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水安全时空格局的耦合研究

2017-09-03闻豪倪福全邓玉肖洪敏王珊

关键词:经济区四川省耦合

闻豪, 倪福全, 邓玉, 肖洪敏, 王珊

(四川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水安全时空格局的耦合研究

闻豪, 倪福全, 邓玉, 肖洪敏, 王珊

(四川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为探究区域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关系,基于水贫困指数WPI计算模型,从四川省21个市(州)2006—2013年收入水平In、支出水平Ex、受教育水平Ed、健康水平He、发展环境DE、家庭与就业FE等6方面和水资源禀赋R、供水设施A、水资源管理能力WC、水资源利用水平U、生态环境E等5方面,构建了适用于市(州)间进行对比分析的经济发展和水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衡赋值法WAMM为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对2006—2013年8 a间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指数EDI及水安全指数WSI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根据其排名评价结果对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耦合度C、耦合协调度D进行计算和时空特征分析。该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实际状况,显示出大多数市(州)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存在较高程度的耦合关系,总体上表现为沿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向成都平原经济区方向水安全状况逐渐变好,得出四川省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为共生关系,在扶贫政策中应增加水安全的策略,从强化水安全意识、提升高效用水能力、科学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利用保障率、严格水资源管理、调控产业结构及生产模式、系统管控水安全风险、提升水管理能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水权改革、增强水利扶贫力度、助推扶贫攻坚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水贫困评价;经济贫困评价;协调度;耦合协调度;时空耦合关系;四川省;地理信息系统

水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结构不合理、供水途径受限、管理统筹能力不足等导致的水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水致贫、因水返贫、因水致病等水贫困问题被称为继经济贫困之后的第二大贫困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究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ED)与水安全(Water Security,WS)之间的耦合关系,科学指导水安全和经济发展相关工作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1-7]。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基于省级尺度,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多年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耦合研究较少。

四川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人类活动内容等差异较大,防洪抗旱能力弱,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供水保障率低,水利工程投资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体制和机制有待完善,贫困人口多,加之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大批供水设施受损,水安全因素已成为制约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四川省经济发展与水安全时空格局的耦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水贫困指数(Water Poverty Index,WPI)计算模型,构建了适用于市(州)间进行对比分析的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ED)和水安全(Water Security,WS)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衡赋值法(Weighted Arithmetic Mean Method,WAMM)为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对2006—2013年8 a间各市(州)的经济发展指数(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EDI)及水安全指数(Water Security Index,WSI)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根据其排名评价结果对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耦合度C、耦合协调度D进行计算和时空特征分析。对促进区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分必要。

1 研究区概况和计算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东经97°21′~108°33′,北纬26°03′~34°19′,总面积48.6×104km2,下辖21个地市(州),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区地形水系及采样点分布

四川省处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西高东低,以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河流1 368条[8],水资源总量约3 489.7×108m3,正常年份用水缺口达20×108m3;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重点河段尚有部分城市及重点乡镇未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已建成的堤防护岸工程中未达标的占12%;渠江流域仍需修建防洪水库调蓄洪水;仍有2 198座小型病险水库急需除险加固;暂未纳入全国规划的95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急需治理;仍有约40万hm2灌区的渠系未配套建设,制约着区域经济效益的发挥;急需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的提质增效升级;盆地腹部区部分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存在挤占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现象,局部河段水污染严重;全省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占水资源总量的10.6%,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12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能力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0%,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农业用水量约160×108m3,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5.0%以上;各大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受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大量供水工程受损严重,泥石流、旱洪等灾害频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繁重;全省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水土流失面积12.1×104km2,占全省辖区面积的25.0%,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95.0%的县存在山洪灾害隐患,高山峡谷地区和地震灾区灾害隐患突出;水务体制改革不彻底,存在上下部门不对口、职能交叉等问题,“多龙管水”的现象依然存在;水利工程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及融资困难,影响了部分工程的建设进度;基层水务部门人员、资金、设备不足,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缺乏,保障工程良性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行业自身能力建设急需加强;水利工程行业定额标准偏低,亟待修订或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补助标准偏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平台建设、人员配备、监测基础设施等缺乏;农村水电存在多头监管和监管不到位、部分农村水电安全监管不落实的情况[9];全省147个河流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1.2%,Ⅳ、Ⅴ类水质断面占27.2%,劣Ⅴ类水质断面占11.6%,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10];2015年,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居西部省份第一、全国第六,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成都经济总量过万亿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2014年底,全省户籍人口9 132.6万人,常住人口8 204.0万人[11],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和川东南的平原、丘陵地区;贫困县88个、贫困村11 501个、农村贫困人口共计380.0万,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涉及绵阳市、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的34个县区)、乌蒙山区(涉及泸州市、乐山市、宜宾市的9个县)、大小凉山彝区(涉及乐山市、凉山州的13个县)、高原藏区(涉及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的32个县);这些贫困区面临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

