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产品化是必由之路
2017-09-04郭涛
郭涛
实现OpenStack产品化,主攻混合云市场,强化专业服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OpenStack市场上,海云捷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才能脱颖而出。
与国内一众OpenStack创业企业相比,海云捷迅算是老资格,公司成立于2010年,而大多数的OpenStack创业企业都是2012年之后才慢慢涌现出来。海云捷迅从2012年开始正式运营云业务,从公有云到现在的私有云、混合云,从专业技术服务到产品和服务两手抓、两手硬,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
扛起OpenStack产品化大旗
“从2012年开始,OpenStack市场变得越来越热闹,但是竞争远没有今天这样激烈。”海云捷迅联合创始人兼CTO李华表示,“5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从早期主要与IDC合作联合提供公有云运营,到现在已经十分明确,企业级云计算市场对我们来说才更具价值。2014年是一个转折点,我们全面进入企业级云计算市场,为用户提供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解决方案。”
海云捷迅的发展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以平均每1~1.5年融次一次的频率,保证了公司的快速成长。据记者了解,海云捷迅即将宣布新一轮的融资计划。海云捷迅现有的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化的OpenStack;面向大企业,以提供定制化的行业云为主。举例来说,在腾讯投资海云捷迅后,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共同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包括基础架构和上层应用在内的行业云打包服务。
从2016年开始,海云捷迅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扛起了产品化的大旗。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框架,涉及服务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SDN等问题,技术比较复杂。对于大部分企业客户来说,在使用OpenStack相关产品时,快速部署、平稳运维是最大的挑战。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海云捷迅以自身丰富的OpenStack部署经验,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客户进行设计规划,力求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可用、部署快速、运维简单的OpenStack私有云产品。
如今,海云捷迅已经针对教育、医疗、军工、政府、传媒等不同行业分别推出了产品化的私有云解决方案。
在开源软件领域,红帽公司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行业领导者,它是全球开源软件厂商中首个年收入先后突破10亿美元和20亿美元大关的企业。它独特的产品订阅服务模式,以及将社区版的开源软件转变成商业化软件的能力,成了很多开源软件领域后来者学习的对象。有些人说,在海云捷迅的身上也能看到一点红帽的影子。一个创业公司的文化与风格与其创始人的背景通常会有紧密联系。海云捷迅的创始技术团队就是来自红帽,在开源方面有10多年的积累,其服务企业级用户的经验、将社区版OpenStack转变成适合大中型企业使用的商业化产品的能力也与红帽十分相似。
OpenStack社区每半年就会推出一个新版本,对于一个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至上的企业级用户来说,跟上这一更新的节奏并不容易,也不现实。李华介绍说,海云捷迅平均每两年才会推出一个新的版本,一个版本的使用和维护周期是3~5年。这种更新频率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用户求新、求稳的需求。
从项目制转为产品化,这是OpenStack的应用由点及面逐渐普及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OpenStack正快速进入企业级市场,并且成了私有云架构事实上的标准。其实,包括海云捷迅、EasyStack、云途腾、九州云等在内的一批OpenStack创业公司都在谈产品化,致力于将OpenStack的应用推向行业纵深。
中国的OpenStack企业正在树立自己的品牌,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社区版到企业级解决方案,OpenStack产品在安装部署和运维等方面要持续改进和完善。很多企业级用户所需的重要功能,社区版本是不提供的,这就需要像海云捷迅这样的OpenStack产品提供商,针对客户的应用需求进行特殊的优化,比如分布式存储、SDN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管理,方便在线升级。”李华介绍说,“我们要把OpenStack的所有组件都容器化,简化安装部署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平滑升级,并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即使遇到故障,系统也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愈。这就是我们在产品上追求的差異化。”
海云捷迅既有从100台至1000台设备的OpenStack项目实施经验,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AWcloud超融合一体机。据李华介绍,目前中国已经部署了OpenStack系统的用户规模大约为10-50台机器,占所有客户数的70%-80%,规模达到千台设备以上的客户只是少数。大量中小规模的用户通常技术能力有限,而只要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就可以安装、运维的OpenStack产品,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产品化也更方便用户进行大规模部署。要想服务好大型客户,厂商就要对客户的业务需求有更深入的把握,必须在定制化上多下一些功夫。
