须将这些社会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意识形态整合社会发展,首先表现为整合社会发展目标。任何社会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等,这类目标通常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共同纲领之中。其次是整合社会发展资源。社会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资源。社会发展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两种类型。再次是整合社会发展成果。社会发展成果的整合主要表现为:其一,需要将各种分散的社会发展成果整合起来,统筹社会发展成就。其二,要将这些社会发展成果进行有效分配,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以保障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社会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到社会成员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是否认同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3.社会制度整合与社会组织整合
社会制度是良好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前提。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斯指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些制约”[10]。他认为制度是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鉴于社会制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加强社会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意识形态在社会制度整合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为社会制度整合提供价值导向。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建设,还是社会制度的整合都需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为导向。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1]一个组织良好、制度健全的社会首先是一个正义的社会。社会制度的公正合理是其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标志。第二,为社会制度整合营造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在制度整合中的作用表现在宣传教育、规范指导、价值引领方面,在全社会形成社会制度整合的共识。一项好的社会制度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而且还要得到社会成员的认肯和接纳。第三、为社会制度的整合进行合法性辩护。“任何政权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及其施政行为的合理性与正当性,都必须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化的理论论证,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认同。”[12]社会制度的整合以合法性为基础,而社会制度合法性的取得依赖于社会成员的认同。这需要发挥意识形态对社会制度的辩护作用,进而实现对社会制度的有效整合。
现代社会中,社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角色越来越重要。社会组织无论是在宏观的国家治理层面,还是在微观的具体社会行动中,都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中,社会组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组织结构涣散、组织力量薄弱、组织引导欠缺等。因此,对社会组织进行整合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组织本身的需要。意识形态在对社会组织进行整合的作用有:首先,引导社会组织的政治方向。社会组织除了具有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之外,还潜在地具有政治功能。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导,使之服务于社会建设和国家战略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制定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社会制度本身是意识形态的物化表现。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建设是有效整合社会组织的途径和手段。再次,组织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社会组织具有分散性的特征,散见于各个领域。意识形态的整合能有效地将分散的社会组织凝聚起来,在同一社会组织内部或不同社会组织之间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认同,消解社会组织之间的认知误区,形成社会组织合力。
三、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发生机制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发生作用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实现还需要得到主体的认同,进而在主体间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合力。社会实践→主体认同→情感共鸣构成了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实现模式和现实路径。
1.社会实践: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内生基础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13]。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实践的,社会实践是产生意识形态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意识形态必须嵌入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其整合社会的功能。
首先,从意识形态的起源来看。本质而言,意识形态源自社会实践。意识形态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念系统而形成的对社会的认知图景和行为规范。在实践过程中,一定的阶级或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势必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试图将其上升为指引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系统。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也由此而获得。同时,他们也千方百计地为自身的实践行为进行合理性辩护。由此可见,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必须也只能发生在社会实践中。
其次,从意识形态的发生过程来看。人类实践活动可分为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三个环节,“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和客体范畴都不仅仅是单纯的实体性范畴,而且是一对属性和功能范畴”[14]。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关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这种中介起着连接主体和客体的工具性作用。同样,意识形态的发生过程也包括意识形态主体、意识形态客体和意识形态中介三环节。意识形态主体想要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赋予意识形态客体,就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意识形态中介种类繁多,有语言的与非语言的、显性的和隐性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这些中介从根本上来说,都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也要借助于这些实践中介。
2.主体认同: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逻辑起点
“认同在社会规则和心理系统之间制造了联系,并且构成了象征关系的系统原则。它的功能是把个人融入社会环境中,沟通不同地位的人们,和他者建立联系。”[15]主体认同是主体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接受他者的过程。
第一、心理认同。简言之,心理认同就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受外界对象的刺激和影响从内在情感上被“异化”为他者的过程。心理认同是主体认同的基础,主体只有首先从心理上接受、接纳他者,才能在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认可他者。“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机制表现为一种心理过程,意识形态运转的内在逻辑只有符合人的内心期待,才有可能被人们所接受;只有与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才能获得公众认同。”[16]一言以蔽之,意识形态能否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社会成员心理上的认同。心理认同分为以下两个层次。首先,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心理认同的前提,是人们对文化的接受、认可和自觉实践的过程。“文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17]人类世界区别于动物世界的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人类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人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只有在文化认同上达成一致,才能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这是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起点。文化认同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文化认同内含的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塑造了活动主体的内在驱动力,驱使主体作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认同在群体活动中将“我们”和“他们”区别开来,构成了群体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是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18]任何文化都内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要以文化认同为依托,才能形成稳固的心理模式。其次,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心理认同的高级形式。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某种或某类价值认可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19],它是价值主体之间形成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情感的内化和升华。价值认同是凝聚社会成员、社会集团或阶级的重要力量。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进行整合,首先必须得到他们在价值上的认同。一种意识形态只有达到价值认同的高度,才能真正意义上对社会成员产生影响。其次,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也需要价值认同。意识形态掌握领导权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保证价值正当性,这种正当性得以建立的基础是其价值取向符合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
