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9-0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癌性肺癌常规

张 红

(泰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泰州 225400)

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 红

(泰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 泰州 22540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癌性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结果相对于常规组,心理护理组患者的癌性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常规组,心理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癌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效仿。

心理护理;肺癌;癌性疼痛;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的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较差,导致肺癌的发病率不断的增加,大部分肺癌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在给予肺癌患者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肺癌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1]。本次研究就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个40例。常规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0~60岁,平均(49.3±4.4)岁;病程1~11个月,平均(5.6±0.2)个月。心理护理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1~62岁,平均(50.2±5.3)岁;病程3~13个月,平均(7.3±0.8)个月。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是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具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的患者;排除具有肝、肾、心、脑疾病的患者;排除具有严重智力或认知障碍的患者。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内容[2]: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的特征和所需要的注意事项,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②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及性格习惯,给予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心情保持愉快,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3-4]。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改善评分

采用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共包括74项内容,主要有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等8个评价维度,总分是100分,分数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3.2 癌性疼痛评分

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进行评估,评分标准,无痛:0分~10分;轻微疼痛3分以下:患者能够耐受;疼痛:4分~6分,影响患者的睡眠;强烈疼痛:7分~10患者疼痛难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改善评分(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改善评分(±s)

表1 生活质量改善评分(±s)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组别 n 整体 角色 认知 情绪 躯体心理护理组 40 59.3±7.8 68.6±6.2 60.4±6.4 59.8±6.9 63.6±6.8常规组 40 40.2±4.3 50.2±4.3 40.2±4.5 44.3±4.7 41.2±4.6

2.2 癌性疼痛评分(见表2)

表2 癌性疼痛评分(±s)

表2 癌性疼痛评分(±s)

注:干预后,与常规组相比,P<0.05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心理护理组 40 5.5±1.5 3.2±1.2常规组 40 5.9±1.4 4.9±1.3

3 讨 论

大部分肺癌患者的病情复杂,患者年龄、经济状况、社会经历及文化程度均具有较大的差异[5],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均会有不同的表现,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尤其是要对年龄大的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指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7]。

对癌症患者在开展心理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协调护理,保障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状态达到最佳,加快康复等[8]。心理护理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注重患者的生理与心理舒适感,针对疾病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充分提升了患者的幸福感,进一步的对疾病的治疗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9]。

这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肺癌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学习与借鉴。

[1] 袁 旭,陈红梅.心理护理在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中的作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221.

[2] 李丽榕.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218-219.

[3] 李玉梅,薛智颖.开展肺癌患者心理护理门诊服务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12):1699-1702.

[4] 顾丹凤,王慧虹,褚江辉.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1):2543-2545.

[5] 黄建敏.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J].中国实用医药,2013,(4):221-222.

[6] 崔凌燕.心理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11-212.

[7] 黄英英.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特别健康:下,2014,(8):302.

[8] 李燕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200-201.

[9] 金明霞.心理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0(29):121-122.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

B

ISSN.2095-8242.2017.026.5051.02

猜你喜欢

癌性肺癌常规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