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名相王曾:玩政治如同打太极

2017-09-04◎安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孔家真宗跑官

◎安 杰

北宋名相王曾:玩政治如同打太极

◎安 杰

有其主必有其臣,宋真宗曾伪造“天书”,在历史上以造假作秀著称。在这点上,真宗朝的名臣王曾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他对别人解释自己的名字时说,由于父亲年轻时珍惜字纸,所以感动了孔圣人托梦。孔子拍着父亲的肩膀,说要把自己的弟子、人称“宗圣”的曾子送给他做儿子,于是有了王曾。

后来,学问过人的王曾连中三元,在礼部会试时,他的一篇《有教无类赋》因能吹,亮瞎了众人的眼球。赋中说:“神龙异秉,犹嗜欲之可求;纤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简直是在大造祥瑞向爱慕虚荣的皇帝邀宠。有人将他的意思发扬光大,续道:“相国寺前,熊翻筋斗;望春门外,驴舞柘枝。”可面对讥讽,王曾不为所动,毕竟“笑骂由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才是立身官场的不二法门。

金榜题名后,王曾成了青州老家的风云人物,知府李继昌听说他衣锦还乡,让父老乡亲们到郊外迎接。其实,在科举制大行的宋代,这点礼遇并不过分,还会激励当地的文风,对社会教化不无裨益。可王曾偏偏又秀了一把,他抛开巴巴等待的乡亲们,换衣绕道,悄悄进城。见到李继昌后一句“不才岂敢烦太守父老致讶”说得李太守只能摇头叹息:“您才是真状元啊!”

这么一来,王曾可是把大宋开国以来的所有状元都比成了不懂礼貌的自大狂。不仅留下了“王沂公(王曾)拒奉承”的千古美名,更在同样爱作秀的真宗心中挂上了号,从此想不红都难。果然,在金殿召对几次后,真宗就觉得王曾是个人才—能吹更能装,是个搞外交的好手。当时北宋被辽国打得四处开花,正需要一个超级大忽悠去震慑一下那些敌人。所以只要有外事活动,真宗都会条件反射地想起王曾,让他去给大宋装门面。

在当轴秉政后,王宰相的太极拳便全面开打了。张师德和他的父亲是宋朝有名的“父子状元”。张师德秉承家教,不仅学问精深,政绩彪炳,更是素心恬淡,不喜欢像别人一样奔走权门,跑官要官。王曾觉得张师德不把自己这位昔日的状元放在眼里,所以当同僚们盛称张师德之能时,他只淡淡用一句“我不认识他”便把张师德给冷处理了。在好友的多番提醒下,张师德不情不愿地借公事为由前去拜望王曾,谁知在王家大门前被挡了驾。这让素来爱惜羽毛的张师德惭愧莫名,茶饭不思地难受了几天。

但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不久后中书省推荐知制诰的人选,参知政事鲁宗道为首的一干官员都极力保荐张师德。以直爽不欺闻名的鲁宗道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无以易张矣!”王曾却幽幽地来了一句:“张某哪点都好,就是爱跑官要官。一个堂堂状元,往我家跑了两次,成何体统?我看,还是再研究研究吧!”大家见他有凭有据,就是闹到皇帝跟前也说不过他,只能作罢。这句话也让张师德数年不迁,几经波折后在用非所长的低级公务员任上蹉跎至死。

这还是针对外人的官场斗争,不可思议的是,王曾连自家人都下得去手。

真宗到泰山封禅时,王曾随行伴驾。工作之余,他跑到阔别多年的姻亲—孔子后裔嗣圣公孔冕家做客。刚到那儿不久,他就听说堂妹和妹夫孔冕的感情并不好,两人常有家庭纠纷。孔家是天下第一家,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堂妹无疑是吃亏的一方。该如何是好呢?情急之下,王曾竟让人到处传说,孔冕在给自己喝的茶里放了毒药,他吃了好多催吐剂才从鬼门关捡了条命。等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他再密折上奏真宗,说请念在孔冕是孔家圣人之后,名教攸关,而且现在又在行大礼,搞封禅,还是小事化了的好。

孔冕饱读诗书,熟悉律法,断断不会因家庭口角就迁怒于谋面甚少的大舅哥。所以民间都替孔冕喊冤,御史中丞更是几次要求彻查此案,以正视听,都被不想生事、一心求福的真宗压了下来。

这让对手仿佛掉进了棉花阵,有气不能出,有力使不上。王曾的“太极拳”真是打得滴雨不透,虎虎生风。其实,他的功力再高也改变不了大宋朝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可耻地位,处心积虑的表演只能充当外族的笑料罢了。

编 辑 / 子 玉

猜你喜欢

孔家真宗跑官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一席话救百人
宋祁生平考
王旦的胸怀
闭门即是深山
严禁苍蝇乱飞
多与少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
不让跑官要官者得利
新文化运动就意味着割掉“孔家”命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