1.2 计算方法

1.2.1 WSI及EDI值的计算

水安全及经济发展的合理量化分析,是探究四川省水安全与经济贫困耦合关系的前提。

1.2.1.1 WSI值的计算模型

参考水贫困指数[1]WPI计算模型, 用R、A、WC、U、E等5个1级指标以及25个2级指标构建了适合四川省的水安全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为了使得WSI值越高、对应的水安全问题越严重,在厘清2级指标正负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同趋势化处理,全部指标均处理为正向指标,即数值越大,对WSI值的正贡献越大,水安全问题也越严重;数值越小,对WSI值的正贡献越小,水安全问题越轻微。考虑到边界问题,文中采用改进的子系统中各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方法[12]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WAMM法对各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以克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值法(Entropy Value Method,EVM) 等因采用不同的主客观权重产生的误差及争议,利于对不同地区间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13]。依据公式(1)计算四川省21个市(州)2006—2013年的WSI值。为方便计算,保证WSI值及各个系统得分在0到100之间,所有指标标准化后的值均乘以100。

S= 0.20(R+A+WC+U+E)=0.20·

(0.20R1+0.20R2+0.20R3+0.20R4+

0.20R5)+0.20(0.17A1+0.17A2+

0.17A3)+0.20(0.20WC1+

0.20WC2+0.20WC3+0.20WC4+

0.20WC5)+0.20·(0.25U1+0.25U2+

0.25U3+0.25U4)+0.20(0.20E1+

0.20E2+0.20E3+0.20E4+0.20E5) 。

(1)

式中S为WSI的值。

1.2.1.2 EDI值的计算模型

参考人类贫困指数理论,综合考虑生存贫困(Survival Poverty,SP)和发展贫困(Development Poverty,DP),设置了In、Ex、Ed、He、DE、FE等6项1级指标及14项2级指标,具体见表2。

表2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采用与WSI同样的数据处理方法,依据公式(2)计算21个市(州)2006—2013年的EDI值,即

I= 0.167(In+Ex+Ed+He+DE+FE)=

0.167(0.500(In1+In2)+1.000Ex+

0.500(Ed1+Ed2)+ 0.333(He1+

He2+He3)+0.500(DE1+DE2)+

0.333(FE1+FE2+FE3))。

(2)

式中I为EDI的值。

1.2.2 经济发展与水安全耦合关系的计算模型

耦合关系反映了互相依赖的2个系统的协同程度。将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两个系统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且置于同一个标准中进行比较,以数值的形式表现出两者关联性的强弱。通过构建的WSI及EDI模型,能够清晰地表达出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两个子系统的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程度的大小。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一般为非线性关系,可由公式(3)—(7)计算得出,

(3)

T=αf(x)+βg(y),

(4)

(5)

(6)

D=(CT)1/2。

(7)

式中:C为耦合度,介于0到1之间,C越大,经济发展与水安全越协调,C越小,经济发展与水安全越失调;T为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数;D为耦合协调度,综合了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耦合状况C以及两者所处的发展层次,反映了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f(x)和g(y)分别为EDI及WSI的排名指数;r(x)和r(y)分别为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排名;A为样本总数,取为21;k为调节系数,目的是实现在耦合度计算结果中出现较高的区分度和层次性,取k=2;α、β分别为待定系数,本文认为解决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故α=β=0.5。

由于本文分别测定了EDI及WSI的得分,为了使两个系统更加具有可比性以保证耦合程度更具有实际意义,令f(x)、g(y)分别表示所在市(州)的EDI及WSI的排名指数,范围为0~1,得分越高排名越靠前,说明水安全及经济贫困问题程度越严重。耦合度等级、耦合协调度等级的判别依据见表3。

表3 耦合等级划分标准

1.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07—2014年《四川统计年鉴》《四川经济发展统计库》、2006—2013年《四川水资源公报》、《四川省“十一五”规划与发展》、《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一五工作报告》、《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等。缺失的部分数据,采用多项式插值法计算获取。

