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上)

2017-09-03张岂之

青春期健康 2017年15期
关键词:名教荀子儒学

文/张岂之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上)

文/张岂之

在孔子的儒学思想体系里,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仁”是一个两重性的概念:一方面它被用来表达孔子对于现实政治问题的见解,表现出政治上保守的倾向;另一方面,它又是孔子关于伦理道德,人的品格修养,人对真理追求的广泛论述的理论结晶,表明孔子提出了“人”的问题。

作为历史范畴的儒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的儒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也有消极的成分。因此,辩证地研究儒学思想的历史演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早期儒家的“人学”思想

早期的儒学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社会变革的需要冲破了旧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私学兴起,社会上出现了一批“缙绅先生”。他们峨冠博带,号称“师儒”,熟悉古代的诗书礼乐的古训和仪式,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不是“史”“卜”之类的文化官吏。从这些人中,儒家蜕化而出,其创始人便是春秋末年的大思想家孔子。他开私人办学的先河,并把“仁”作为儒学的基本范畴,开始了关于哲学、伦理、政治、教育诸方面的重大课题,即人的价值的探讨。这是孔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首创功绩。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的八派,其中的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都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因此,早期儒家亦可称之为“人学”。

在孔子的儒学思想体系里,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仁”是一个两重性的概念:一方面它被用来表达孔子对于现实政治问题的见解,表现出政治上保守的倾向;另一方面,它又是孔子关于伦理道德,人的品格修养,人对真理追求的广泛论述的理论结晶,表明孔子提出了“人”的问题。他力求树立一个新的完善人格的标准。冲破血缘关系的“友”,在孔子关于“仁”的论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说过:“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认为与正直、信实、见闻多的人交友,是有益于“仁”的。曾子也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不仅如此,孔子在为学的范围内,他阐述了人的独立思考作用,力求把人从祖先神崇拜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他的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以“和”与“同”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君子能兼容各种见解,但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处处盲目附和,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基于此种广泛吸收而又独立思考的精神,孔子整理五经旧文,并依据旧有的鲁国史书修《春秋》。总之,不论从哪一方面说,孔子从道德伦理、治学修养等方面论述了“人”的理性作用和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作用。

这种优良的学术传统,推动了“人学”的发展。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他与告子的辩论中,阐述了这个基本论点: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有道德观念的。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在这话的后面还有“教以人伦”四个字;“人伦”即人的道德观念。在孟子的儒学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的意思,就是“人”。“仁”与“人”相合,就是“道”。换言之,“道”即是“仁”与“人”的统一,自然本质的人与伦理观念相结合,使自然本质退居于次要地位,道德化的人性成为主导,这就是孟子理想的“仁”。任何人都不能超越他所面临的历史现实,孟子虽然从道德方面论述了人与人的关系,但当时的历史并没有准备好条件让杰出的哲人们去阐述人的社会存在,因而他只能把“仁”归结为一种心理状态,这就是他的著名命题:“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章句上》)

荀子在“人学”上的贡献是不能低估的。他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注意到人与社会礼乐制度的关系。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完善的人首先是在同自然界的分化过程中实现的。如说:“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这是历史上多么卓越的命题!荀子所谓的“至人”当然不是指本能的人,而是指自觉的人。从“明于天人之分”这一点来说,他已经发现了自觉的人。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要改变这种人性,使之去恶从善,就必须依靠社会制度的完善;其中的“礼”(各种制度规章的总称)是不可少的,但是“礼”必须要有“乐”的配合,因为“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不过社会上总有一些礼乐所不能教化之人。对于这种人,就必须以“刑罚”禁之。总之,荀子更多是从政治理论方面探讨“人”的价值和“人”的完善。

二、汉代儒学的特色

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汉承秦制,更从上层建筑方面巩固和加强封建主义统治。汉武帝时期儒学被定于一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汉代儒学成为一种丧失了早期儒学中孔子“人学”思想特色的统治哲学。董仲舒的儒学虽然吸取了孔孟关于人格完善的学说,但更多地吸取了荀子从政治理论方面探讨“人”的思想。在二者的结合点上,他选择了阴阳家的学说。他附会《公羊春秋》,利用阴阳家的神学观把思孟学派的“天人合一”论和荀子的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为皇权装饰圣光,从而使儒学披上了神学的外衣。在他的思想体系里看不到“和而不同”的观点。他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总之,西汉时期儒学虽然推崇孔子,然而他们所说的孔子已经不是本来的孔子;这种神化了的儒学失去了早期儒学的生动活泼的理论思维,成为后来封建礼教的发端。

