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逸结合,让孩子远离“暑假综合征”
2017-09-03高花兰
文/高花兰
劳逸结合,让孩子远离“暑假综合征”
文/高花兰
家长都希望孩子报班后成绩能够突飞猛进,其实短短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里,能攻其一点有所收获就不错了,别对孩子暑期报班要求太高,避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中国式暑假”案例
案例一:高女士说,由于自己平日上班比较忙,孩子的父亲又常年出差在外,一到暑假,10岁的儿子由谁来看管就成了问题。放假近一个月了,孩子每天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一个频道接一个频道地换,两眼盯着电视屏幕,只顾看电视吃零食,一个星期下来就胖了5斤。医生说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是“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案例二:张女士家的孩子在读小学,她说,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一般,所以想在假期让他上补习班巩固旧知识,预习新功课。她还提到:“其实,很多家长都会在假期做出这样的安排,即利用假期让孩子补习功课。”
案例三: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李先生,由于自身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也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旅游,给8岁的女儿报了不少培训班,暑假每天要上3个,忙得团团转。女孩坦言,“放假比上学还累”。
要提醒的是,这样的“中国式暑假”只会让孩子身心俱疲。对于已出现焦虑症状的孩子,家长应引起足够重视,引导孩子积极休息,尽快帮孩子舒缓情绪,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保持充足睡眠。
如何预防“暑假综合征”
要预防“暑假综合征”,让孩子过个健康快乐的假期,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暑期规划。
第一,补习不能少,但要劳逸结合。不会休息的人是不会学习的。给孩子报班不能贪多。报班太多,不仅经济投入大,而且孩子会因疲于应付而产生厌学情绪,容易引起头脑发昏、发胀、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较好的做法是综合考虑孩子的精力、兴趣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选报一至两个班,让孩子在暑假里生活得张弛有度。而且,家长不应太多干涉孩子的选择,不应逼迫孩子去参加辅导班或其他孩子不愿意做的事,一定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暑假生活。同时,父母还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玩游戏的时间,每次看电视或上网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第二,暑期应注重孩子的情商培养。在可能的条件下,家长在给孩子报班时不能重文轻体,可以让孩子学习游泳、溜冰等运动项目。家长要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聊聊天,多带孩子去亲近自然,看看蓝天白云、彩霞落日;给孩子一些时间,不带学习任务地听音乐、看电影、参观科技展和博物馆;可以和孩子一起猜谜语、唱歌、制作手工作品、登山远足、家庭聚会;还可以参加一些社区组织的活动,比如义卖、拜访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或是在社区图书室看看书,等等。这对提高孩子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都大有益处。
第三,要清醒认识成绩,期望值不要太高。家长都希望孩子报班后成绩能够突飞猛进,其实短短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里,能攻其一点有所收获就不错了,别对孩子暑期报班要求太高,避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第四,让孩子“吃苦”要适度。让孩子尝点“苦头”,磨砺意志,这是很多家长都在尝试的做法。但要提醒家长,让孩子“吃吃苦头”是好的,不过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决定。比如孩子身体不是很好,过度的劳累可能会对孩子成长不利。要做到“量力而行”,更重要的是要与孩子沟通好,孩子自己愿意效果才会好。
第五,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为避免“暑假综合征”,学生应当注意作息时间,不宜熬夜或贪睡,学习和休息要张弛有度。家长们在为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而应该让孩子参与制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这样孩子执行时间表就有积极性。时间表制定好了,家长还要督促孩子遵守规定,经常进行检查。
第六,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暑假要注意改善家庭的膳食结构,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杂粮,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注重一日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均衡。
第七,多进行亲子交流。在多数人看来,在暑假,家长应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孩子。然而调查发现,许多父母很少有时间和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虽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假期中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可是调查中只有12%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多数孩子表示父母只会帮他们烧饭、洗衣服,即使偶尔聊天,内容大多还是有关学习的。暑假里暂离校园和伙伴,孩子相对比较孤单。因此,这是一个父母通过陪伴让亲子关系更为和谐的好机会。
总之,暑假的本意是“休假”,家长们应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让孩子做到起居有序、营养适当、张弛有度,从而让假期真正的成为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编辑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