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健康

2017-09-03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8期
关键词:血糖监测患者

问健康

1 爱干净为何手部还感染?

陈女士:今年52岁,从事家政行业,每天双手浸在水里,还会接触不少清洁剂,加上自己本身是爱干净的人,回到家里也不停地洗手,可一双手却越来越粗糙,半月前还发现手部破皮溃烂疼痛不已,我想问问这是为什么呢?

乔子虹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答:从小我们就被教导“饭前便后要洗手”,但洗洗涮涮并不是越多越好。陈女士的手部是由于长期洗涮导致手部白色念珠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其实是夏季常见的真菌感染类皮肤病,皮肤褶皱多的部位容易出现,类似的长期浸泡在水中的工作,比如市场上的鱼虾摊贩和家政工作者,皮肤偶有破损让真菌侵入,夏季湿热让细菌极易滋生进而引发感染。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过紧张,最关键的是要避开发病诱因并积极使用抗真菌药物。陈女士近期可采取请假或是带手套作业的方式保持手部干爽,再外用药物。保持心情愉快也是一种增进免疫力的好方法。另外平常的生活作息也要正常,这样才能让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2 “手机控”如何养颈椎?

万金来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

李先生:我今年24岁,最近觉得自己颈项部僵硬,后背沉重,低头看手机后偶尔还会头晕恶心,被诊断为颈椎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来保护颈椎呢?

答:如今“低头抢红包”“刷朋友圈”已经成了假日期间“手机控”们的真实写照。抢红包必然伴随长期的低头,长期保持此动作易造成颈部肩部僵硬不适,以及头晕、头痛、耳鸣、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甚至双上肢麻木、疼痛等颈椎病症状。

大家一定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就是抢个红包嘛,至于这么夸张吗?其实,这与经常长时间玩手机的习惯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低头族”易患颈椎病,颈椎虽然在整个脊柱中只是比较短的一截,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已经出现上述症状,应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做颈部轻柔活动及上肢运动,有利于颈、肩肌肉驰张和改善血液循环;睡觉时,宜用平板床,枕头宜硬不宜软,高度以一拳高为宜,减少低头动作,不使头部长期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

如果想改善一下颈椎症状,大家可以做点简单的颈部运动,如仰头耸肩缩脖扩胸。每次4秒,每组20个,一天做5组,或点按自己手背上的“落枕穴”,可以明显缓解颈部的肌肉僵硬。如果症状严重,最好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提醒: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还有可能造成腕管综合征、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干眼症、皮肤干燥症等症状。建议多进行户外活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3 左胁下不适为何因?

张女士:我左胁下间隔性地不舒服,有时一点症状也没有;有时吃完饭觉得左胁下部凉凉的,像冰块;有时总想摁着,好像里面粘住了;有时又像气团,位置也不是太固定。我想知道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进行调理?

卢昉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

答:针对张女士的病情描述,若这种不适感时有时无,可能是功能性的问题;若一直存在,有可能是器质性病变,需考虑肾脏、结肠、胃、胰腺、腹部肿瘤、肝脾肿大、增生性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或是情绪等原因,建议查彩超或腹部CT、X线、内窥镜等有助于诊断。

从症状看属于中医学的胁痛、积聚范畴,可辨证论治。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常分四证:肝气郁结证,方药拟柴胡疏肝散加减;瘀血停着证,拟旋复花汤加减;肝胆湿热证,拟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阴不足证:拟一贯煎为主方加减。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证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证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

聚证常分两证

肝气郁滞证∶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或不适,苔薄,脉弦。以疏肝解郁,行气消聚为法,拟逍遥散为主方。

食滞痰阻证: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通便、理气化痰,拟六磨汤为主方。

积证分三证

气滞血阻: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脉弦,拟金铃子散为主方。

瘀血内结证:腹部结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女子或月事不下,舌苔薄边黑或质紫或见瘀点,脉细涩。拟膈下逐瘀汤为主方。

正虚瘀结证: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重,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饮食大减,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以大补气血,活血化瘀为法,拟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方。

以上为胁痛与积聚常见证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建议患者亲自到医院诊疗。

4 如何自我监测血糖?

赵先生:糖尿病患者如何在家里自己监测血糖?

