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之变
2017-09-03张存鲜
文/张存鲜
窑之变
文/张存鲜
◎龙窑烧制品 名称:书法作品汽锅 作者:王世稷 年代:1937年
云南建水古城北郊有一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碗窑村。这里世代以陶瓷为业,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后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亘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
一条长六十三米的龙窑,静静地卧在碗窑村旁边的山坡上。泥土剥落,砖块移位,地上横七竖八的盆罐和散落的陶片,呈现出一派荒凉与悲壮。走到窑侧细看,拱型的砖门还残留着烟熏火燎的痕迹,黑黑的面容仿佛述说着昨天冒烟时的故事。
钻进窑膛,阴冷冰凉。几个大瓦盆没有忘记当匣钵陪烧的责任,顽强地坚守在那里。
龙窑很长,直卧在坡上。有过辛劳,有过辉煌,如今退役,残缺凄美,震撼人心。
看窑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想找一个人说说龙窑的事情。建水紫陶研究会会长谢恒的工作室恰好在龙窑旁边。彼时他手拿调色板正为一只直口花瓶填泥。这道工序不能停顿间隔,谢恒一刀一刀填着泥,跟我们聊着龙窑:
建水有八条龙窑,碗窑村修建时毁掉了一条,现在还剩七条。龙窑的历史很长,在三千年前商朝时期,浙江上虞就有龙窑的型制。今天看到的这道窑长63米,在25至30度的山坡上依山势而建。坡脚是龙头,窑口。坡顶是窑尾,烟囱安在龙尾巴上。在窑口升火,窑膛内是贯通的,自然气流就形成一股抽力,火势顺坡而上,一条火龙在窑膛中起伏升腾。每一米窑膛的上方,对称的有一对火窗,用于观火和投柴。当窑内温度升到300至400℃时,依然在窑口升火处投柴。待升至600至700℃时,若还是往升火处加柴,窑内温度就很难上去了,这时,该启用火窗了。两人面对面的,均匀地往火窗里投柴。这是一个最考技术的活计,完全靠师傅的经验和眼力。这个窑高两米,最宽处也是两米,下面小,上面大。这样大的空间靠人工投柴,很难说里面的温度是均匀的。练就火眼金睛的烧窑师傅具有极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当窑膛里已经是一条熊熊燃烧着的火龙了,两侧的师傅观察着用行话相互提醒着投柴的方向。如果边上的温度不够,就喊“加边火喽”,顶上的温度差,就喊“加尖火喽”,最下面的不够,就喊“加底火喽”,若都不够,基本就是两人一起喊“加满火”。当在第一眼窗投柴时,就在第二眼观察,温度够了,便封了第一眼,以此类推。叫喊着,呼应着,窑膛内火龙翻滚,窑外喊声阵阵,生气勃勃。
◎地上横七竖八的散落着盆罐和陶片
◎建水紫陶明如镜
◎一条长六十三米的龙窑,静静地卧在碗窑村旁的山坡上
◎谢恒作品
◎谢恒与陶为伴
这一条60多米的窑若是从下午五点开始点火,窑工就得守候着,在窑旁送走夕阳,迎来星星月亮,再到太阳都升高了的次日九点钟,这一窑才烧好了。烧得怎么样?出窑便知分晓。
烧窑是个技术活,装窑也是个技术活。60多米的长窑,每隔十米留一道门,但两对面不是对称的,门是用来装窑和出窑的。过去一般一个月烧两窑,但是烧一窑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紫陶件的,会有其他掺杂着烧。装窑时得把花盆摆在最前面。紫陶放在窑的中上部,最好的放在中间。紫陶器皿是放在匣钵里的,不裸烧。有的器皿是摞起来的,装窑码器皿时,比如装水缸要码三层,那是一定要码好的,保证不塌不倒。当窑内的温度升到1000℃时,所有的被烧器皿已经变成透明的了,若码得不好,任何一处坍塌一小部分,四周就会毁了一大片。所以即使自己装窑自己烧,紫陶的成品率也只达得到百分之六十。
烧窑的柴禾,多用带皮的松树。烧的过程中,松脂渗透烧件,最后器皿经打磨,会从里面透出亮色。有个形容紫陶的词叫“明如镜”,说的是可以照出人影的紫陶,用当地话说“很水”,像玉一般。
听得入神入迷,几位来访者坐在小凳子上,包围着谢恒会长,不插一句嘴。说话间填泥结束,谢恒用一张报纸贴在湿泥上。
谢恒是建水紫陶的研究者、制作人,也是建水紫陶文化的传播者。就侃龙窑这一桩,他从三千年前的龙窑谈起,熟知中国的龙窑。他制作,不仅仅是做出来就完事了,还要进一步地问为什么;他研究窑温,人有意识地控制窑变,可控性能达到多少?红色的火焰,蓝色的火苗,烟的浓度及一长串的专业术语,化学符号……我们似懂非懂地听着,思绪跟着故事走,仿佛看到他蹲在窑旁,手拿红色的黑色的碎陶片,千百次地问着:这个色是先红后黑的,从哪开始变,会黑到什么程度?
一条龙窑从远古传下来,它的每一次升火,每一次的窑烧,总有丢弃,也不乏经典之作。建水古城留下了被视为国之瑰宝的紫陶品,在窑中、浴火千变万化,最后的呈现,是匠心独运,是心血凝练。重要的是有的作品,一眼看上去就有生命。在龙窑中,熊熊烈火冶炼着,给予它阳刚,赋予它灵魂,作者的心血凝集,经龙窑还魂再现。
◎龙窑烧制品 名称:美女瓶 作者:向逢春 年代:民国
(图片由陶韵文化提供)
责任编辑 肖凌霄
◎龙窑烧制品 名称:博古樽 作者:伯卿 年代:19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