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你,一路芬芳

2017-09-04曾蕙心

作文·初中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寒气分科文理

曾蕙心

秋风乍起,银杏微黄。初秋的阳光从空中倾泻而下,映照出了一地的斑驳树影。在那个文理分科后的金秋九月,我有幸与张娥老师相识。

悠扬的铃声响过,她走进教室。齐耳短发,眉宇间透露出的是北方人的干练与豪爽;但我却在她灵秀的眼眸中,觉出了宛如江南女子的温婉与淑雅。秋日晌午的阳光柔柔地照在她浅笑安然的面庞上,将她的一颦一笑映刻在我心上。只一见,便如故。就这样,我选择了成为她的科代表。

一树繁华落尽,冬已将它的寒气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月一次的语文考试交卷时间已经到了,却依然有几名同学在奋笔疾书。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耳畔回荡着张娥老师“要按时收齐试卷”的叮咛,心中自然如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一般,寂寥而冰冷。终于将试卷收齐,我慢慢地挪步下楼,小心翼翼地敲门,脑海中已勾勒出了她责问时的模样。她望着我愁苦的神情,霎时明了一切。没有想象之中的诘责,她只是波澜不惊地对我说:“不要总想着还有同学没有答完,而要看到许多同学按时答完了。这样,便会快乐许多。”说罢,如花般的笑靥在她的嘴角漾开。这笑容,如春风般将我心头的褶皱抹平,将隆冬里的寒气驱走,只在我心田上留下一片繁花似锦。

她曾说,作为文科生,要经常练笔。于是,我们便有了“每周一记”。从一树银杏金黄到桃花开始吐芳,我在这韶华流转中,一字字,一笔笔,记下那半载春秋的喜怒哀乐,有文理分科后的不适与迷茫;有考试失利后的挫败与展望;还有对于生活琐碎的追问与思考……有些伤痛,从笔尖流淌出来,便不再觉得疼痛难耐;而那些欢乐与美好,虽已成为过去,落于笔端,却仍有欢愉在我小小的心中激荡。

最难忘的,依旧是她生动而丰富的课堂。仍记得她的作文讲评课。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她常会在电脑中记下我们发挥不好的题目与写法有问题的例文。课堂上,她清晰的讲解、绽开的笑颜,换来的是我们对于错误难以磨灭的深刻记忆。犹记得她授新课,从时代背景讲到思想感情,她从不遗漏哪怕是最细微的知识点。她句句如春风般的话语,润物细无声地吹入了我們求知若渴的心田,在那里播下一颗颗知识的种子,而后,生根,发芽,终使我们收获累累硕果。也记得她的习题课,一篇篇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在她的讲解下明了、晓畅,难解处迎刃而解。望着她在我的试卷上写下的群蚁排衙般娟秀的字迹,感动,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暖意,温暖着我那原本寒冷的心房。我蓦然间知晓,正是无数个与星月为伴的夜晚的辛勤付出,才有了她在讲台上风轻云淡的从容。

当我们还在惊叹于秋的缤纷绚烂之时,春的脚步已悄然临近。桃花灼灼,春光旖旎。我愿在这一季春光里,携一份婉约,一剪明媚,将与张娥老师走过的点滴镌刻在记忆之中最温暖的一隅。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猜你喜欢

寒气分科文理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in China
如何治愈梅长苏
高考改革的关键不是科目多少与是否分科
文理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两种模式下大学生不及格率的比较研究
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