李向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答:正确地监测血糖可以更好地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大家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对血糖水平偏高的患者,医院首先要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第二天要到医院做抽血检测,需要晚上8点之后禁食、禁水。糖尿病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要根据病情决定。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时~3时)。

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

1.初发糖尿病者一般需要连续测1天~3天的“七个点”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的血糖,画出血糖变化曲线,为制定降糖方案提供依据。如果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则需凌晨2点~3点再加测一次。

2.血糖未达标时,常采用两种办法:三餐前加睡前或早餐前加三餐后2小时血糖。还可以根据血糖的波动定点每日监测,一天监测2次~3次血糖。

3.随机监测血糖。尤其在外出赴宴、运动前后、开车前、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等情况时可随时监测。

在家中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方法,可购买信誉好的厂家生产的血糖仪,用温水洗手或消毒后必须等待完全干净后测试,具体操作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平时要做好血糖监测日记,内容主要包括:血糖测定时间,血糖值,进餐时间及进餐量,运动时间及运动量,用药量及时间以及一些特殊事件的记录。写血糖日记可以更好地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诊断、合理用药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检测结果的自查可参考《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6年第11期《你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吗?》。糖尿病防治要据患者年龄、病程、并发症、病情程度等进行综合设计。

5 “手汗如泉涌”该咋办?

陈晓伟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外三科副主任医师

张先生:我儿子今年14岁,他平时考试时手掌心冒汗,边答题边擦手,很影响考试。考试结束后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手汗症,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病?怎么治效果好呢?

手汗症分为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原发性手汗症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手掌部小汗腺排汗异常。因此,当患者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时,都会导致手掌排汗异常增加。所以,一到考试季,患者就会很苦恼。继发性手汗症,主要有以下四种病因:一是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二是某些药物的使用;三是神经系统疾病;四是肿瘤。

手汗症好发于青少年,发病率为2.8%~4.6%,96%的患者首次发病年龄约为14至16周岁,也有一些患者在儿童时期就出现症状,青少年期加重。此外,男女均可发病,有明显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高。亚热带居住的人群也会高发。有的患者误以为自己是体虚才多汗,因而长期服用中药,以期增强体质。结果,非但没有缓解,自身的免疫功能反而受到了破坏。还有的患者误以为自己得的是皮肤病,反而损坏了皮肤的正常生理屏障功能,甚至诱发出手部皮肤其他疾病。手汗症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但一定要搞清楚病因,辨证施治。

手汗症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手掌长时间潮湿;二是手掌不明原因大量汗出。通常情况下,双侧手汗症多为原发性,单侧多为继发性。

西医内科药物治疗方面,大多使用止汗剂或止汗啫喱,但通常用于腋下多汗,也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M受体抑制剂)治疗。但是内服药物在抑制手汗的同时,也会抑制全身的汗腺分泌,相对来说副作用也比较大。也有人尝试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进行治疗,不过效果只能维持3个月。

传统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交感神经切断术,阻滞交感神经的冲动传导,起到神经阻滞的作用,而达到减轻手掌多汗的目的。目前,最新的微创手术(即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胸术后不留胸腔引流管、尿管,于双侧腋下切8毫米小口,置入5毫米胸腔镜即可完成,手术时间短,效果好。

6 为什么夏季人的血压相对较低?

卢致鹏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胡先生:我今年36岁,每次夏季体检血压都在正常范围,而冬季测血压则高压在140毫米汞柱左右徘徊,请问血压高低是否和季节有关呢?

答:血压可随时因人、因地而处于变动之中。一般来说,血液量多的人,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相应地增高,亦会随四季而变化。比如在夏季,人体血管容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增粗或扩大,其血液流量会增宽而且减缓,以致略为降低。而到了冬季,因气候寒冷,血管收缩变细,血压就会比夏季高。甚至在夜间与白天、行走或静止,放松或焦急时的各种血压,亦会呈现不同的变化。

建议高血压患者早晨喝一杯300毫升的白开水,因为水可以运转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饥饿感并增加胃结肠反射动作,促进排便;养成每一餐只吃七分或八分饱的习惯,因为降压剂的吸收率在胃内残渣较少时,比在胃中充满食物的时候还要来得好;尽量减少摄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海鲜、动物内脏、鱼卵等;起床后,不要马上吃早餐,毫无节制地将食物塞进胃中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应该让胃部有一段准备进食的时间来缓冲,方不致伤胃而不知,暴饮暴食的习惯亦不可取,容易引起胃部痉挛而致血压高而不下。

猜你喜欢

血糖监测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