专业服务不可少
OpenStack从一个开源软件到一个可以大规模应用的商业化软件,产品化是必然的一步,同时技术服务也是不能忽视的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看,OpenStack本身比较复杂,如果不具备像运营商这样的技术实力或拥有庞大的技术开发团队,很难直接采用OpenStack的社区版本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企业用户通常需要像海云捷迅这样专业的OpenStack厂商,不仅提供可以快速部署的OpenStack产品,而且还能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专业服务正是海云捷迅的特长之一。海云捷迅在2012年开始正式运营时,面向OpenStack的专业服务正是海云捷迅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小企业的需求相对比较简单,采用一个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即可,并没有太多服务方面的需求。而中大型企业则不同,它们在上云的过程中,从前期的咨询和规划开始,经历架构搭建、业务迁移等,最终实现业务的云化和运营,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企业的规模越大、应用越复杂,对服务的需求就越迫切。“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2016年以前,千万元级的OpenStack项目屈指可数。而从2017年开始,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大项目,其中千万元级的项目越来越多。现在,私有云基本就是两种选择,VMware或者OpenStack。在专业服务方面,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李华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现在国有四大银行都有意采用OpenStack,有的计划自行研发,有的则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李华介绍说:“运营商、金融、政府是最愿意为云计算和开源软件进行投入的,也愿意为专业服务付费。”用户观念上的转变为OpenStack和云的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OpenStack在企业用户中快速落地,OpenStack培训需求在国内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势头。SUSE公司就与海云捷迅联合推出了COA培训优惠活动,为有OpenStack培训需求的个人及企业打开方便之门。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技术和服务优势,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以OpenStack为基础,为各行各业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
李华表示,两家公司在OpenStack的实施方面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双方理论结合实践,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系统,为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系统化的OpenStack培训。
目标是混合云
为什么大多数的企业用户倾向于混合云?因为单纯的公有云或私有云都很难全面满足企业业务的需求,企业通常要面对混合IT环境或多云管理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海云捷迅推出了多种混合云方案。
海云捷迅通过与腾讯云、AWS等多家公有云厂商的协作,为行业客户提供更加简单易用、快速直观且可定制化的云服务,帮助企业敏捷响应市场变化,既能应对大并发的数据处理需求,又可以满足行业客户对安全性的要求。
“私有云在快速增长,5年内有望超越传统IT的采购规模。而公有云则以每年两三倍于私有云的速度增长。未来,公有云将成为一个规模达千亿元的大市场。”李华这样描述,“基于OpenStack,我们将打通私有云与公有云。比如,我们提供私有云,腾讯云提供公有云,双方合作可以帮助用户构建一站式的OpenStack云系统。另外,我们还基于OpenStack开发了一个SaaS云管平台,预留了接口,可以和第三方平台对接。”
海云捷迅已经步入成长的快车道,每年有千万元量级的收入,并且从前年开始已经盈利。虽然目前OpenStack还处于投入期,但是國内诸多行业的客户对OpenStack的认同度非常高,海云捷迅的客户遍及金融、教育、电力、军工、政府等行业。
海云捷迅的规模不大,员工有100多人,不可能与那些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公司硬碰硬。不过,大公司由于业务线众多,OpenStack可能只是其业务的一部分,公司的着眼点在一些大项目上。而海云捷迅的优势正是聚焦,将全部精力放在OpenStack这一个核心点上。“由于资源有限,至少短期内,我们仍会以OpenStack为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练好内功。同时,我们也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在技术和市场上适当延伸。比如,在人工智能(AI)方面,我们已经开始布局,为AI的应用提供底层支撑平台,支持GPU、FPGA等。我们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提供底层架构平台,而不会涉足AI的算法或应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OpenStack市场上,海云捷迅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才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