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训

2017-09-04蓝英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训

蓝英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小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训

创新能力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制约着小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一、问题分析

(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更注重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许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多掌握字词,而不是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句的运用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虽然学生能够熟练的背出许多课文,能够写出许多字词,但却不能对这些字词和相应的表达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最新版“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忆珑、剔、宏、烬等生字,并按照课后要求让学生背诵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虽然学生能够对可燃倒背如流,但却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二)教师缺乏创新能力培养意识

虽然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认识却很片面,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应付,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只注重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由于教师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法体现出来。理论知识的讲解会让学生感觉语文课堂枯燥,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一些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不太理想。

(三)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

小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比较差,所以其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小学语文课堂缺乏趣味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也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最新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教学中,学生只是泛泛的将课文读一遍,利用字典查一查课文中出现的穆、玛、涓等生字。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刚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时就开始进行教学,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的分析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

二、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对众多的信息产生疑问,并能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果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同的问题进行思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最新版“草虫的村落”的教学中,教师认为课文中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是“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轻俏地披着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这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其他句子是文中写得最好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说出来,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利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教师的影响,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所提升。

(二)在教学中注重求同存異

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比较少,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打破传统思维的影响,做到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最新版“花钟”的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不同的花开花时间不同是因为受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影响,而有的花在这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开花时间也会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因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通风条件不同;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植物的开花时间还会受到自身激素处理的影响。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能够将影响植物开花时间的因素补充得更加全面,教师不能否定这些答案,而应该将学生更多的思维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初中生相比,相对较差一些,是因为他们接触的事物更少,掌握的知识也更少。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注重其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最新版“我不能失信”这个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工具创设情境,将课本内容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我不能失信”中的场面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背动画中的画面所感染。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述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让学生能够与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精神产生共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在教师讲解完以后,学生则可想象宋庆龄与小珍一起叠花篮的快乐情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是现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教学中注重求同存异、创设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7,(1):226.

[2]田东东.探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上旬,2016,(10):61.

[3]陈媛媛.小学语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华夏教师,2016,(9):86.

[4]宋宇宾.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1):12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训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