2 结果与讨论

2.1 经济发展与水安全耦合度的时空特征

经济发展与水安全耦合度的时空特征如图2所示。

图2 耦合度等级时空分布

由图2可知:

1)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4个时期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呈极度耦合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9、11、13、13;呈高度耦合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9、6、5、4;呈中度耦合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2、4、3、1;呈低度耦合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1、0、0、3。说明各市(州)C值差异较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差距在加大。

2)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这4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均呈极度耦合关系的市(州)有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凉山州等7个市(州),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33%;均呈高度耦合关系的市(州)有内江市、雅安市等2个市,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10%。其余市(州)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耦合关系等级在这4个时期均有变化。说明43%的市(州)C值较稳定,57%的市(州)C值不稳定。

3)成都市、攀枝花市、广安市、巴中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雅安市这8个市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呈现正相关关系,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38%,表明这些地区应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水安全问题,否则,经济贫困的程度可能随着水安全问题的加重进一步恶化[14]。泸州市、宜宾市、凉山州、乐山市、眉山市、甘孜州6个市(州)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呈现负相关关系,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29%,表明在经济发展中这些地区的水安全问题均在得到改善;持续增加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等,能够适度弥补供水、用水、排水、治水能力,促进经济贫困问题的解决;抗灾能力的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加以及教育、文化、医疗等公益事业的改进,能够促进水安全问题的解决;水安全程度随着经济贫困问题的改善而减轻,两者呈共生关系。自贡市、绵阳市、南充市、达州市4个市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呈先负后正的关系,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19%,说明这些地区水安全程度先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改善,后随经济发展的放缓而逐渐加重,经济的跨越发展与水行业的发展相脱节,水安全问题有待改善;德阳市、资阳市、阿坝州3个市(州)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呈先正后负的关系,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14%,说明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灾后水利设施重建、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等措施,逐渐开始进入水安全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脱钩”阶段。

4)呈极度耦合关系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呈高度及以下耦合关系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主要原因是:成都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快速的经济发展、对水利工程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投资力度,使得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问题能够同步得到缓解,科、教、文、卫事业与治理水安全问题得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的水资源虽较丰富,但地势多为盆周山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水安全问题解决的重视程度。

5)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这4个时期因水安全滞后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市(州)个数分别为10、9、11、11个,因经济发展滞后而制约当地发展的市(州)个数分别为10、11、8、9个,水安全与经济发展能够协同共生、协调发展的市(州)个数有1、1、2、1个。表明四川省各市(州)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率低的问题;经济发展滞后的城市个数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主要集中于2007—2008年,这归因于四川省在2008年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持续的地质灾害对四川省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阻碍了四川省经济的正常发展,破坏了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协调共生关系,使得水安全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2012—2013年存在经济发展滞后城市个数的波动,原因是2013年“4· 20”芦山强烈地震,使水安全再一次成为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投资力度的加大,水安全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均逐渐得到缓解。

2.2 经济发展与水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

经济发展与水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如图3所示。

图3 耦合协调等级时空分布

由图3可知:

1)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这4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均呈极度耦合协调关系的市(州)为成都市和凉山州,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10%;均呈高度耦合协调关系的市为德阳市、乐山市、眉山市、宜宾市、雅安市等5个市,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24%;均呈中度耦合协调关系的市为内江市,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5%。其余市(州)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等级在这4个时期均有变化。说明有39%的市(州)的耦合协调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能力较稳定,有61%的市(州)的耦合协调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的能力容易受到旱洪、突发性水灾害、地震、地质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等的影响,致使人、水、社会经济三者的发展不均衡。

2)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这4个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呈极度耦合协调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3、3、4、5;呈高度耦合协调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11、10、11、8;呈中度耦合协调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6、7、4、5;呈低度耦合协调关系的市(州)个数分别为1、1、2、3。说明各市(州)的协调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关系的能力差异较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在加大。

3)D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也较及时,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两者发展协调。

4)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这4个时期D值较低的地区主要涉及自贡市、遂宁市、广安市、达州市、阿坝州、甘孜州6个市(州),约占研究区市(州)总数的29%,主要分布于川东北经济区(广安市和达州市)、川西北生态经济区(阿坝州和甘孜州)、川南经济区(自贡市)和成都平原经济区(遂宁市)。主要原因为:有的市(州)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较严重,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能力不足导致水安全问题多发、频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没能有效地协同发展;有的市(州)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迅速,容易导致用水结构失衡,加之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污染严重,缺乏对水利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的投入,导致农业用水效率低、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有的市(州)地处盆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落后,较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开发与利用,加之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薄弱、农业灌溉方法不科学、工业节水设施不同步。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1)2006—2013年间,四川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与水安全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异质性较强,类型复杂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说明经济发展与水安全选择的研究指标、样本数据的确定及估计方法以及水环境压力等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同市(州)均应因地制宜地调整经济发展模式,遵循不同的政策路径,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人、水、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水安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的发展均造成了较大阻碍,随着灾后重建的推进、投资力度的加大,经济发展与水安全等问题均在逐渐得到解决。

