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午战争后西方同情日本?

2017-09-04秦皇汉武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清军清廷

◎秦皇汉武

甲午战争后西方同情日本?

◎秦皇汉武

1894年,日本海军突袭清军“高升”号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清朝无论是军队数量、舰艇吨位,还是武器质量、财政收入都在日本之上。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清军惨败,日本攻入中国东北地区,屠杀数万平民。原本作为侵略者的日本,这个时候却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同情,而割地赔款的清朝反而成了被指责的一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皆因为清朝做了一件令人寒心的事。

甲午战争中,清军阵亡的将士约有三万人,另有近千人被俘。这些战俘很快成了日本利用的工具。日本人将受伤的清军战俘送到了野战医院,实施所谓的“人文关怀”,拍摄了大量为战俘进行手术救助的照片。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除病死的清军战俘外,日本用商船将其余的976名战俘全部运到了天津大沽口,交给清政府。一并移交的还有包含了籍贯、年龄等信息的俘虏名册。

而客死日本的战俘则有详细的诊断书、埋葬记录。日本甚至在大阪的真田山为清军战俘修建了陵墓。但清廷在与日本完成交接后,却将这些战俘视为不祥之人,军官被革职,士兵被遣散,还有一部分人甚至被收监关押。“操江”号管带曾上书清廷,希望能给予客死日本的部下家属发放抚恤金,但遭到清廷责骂。

日本和清廷对待战俘的不同态度,很快被西方国家解读为文明与蛮夷之分。但事实上,清军战俘在日本经常遭受折磨和侮辱。据一名归国战俘回忆,清军战俘被押回日本后,时常游街示众,以示凌辱。这些俘虏的双手被捆绑着,没有完整的鞋子和衣服,每日只给一个饭团和一些臭水。

不过,私下虐待战俘的日本却做足了表面文章。甲午战争爆发之际,日本效仿西方制定了符合国际法的战俘政策,又公开为客死日本的清军战俘修建陵墓。战争期间,日本随军记者多达上百人,他们动用一切手段宣传日军为文明之师,将自己打扮成文明国家,将清朝描绘为明朝以后沦入蛮夷之手的国家。日本与清朝的战争,是光复中华的正义战争。

这些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忽悠的说辞,却因战争双方对待战俘的不同态度,逐渐为西方所相信。西方国家认为,清廷对待为自己国家流血牺牲的人尚且如此冷血,蛮夷的指责已经坐实。

就这样,战败赔款、平民被杀的清廷没有向外界展示真实的遭遇,反倒让日本抓住了一切机会收获了国际舆论的赞许与同情,以至于西方学者这样评价甲午战争:“不论是在对待敌人方面还是在与中立国关系方面,日本的表现都可与西欧最文明国家相媲美。与此相反,中国则没有显示出试图接受文明战争惯例的迹象。”让日本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进行侵略和杀戮,不得不说是清廷的悲哀。

编 辑 / 夕 颜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清军清廷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浅析后金军(清军)攻城方略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浅析清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火器装备因素
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