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创新 凝心创业 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17-09-04吴忠琼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万众双创全省

吴忠琼

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以下简称32号文)印发后,双创工作在全国迅速全面铺开。辽宁全省上下深入学习文件精神,把贯彻落实双创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落细落实国家关于双创工作的各项重要部署和任务安排,打造双创政策环境,加强双创舆论引导,切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辽宁双创工作主要结合产业特点,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围绕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舆论引导三方面展开,率先在沈阳、大连两个核心城市取得突破,辐射带动其他地区致力双创,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用好用足国家政策。32号文出台后,辽宁立即深入研究,全面动员,制定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務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二十余个配套文件,将政策细化落地。为将双创推向深入,省政府成立了省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推进双创,充分利用中央授权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平台,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举措,力争在政策上有较大突破。目前,沈阳市正在研究吸纳推广其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地区在人才、科技金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一批重要改革成果;大连市成立了创业促进委员会,市长任主任,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双创工作,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双创发展。

二是积极建设双创示范基地。2016年,国家启动建设第一批共28个双创示范基地,辽宁沈阳浑南区在列。一年多来,国家、省、市、区四级政府将基地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打造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产业发展。其中,新兴产业和其他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向浑南区投放力度,重点支持民用飞机产业集群、机器人产业集群、信息服务、“互联网+”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浑南区成立了2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对落户区内的金融机构给予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双百工程”,遴选了100个重大研发项目和10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施“双培育工程”,分别征集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00余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行培育,对入库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服务等多要素支持。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新松机器人、东软集团、无距科技、国际软件园、锦联集团等一批优秀企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快速成长,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无人机等一批产品创出了民族品牌;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迅速发展壮大。2017年1—5月,浑南区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97万户,同比增长51.08%。

三是打造双创发展软环境。2016年,辽宁制定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负责全面推进全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省政府将2017年设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各地区、各部门已累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12次,累计受理典型案例644件,办结446件,198件正在积极办理中。同时,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职权事项512项,省(中)直41个单位416项审批进入省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省政府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55个部门优化职责750余项,精简处室85个、领导职数192名;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积极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有效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截至2016年末,全省累计为45.4万户企业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全省实有存续企业持有“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占比达到60 %以上;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放宽,推动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制度;推出涉税“十项措施”、“八项禁令”,加强各级税务机关的自我约束、提高涉税服务质量水平,为企业降低成本,解决“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科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省政府设立了100亿元的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经设立了15只基金,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推动形成双创文化氛围。2015年,辽宁、沈阳举办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2016年,举办了“创响中国”沈阳站活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2017年5月23日、6月25日,先后启动了“创响中国”沈阳站、“创响中国”大连站共2次大型双创重要活动,通过政策宣讲、项目路演、创投论坛、产品展示、签约合作等系列活动,一次次为创业者带来启发和帮助。辽宁的大型双创舆论宣传高地从沈阳单核发展到沈阳、大连双核,依托沈阳浑南区、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逐渐辐射全省,形成双创发展新格局。

二、双创成效

两年来,全省积极开展各类双创活动,制定出台政策文件,深入根植双创文化,加强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截至2016年末,全省共建设105家众创空间,98个科技孵化器,268个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707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全省发明专利申请20036件,同比增长30.5%,发明专利授权6053件,增长6.3%,有效发明专利量27540件,增长21.8%。这些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为创新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二是创业环境明显优化。在人才、金融、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商事制度改革、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双创的政策,形成政策闭环,保证政策落地。2016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8.49万户,同比增长12.9%,其中新登记企业12.46万户,同比增长9.9%。2017年1月到现在,新增市场主体29.35万户。

三、下一步工作

辽宁省双创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双创环境不断完善,双创氛围日渐浓厚,政策效应逐渐凸显,双创文化正在形成。一批高技术领军企业不断壮大,一批传统产业依靠创新正在转型升级,一批创新型初创企业正在快速成长。下一步,辽宁将配合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建设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形成双创经验,将双创推向深入;将研究制定一系列更具影响力和冲击力的双创政策,完善政策框架,打造更好的双创环境;将继续加强舆论引导,在全省主要城市同步启动双创活动周,把双创推向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万众双创全省
万众期待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清明有感
牡丹颂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