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视野下的企业创新

2017-09-04高红卫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科工实体要素

高红卫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共经历了三种性质的经济时代,并正在向第四种性质的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过渡。在自然经济时代,主要指原始社会,以获取运用水、空气、食物资源为主,这个时代延续了至少50万年以上,才逐步过渡到农业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以获取运用水、空气、食物、土地资源为主,经过至少5000年以上的发展,才過渡到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以获取运用水、空气、食物、土地、矿产、能源、科技资源为主,经过了500年左右的工业化发展,人类迎来了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转换的过渡期;信息经济时代将以工业经济成果和运行模式为基础,新增获取运用信息资源,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产、生活形态。

在信息经济时代,水、空气、食物、土地、矿产、能源、科技这七种要素仍将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作为推动信息经济时代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第八种要素——信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前六种要素都具有实体形态,而科技和信息作为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衍生要素并没有实体形态,故二者称之“虚体要素”。将具有实体形态的要素与具有虚体形态的要素并列,不只是为了文字上表达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已经发生并将持续产生的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企业该如何把握时代规律,进而在实体世界和虚体世界同步发力,是当下企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信息经济时代给企业创新带来的三大变化

从人类文明进步角度看,自然经济时代的基本问题是生存问题,农业经济时代的基本问题是温饱问题,工业经济时代的基本问题是物质生活的品质提升问题,而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问题将是巩固物质生活品质的同时,注重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质问题。因此,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被动适应,农业经济时代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分散封闭,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集中垄断,而信息经济时代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则是协同共享。综其要素,从企业创新的角度看,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创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回顾历史,农业经济时代,一个民族掉队了,可以花几百年时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追赶上来;工业经济时代,一个民族掉队了,可以花几十年时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追赶上来;而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信息经济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无法在几年时间内实现产业升级、实现追赶目标的。

究其因,实体经济时代的创新要素以实体对象的创新为主,但是信息经济时代的创新在加入信息要素之后,不仅强化了科技要素对于实体创新的作用,而且信息要素本身又二次强化了对所有实体创新的催化作用,使得实体创新可以在虚体世界中首先精确地模拟实现,并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优化,再“复制”到实体世界之中,不仅提高了实体创新的质量,降低了成本,而且显著地加快了实体创新的速度。特别是“信息要素本身又二次强化了对所有实体创新的催化作用”还具有正反馈特性,在适当的约束条件下,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加速实现创新目标。

(二)产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

信息经济时代就是生产生活领域全方位、全层级、全过程信息化的时代,这个信息化不仅仅是办公自动化、通信移动化、购物电商化,而是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大核心要素构成的广义上的信息化。所谓“化”,就是全面、彻底、一以贯之。

信息经济时代的主要标志是比特与原子共同主导人类文明的进程,虚体世界与实体世界有机融合影响所有的生产领域与生活领域。如果说互联网注重人与人的普遍联系,物联网注重物与物的普遍联系,下一代网络则必然将人与物的普遍联系建立起来,这就需要“网间网”的技术创新来实现。有了互联网、物联网和网间网,如果把农业革命称为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把工业革命称为人类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话,那么所谓的“信息产业革命”就可称为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它将不仅改变生产形态、生活形态,而且必然会改变社会形态、政治形态。因此,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甚至是第一产业,都将迎来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

(三)社会需求发生改变

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存在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定制化设计、单件小批量生产、个性化消费”的产业新形态替代“标准化设计、大批量生产、同质化消费”的产业旧形态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历时过程;二是实体化的粗放式各种要素流动机制将被信息化的精确定时定位、有效匹配能力与需求的要素流动智能协调机制所替代,显著降低要素流动的无效成本,缓解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压力;三是相同数量的产品生产所消耗的资源必然显著减少,相同生活质量条件下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必然显著降低,新的信息技术突破、新材料的研发、新能源的利用、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确立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心环节;四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权重将持续下降,某些生产活动将成为日常生活与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权重将首次超过生产权重。这将意味着人类从自然经济时代的生存型社会、农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型社会、工业经济时代的商业型社会,走向信息经济时代的生活型社会,这将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人们将从普遍追求满足“衣食住行”需求向普遍追求满足“安康乐知”需求升级。

二、顺应时代发展,打通企业综合创新之路

对于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使命的企业而言,要想在信息经济时代得以生存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勇立潮头,通过数据驱动的综合创新来颠覆和变革工业文明时代的传统,转变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尽快形成满足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为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下简称“航天科工”)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时代步伐,战略性地选择了创建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综合创新之路。

综合创新的顶层架构是确定企业“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中间操作层面的创新载体是“五个新一代技术”(新一代武器装备技术、新一代航天发射技术与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装备制造技术、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四项支撑性基础技术”(微系统基础技术、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智能制造基础技术、智慧产业基础技术),“两个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一个新业态体系建设”(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等实际运行的业务;基础支撑是“三大平台”(内部专有云平台、社会公共云平台、智慧企业运行平台)的建设与运行。