然而,历史现象是复杂的。如果说在伦理学的范围,董仲舒的儒学多少丧失了理性主义,那么,在政治学的领域,他的大一统的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如果说,早期儒学只有“人格”观念,那么,到了西汉时期,从更广大范围而立论的“国格”观念便应运而生。董仲舒宣传“无辱宗庙,无羞社稷”,强调“群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春秋繁露·竹林第三》)。西汉时期杰出史学家司马迁把“国”放在首位,称赞“先国家之争,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观点。还要提到,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其副使张胜被牵连在谋反一案中,将此事报告苏武。苏武说:“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汉书·苏武传》)意思是自己受辱而死是小事,但却实在对不起祖国。正是这种“国格”观念,使他把自己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居匈奴十九年受尽折磨而不移其志,始终坚持民族气节。总之,儒学发展到西汉时期,“人格”观念逐渐演化成为明确的“国格”观念。“国格”观念比“夷夏之辨”进了一步。“夷夏之辨”是一种狭隘的观念,而“国格”观念则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中国儒学中的“国格”观念尽管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但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却使许多仁人志士在民族危亡之际不惜牺牲个人而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的独立,由它谱写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还要提到,东汉时期儒学从两个途径吸取了早期儒学的“人学”的优秀理论思维:一个途径是“和而不同”地融合百家之学的精神,以王充为代表。他的思想虽属道家,但与先秦的老庄之学显然不同,带有浓厚的儒学色彩。他一度学儒,曾受孔孟思想的影响,但并不迷信“圣贤”,《问孔》《刺孟》就是证明。他把我国古代的理论思维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条途径就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张衡为代表。他出身儒家,“通《五经》,贯六艺”,深受荀子“至人”学说的影响,引起他研究宇宙天体的浓厚兴趣。他的科学实践中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尤以浑天仪的制造最为著名,他关于禁绝图谶的奏疏文稿中许多地方阐述了孔子关于“人学”的理性主义观点,但也夹杂着不少荒诞不经的术数思想。以往有一个看法,笼统地说儒学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是值得商榷的。儒学的理性主义不但不限制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儒学着重于探讨道德伦理问题,则限制了一些儒者对自然现象的探讨。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排除了儒学不利于自然科学发展的一面,又与道家的某些观点相结合,是一种促进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观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问题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制度不稳定的时期,用当时“名士”的话说就是“平路将陂”。他们企图对汉代儒学进行改造。一些思想家便走向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结合的道路。儒、道结合产生了“玄学”,这可以说是汉代儒学的一种反动。它企图摈弃汉代儒学神学化所造成的精神压迫,然而他们却跳到另一个极端,即梦想摆脱社会制度对于人的影响和作用,脱离开现实而去追求人的逍遥和独化。

魏晋时期的玄学不能归属于儒学,但它本身却具有儒学的成分和因素。玄学家据以发挥议论的理论资料,称之为“三玄”,其中的《周易》便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玄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从一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儒学演变的特色。这表现于思想家们对“人”的认识深化了,他们从本体论方面论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玄学中的名教与自然之辨,就足以为证。在汉代,名教是一种维护封建秩序的精神产品,当它遭到打击之后,魏晋的一些玄学家夏侯玄、何晏、王弼便为名教寻找新的理论根据,提出名教原本出于自然,二者是一致的。另一些玄学家则持不同看法,如阮籍虽然没有否定名教,但却揭露了名教的伪善性。嵇康则在《养生论》中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那么,儒学所维护的名教礼法怎样才能继续存在下去?名教礼法怎样才能减轻它们的精神压迫而让人们有一些自由发展的主动性?这是儒学遇到的理论问题。阮籍在《乐论》中的议论就不是反对礼法,而是称赞礼法,说:“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嵇康在《诫子书》中也以“忠臣烈士之节”来勉励他的儿子。总之,儒学发展至魏晋时代所提出的理论问题,是有意义的。后来在唐代,在宋、明时代还不是在继续探讨名教礼法和人的自由问题吗?这标志着孔子的“人学”思想在封建制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遇到了矛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理性主义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从而加深了人对自然的认识,而关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明确宣称为“匡时济世”,这明显是儒学思想的影响。这些是当时儒学演变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首先要提到数学,如魏晋时期的刘徽就受过儒学思想的熏陶。他说:“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九章算术注·原序》)所谓“阴阳之割裂”,就是《易传》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的经文和传注中关于数量关系的论述,以及关于数量规律之若干天才的猜测,给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家以许多灵感,这些并不是象数学。在当代,《易经》在世界上受到重视,认为它含蕴着高深数理原则的萌芽,这是符合事实的。《易传》的思想加深了刘徽对“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的运动”的认识,所以,“遂悟其意”而作《九章算术注》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割圆术。南朝的祖冲之应用割圆术,求得了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也曾钻研儒学,并著有《易义辨》、《孝经注》和《论语注》。而北周甄鸾的《五经算术》,则专为《尚书》《诗经》《周易》《周官》《礼记》《论语》等作注,是一部数学内容与儒学形式相结合的著作。

儒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还表现在化学与医药等方面,如晋朝葛洪虽系神仙道教家,但他出身于儒,是出儒而入道的;或者说他是“从儒家正宗入手”的道教学者。他把讲仙道炼丹术的内容作为《内篇》,讲儒术的内容作为《外篇》,在其代表作《抱朴子》中提出一个新的“修齐治平”的理论体系,追求“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治身而身长修,治国而国太平”(《抱朴子内篇·释滞》)的理想,这个体系明显地因袭了儒学的理论模式。而纳入这个模式中的《抱朴子内篇》则是我国炼丹术的成熟著作,他对于中国医药学的贡献和作为近代化学先驱的意义,都是不应低估的。

儒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在其它科学领域里也能看到,在农业方面,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浸润了儒学思想的精神。他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这种按照自然规律以发展农业生产的观点,是始原于荀子的思想。在地理学方面,如北魏郦道元所作《水经注》,非常鲜明地反映出西汉儒学所倡导的“国格”观念。郦氏生活在南北朝对峙的时期,中国不幸处于暂时分裂割据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往往尊本地政权为正宗。郦道元不是这样,他虽然在北魏作官,但并没有把眼光局限于北魏所辖的一隅之地。在他的心目中,祖国不限于北魏,而是包括南北朝的完整中国。因此,他选择《水经》为客观依据,以注释的形式表达了对统一祖国的向往,并且为统一作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准备工作。他的《水经注》不以北魏统治区为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完成了我国古代水文地理学上的大综合。

(编辑 王娜)

猜你喜欢

名教荀子儒学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儒学交流在路上
郭象《庄子注》对真伪“名教”的辨析
和谐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个体与名教的统一——王弼名教思想探析
个体与名教的统一
——王弼名教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