2)区域经济发展与水安全问题密切关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安全问题可能得到缓解,也可能持续恶化。其原因是有些地区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水安全问题的解决,水环境潜在压力逐渐加大,水安全问题的持续恶化又反过来遏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发展与水安全问题的解决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到人、水和谐发展,才能让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协同共生、协调发展,既有金山、银山也有绿水和青山。经济发展与水安全间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较为协调、均衡;经济发展与水安全间耦合协调度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川东北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水安全问题多发、频发,水安全与经济社会没能有效的协同发展。主要原因是:某些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迅速,用水结构失衡,加之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污染严重、缺乏对水利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的投入;盆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落后,较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开发与利用,加之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薄弱、农业灌溉方法不科学、工业节水设施不同步。

3)川南经济区8 a间平均WSI值为56.698,高出全省多年平均WSI值的4.9%,水安全问题较为严重,水资源禀赋、供水途径、水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较为薄弱;平均EDI值为68.85,高出全省平均EDI值的6.2%,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处于全省较低水平,阻碍了水安全问题的解决,水安全问题又进一步遏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该区是四川省人口密度较大、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处于成渝经济区的南翼,是中国城市化格局中第二横和第三纵的交叉地带,鉴于该区域已有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正在着力解决交通不便、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以及民生保障等问题,以使其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4)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达州、广安、广元、巴中5市,幅员6.4×10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近1/8,人口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近2倍,属于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区域,8 a平均WSI值为57.35,高于8 a间全省平均WSI值的6.1%,水安全问题较突出;8 a间平均EDI值为65.19,高于全省平均值的0.5%,经济发展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供水设施、水资源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特别是达州市和南充市,资源性缺水问题极为突出;交通不便等制约了经济发展的进程,使得经济贫困与水安全问题挂钩。历史上,川东北5市经济发展水平都较为落后,同时经济上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带动核心和中心,区域内各市之间的协同和合作较少,在之后的发展中应该加强联系、相互合作。

5)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2个市(州),8 a平均WSI值为51.34,低于8 a间全省平均WSI值的4.99%,水安全问题较轻微。该区自然环境优越,水资源承受压力较小,但仍存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不足等问题;8 a间平均EDI值为63.17,低于8 a间全省平均EDI值的2.6%,经济发展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能、钒钛、稀土等资源,按照“资源整合、高速增长”的思路,充分发挥独特的水能、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工业基础和交通主骨架,是四川省开发潜力较大的经济区域。

6)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该区集中了全省40%的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是西部地区城镇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是全省最发达的地区。8 a平均WSI值为53.79,低于全省8 a平均值的0.46%;平均EDI值为61.39,低于全省平均值的5.34%,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区域经济发展与水安全呈现协调共生的发展态势,但局部地区如雅安市、眉山市、德阳市、乐山市等在某些时段仍然存在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应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教育投入,增强科技实力,提高就业率及社会保障率。

7)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包括甘孜州和阿坝州2个自治州,8 a平均WSI值为51.01,低于全省平均值的5.6%。原因在于甘孜州和阿坝州天然的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水安全优势,加上当地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特色开发能源,投入开发生态旅游业,但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并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8 a平均EDI值为71.48,高于8 a全省平均值的10.22%,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城乡居民的就业率、人均收入、工资收入比重、教育水平都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亟待加强,大力开发生态产业的同时应兼顾经济的发展,做到协调发展。

3.2 政策建议

水资源是协调四川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水平、利用效率、保护力度与管理能力,与促进四川省产业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的提升应和谐共生。与促进经济发展一样,水安全是四川省各市(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多点和多极支撑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发展战略,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2个跨越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借鉴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做法,从技术、政策层面提出解决四川省尤其是其经济贫困地区水安全问题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化水安全意识,提升高效用水能力。高度重视水资源在全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强化水安全意识;认真执行四川省用水定额地方标准,以60个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广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工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等,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并利用各类媒体客观介绍水危机、节水常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健全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促进非常规水源利用;高度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缓解水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

