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纹之美 文化之魅

2017-09-03王良范

藏天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苗绣型式样式

文/王良范

图纹之美 文化之魅

文/王良范

◎飞鹅、铜鼓、枫树虫纹鼓藏服主纹:蝴蝶纹、鸟纹主要针法:平绣样式型式:都柳江型所属民族:苗族

有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彩本书籍,其中呈现的彩绣图案和纹样不仅令我脑洞大开,而且在细读这些绣片纹样时除了在感观上获得审美的满足之外,还使我坠入一种文化(纹花)的迷思之中难以自拔。这是一部由贵州省文化馆集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颇有文献价值的大书。《贵州省文化馆藏品集萃——刺绣》全书有279页,编者精选了馆藏的460余幅贵州各世居民族刺绣精品,翻拍成高清晰彩色照片录入。

书中呈现出第一幅刺绣藏品的图像,是一件命名为“飞蛾、铜鼓、枫树、虫纹鼓藏服”。这是一件完整的衣服,上面缀满绣片,这说明此衣不是一般的生活衣装,而是在苗族十三年举行一次的大型祭祖盛典上主持司祭的领袖人物(牯藏头)穿的礼服。这件服装收藏的时间是1959年,地点是月亮山区,算起来距今已有五十八年的时间。这张图片告诉我们五十多年前榕江县月亮山一带的苗族人祭祖时穿的服装是个什么样式。

◎背儿带主纹:蝴蝶纹主要针法:锁绣、数纱绣样式型式:清水江型所属民族:家人

◎背儿带主纹:蝴蝶纹、太阳纹主要针法:马尾绣、打籽绣样式型式:其他所属民族:水族

◎龙虎衣纹袖饰主纹:天鸟纹主要针法:剖丝绣、桃花绣样式型式:清水江型所属民族:苗族

在获得这本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书桌上一直放着它,每天我都会翻阅,反复品读其中的每一幅图像。我惊异于贵州少数民族创造的这些奇异的、复杂的图像和纹理,我想不同专业的人士在看到这些绣片的图案时,一定会兴奋不已。据说光是刺绣的针法,就有平绣、锁丝绣、编带绣、梗边绣、打籽绣、布贴绣、锡片绣、马尾绣、挑绣等。那些具象纹样,半抽象半具象纹样,以及纯抽象几何纹样,也许会是美术爱好者的灵感之源,而对于文化研究者们来说,这些刺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比如说刺绣中图像及纹理的渊源,以及其中隐藏的文化记忆、图像、母题、原型、刺绣与族群、刺绣的文化功能、穿戴者的身份与族群认同等等,都会激发起研究者们的解读冲动。

《贵州省文化馆藏品集萃——刺绣》中收录了四百多幅绣片图样,苗族、侗族、瑶族、水族等民族的刺绣都有,其中苗绣有300多幅,侗绣32幅,瑶绣有1幅,水绣6幅,家绣6幅,汉族6幅。很明显,苗族占了绝大多数。在贵州所有的世居民族中,苗绣具有绝对优势,其数量之多,品类之繁,工艺之精,历史之久,在贵州各族的刺绣中,独树一帜。该书所选的侗、瑶、水、家的刺绣数量不多,但却异常珍贵。书中仅有1幅瑶族绣片图,这是瑶家人的衣背装饰,绣法简朴,图案单纯大气,有明确的符号象征含义。

◎城池纹衣背刺绣图案主纹:瑶王印主要针法:平挑样式型式:其他所属民族:瑶族

多年前,我在研究贵州岩画时,曾对图像学、纹样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有过涉猎。在接触到苗绣时,就意识到苗绣绝对是一个深厚广大的符号大文本,其中包含着原生性、源发性的文化基因,文化原型和母题在其中也有鲜活的表达。一些苗学研究者认为,苗绣是苗族穿在身上的历史文献。我认同这种观点。

苗族古歌是语言类型的口传叙事文本,诉诸于听觉;苗绣则是物象类型的图纹手传叙事文本,诉诸于视觉。而这两大文本叙述着同样的主题。对于没有文字的苗族来说,这两个古老的叙事文本交互表达和建构起苗人的宇宙论、时空观、价值观。有意思的是,在苗族从古到今的社会生活中,语言类的古歌是男性(男人)主导的文化;而图象类的苗绣,则是女性(女人)主导的文化。两大文本一经一纬,一阴一阳,交互建构,同融共生。不管是古歌还是苗绣,我认为他们都是苗族精神史与心灵史。

(图片摘自《贵州省文化馆藏品集萃——刺绣》一书,作者系贵州大学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 陆青剑

猜你喜欢

苗绣型式样式
凯里学院美术作品选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苗绣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上海大学仲星明教授个人苗绣收藏于喜马拉雅美术馆展出
军持的型式分析与年代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