第二、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心理认同的结果,心理认同是内在的,行为认同是外在的。无论是在主体内部行為,还是外部行为中,实践主体首先必须在心理上形成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才能在行动中达成一致的效果。首先,角色认同。所谓角色认同,简言之,即为主体对自身在活动过程中承担的角色的认可。行为认同是建立在角色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主体形成角色认同,才能形成行为合力。在一种意识形态体系中,不同的社会成员承担什么使命,扮演何种角色,这都是必须要予以重视的问题。个体只有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内部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活动热情和活动潜力。其次,符号认同。恩斯特·卡西尔将人视为一种符号性的动物。他指出:“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而不是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揭示出人的独特性。”[20]符号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某种特殊的领域和某种感性的材料,它在人类思想的全部领域中发挥作用。卡西尔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物理性的存在逐渐被消解,符号性的存在越来越明显。所谓符号认同,是指个体在面对符号之时,能够区分出它是“我们”而不是“他们”或者它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在符号世界中,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要确立自身独有的符号体系,这是“此”区别于“彼”或“彼”区别于“此”的基本标志,没有自身的符号体系就很难在符号世界中获得立足之地。从这种意义上说,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符号体系是意识形态在符号世界中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基本要件。
其二,意识形态要实现客体对象对自身的符号认同。符号认同是符号世界中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发挥的关键。如果社会成员没有就某种意识形态的符号形成认同,没有融入到符号体系中,这种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3.情感共鸣: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的实践路径
从哲学上看,情感属于非理性的范畴,是主体活动的内驱力。“当人们的情感与其所从事的认识活动发生共鸣时,认识就会受到情感的激化,从而激发人的认识潜能,加速认识的进程。”[21]情感贯穿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的求知欲、好奇心等都受到情感的激发或抑制。“意识形态要彻底发挥作用,行使其权力,都必须内化为主体自己的内心体验。只有控制了主体最内在的情感认知,才能实现对主体的彻底控制。”[22]可以说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的发生过程,就是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形成情感共鸣的过程。情感共鸣在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中有如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动力作用。主体行为依赖于主体内部动机,动机是主体行动的“发动机”。皮亚杰认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23]亦即,情感是人的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机制。主体在情感的激发下,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内部潜能,加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情感都会对实践活动具有推进作用,只有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才会对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那些盲目的、不健康的、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实践活动的进程。意识形态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首先需要社会成员对其产生情感共鸣,使社会成员从内在情感上接受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规范。社会成员从内在情感上接受一定的意识形态,对一定的意识形态产生共鸣,就会驱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服从和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这种内在驱动的力量是其他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第二,导向作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4]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从古代到现代,人类本性和人类本质的定义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25]。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纳入到社会实践中进行考察。对个体来说,经历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动态的,社会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着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人的本质处于不断的形成过程之中,也就是说,人是可以不断“被改变的”,是生成之中的存在。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人的生命之躯,还是精神之躯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为意识形态作用于人提供了可能。单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从“潜意识”向“有意识”的转变,均离不开一定意识形态背景下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来说,必须将自身嵌入人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同时顺应人社会化过程的发生规律,使自身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成员。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诸多意识形态中,人们必须作出选择。在意识形态对社会进行整合过程中,要发挥情感共鸣的导向作用,首先要尊重个体差异,同时加强对个体的引导;其次要信任个体,增强个体的存在感;再次要关心个体,强化个体在社会中的归属感。情感共鸣对于唤起个体的内在情感、增强个体的主人翁意识、整合社会思想观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6,83,83.
[4] 欧阳康.多元文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
[5] 张艳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基于和谐社会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8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
[7] 张兴国.利益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J].辽宁大学学报,1997(5):100.
[8][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56.
[9] 叶政.利益整合:和谐社会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拓展的着力点[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51.
[10]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
[11]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12] 刘明君,郑春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8.
[13] 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4.
[14] 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45.
[15] 李明明.超越与同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3.
[16] 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92.
[17] 王永贵,吴锦春.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12.
[18] 曾庆玲.文化软实力提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26.
[19] 汪信砚.普世价值·价值认同·价值共识——当前我国价值论研究中的三个重要概念辨析[J].学术研究,2009(11):7.
[20]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化梅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32.
[21] 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8.
[22] 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齊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18.
[23] J.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8.
[25] EtienneBalibar.The Philosophy of Marx[M].London·New York,Verso,2007:28.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