(一)航天科工的“信息化”创新目标

航天科工实现“信息化”的创新目标是运用信息化的方法、工具、手段,研制生产信息化的产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未来的航天科工既要加工和提供实物产品,又要加工和提供信息产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根据存在于实体世界中的航天科工的各項要素,数字化地“复制”出一个虚体世界中的航天科工,二者形影不离、相互映衬,形成企业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比特与原子共同发挥作用,将实体世界的需求转化为虚体世界的最优解决路径,指引企业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实现解决方案。

从目标本身来看,这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系统工程。抛开技术上的复杂性、组织管理上的艰巨性、员工思想观念转变的难度,仅仅是完成全集团的“哑岗位”、“哑设备”、“哑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就需要投资150亿元以上,时间跨度在5年以上;如果要进一步实施数字化岗位、设备与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还需要150亿元以上的投资和5年以上的时间。这期间,还要确保全集团所承担的国家重点任务圆满完成,企业经营绩效指标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员工就业有保证、薪酬水平持续提升。

从历史发展来看,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如果不敢作为,一旦贻误战机,必将付出巨大的历史代价。所有重大创新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只要“功成不必在我,奋斗不分先后”的精神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个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航天人以航天传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引领,以敢于担当、勇于奉献、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作为共同意志,为了长远发展,航天人不仅敢于“吃螃蟹”,而且一定会把“螃蟹”吃完、消化吸收好。这也是建设百年航天企业所应该具备的优良基因。

(二)以“三大平台”为基础支撑的运行体系

目前,航天科工的“三大平台”建设与运行比较顺利,效果初显。其中,内部专有云平台运行2年多来,通过系统性地开展“三哑”(“哑岗位”、“哑设备”、“哑企业”)改造和推动各单位智能制造样板间的建设,拆掉集团成员单位之间的“数字围墙”,使得分布于全国各地所属单位之间初步尝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甜头,从基于订单的协同,向基于设计与工艺文件的协同、基于产品设计与企业运行模型的协同递进发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而且增加了全集团研发制造能力的柔性。

与2012年相比,航天科工2013年至2016年营业收入累计增长53.03%,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93.62%,经济增加值累计增长79.11%,利润总额增长累计66.74%;传统产业占比逐年下降,新经济占比累计提高10.8个百分点,达到35.8%。2017年1月至5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2%,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3%,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2.7%。

社会公共云平台(航天云网)作为我国唯一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的云平台(INDICS),技术上与西门子公司的MindSphere云平台、GE公司的Predix云平台处于同一水平,但平台功能和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推广应用的速度与成效优势明显。上线运行近2年来,注册企业数达到近80万户,其中境外企业3000多户,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私营企业占比超过90%,与线下实际分布一致;线上协作需求发布约1000亿元,协作成功约400亿元;业务运行过程嵌入云平台企业1500余家,设备接入云平台6000余台,这已经是全球已知嵌入企业数和接入设备数最多的云平台。预计到2017年年底,注册用户将超过100万户,业务运行过程嵌入云平台企业将超过5000家,设备接入云平台数将超过10000台,线上协作需求发布将超过2000亿元,协作成功将超过600亿元。

智慧企业运行平台的创建与运行工作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智能制造体系、智慧创新体系、智慧营销体系、智慧资源整合体系、智慧人力资源体系、智能信息技术体系、共享财务中心、在线审计与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智慧党务管理体系、流程与规则运行体系(含自适应运行机制)等方面。平台一期已于2016年7月上线运行,初步实现对相关自动化监管控目标,为后续建立业务模型、仿真推演辅助决策、内部与外部大数据分析应用积累数据、奠定基础,并计划于2018年开始,将航天科工内部运行的智慧企业运行平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作为服务类产品向有需求的用户进行推广做准备。

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已经走过风风雨雨的60年,望眼历史长河,仅是弹指一挥间。航天科工以高科技大系统工程技术创新见长,以大兵团作战方式研发复杂系统项目为主,这样的企业要同步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化改造的确不简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经过60年实践并不断优化的原有研发体系与刚刚诞生不久的综合创新体系并存融合,以及如何做到新老兼顾、内外兼修,与传统创新方式接轨,与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创新接轨。

航天科工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各类机构、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探索建立信息经济时代数据驱动型综合创新企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并以创新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跟进的企业提供借鉴。

(文章系作者2017年6月6日在2017创响中国北京站活动启动仪式暨全球创新峰会上的主题演讲,发表时有删改。)

(作者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猜你喜欢

科工实体要素
实体钱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重振实体经济
人物
人物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