2)科学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保障率。加快实施以都江堰、玉溪河、长征渠、向家坝、引大(渡河)济岷(江)等5个大型西水东调工程和武都、升钟、罐子坝水库等“五横六纵”调水补水网络为骨架,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结合的水资源科学优化配置工程;强化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既重生存、生产、生活用水又重生态用水,既重工又重农,既重城镇又重农村,增强河湖水系连通能力。

3)严格水资源管理,调控产业结构及生产模式,系统管控水安全风险。按“三条红线”控制目标,严格实行“四项制度”,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监测网络体系,通过生态型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整治,逐步建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注重生态自然修复,加大生态调度力度,提高水环境质量,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确保用水安全;提高水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抵御可能产生的损毁风险;加大对山洪灾害、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加强对岷江中游及其支流府河、南河、沱江及其支流青白江、釜溪河、清流河、阳化河等河流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平原区要因势导水、蓄水节水、净水回水、消水补水、借水还水的水系生态恢复与改造,完成“生态-业态-文态”三态合一的湿地体系构建,以“水”为核心建构城乡空间生态本底,反控城乡建设用地布局;重视城乡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城镇人口集中区防洪排涝、饮水安全、水生态环境的改善。

4)提升水管理能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推进水权改革。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水利法制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水环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健全流域水环境的保护协作机制和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开展水权交易法规体系、水权交易管理体系、水权交易技术论证体系、水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调动工农业生产的治污积极性,促进主动减排,实现小型水利工程 “三有五落实”(有产权证书、运行制度、工程档案,落实产权所有者、管理者、管护制度、管护经费、监管责任);瞄准农田水利的“最后一公里”,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全面推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民办公助新机制,坚持群众自愿、先改后建、先建后补,逐步落实权属、自主申报、竞争定项、自主实施、监督监管、验收兑现和确权颁证;将基层水利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防汛抗旱组织作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重点环节,推动农村水利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用好价格杠杆,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提高用水效率;深化水价改革,推行供水差别定价制度。

5)增强水利扶贫力度,助推扶贫攻坚。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大力实施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人才支撑“五项水利扶贫”行动,按照“水利主导、整体推进、产水配套、以水兴产”的思路,建立库湖-站-塘池-渠管串联互通的到田、到土生产用水体系;将贫困县的农田水利补助标准提高至85%,新增藏区饮水安全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额补助;把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细化到村、户、人,“十三五”期间,全面解决289.21万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

6)其它措施。绘制基于县级尺度的全省水安全图,并要求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必须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以避免对水资源构成危害;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把水安全责任落实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领导干部水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水资源资产管理责任情况,依法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1]SULLIVAN C A,MEIGH J R,GIACOMELLO A M,et al.The water poverty index: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t the community scale[J].Natural Resources Forum,2003, 27(3):189-199.

[2]SULLIVAN C.Calculating a water poverty index[J].World Development,2002,30(7):1195-1210.

[3]SULLIVAN C,MEIGH R.Considering the water poverty index in the context of poverty alleviation[J].Water Policy,2003,5(5):513-528.

[4]SULLIVAN C,MEIGH J,LAWRENCE P.Application of the water poverty index at different scales:a cautionary tale[J].Water International,2006,31(3):412-426.

[5]王雪妮,孙才志,邹玮.中国水贫困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2):180-192.

[6]孙才志,陈琳,赵良仕,等.中国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10):1991-2002.

[7]范武迪,闫述乾.甘肃农村水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协调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5):578-582,598.

[8]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9]四川省水利厅. 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R].成都:四川省水利厅,2015.

[10]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2016年7月地表水水质状况[R].成都: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2016.

[11]四川省统计局.2015年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成都:四川省统计局,2016.

[12]HEIDECKE C.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egional Water Poverty Index For Benin[R].Columbia,USA: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 2006:35-35.

[13]EI-GAFY E D.The water poverty index as an assistant tool for drawing strategies of the Egyptian water sector[J].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2015,DOI:10.1016/j.asej.2015.09.008.

[14]鲁晓东,许罗丹,熊莹.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EKC假说在中国八大流域的表现[J].经济管理,2016,38(1):20-29.

(责任编辑:杜明侠)

Investigation on the Spatial-temporal Coupling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Security in Sichuan Province

WEN Hao, NI Fuquan, DENG Yu, XIAO Hongmin, WANG Sh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security, based on the Water Poverty Index (WPI) calculation model, from the six sides of level of annual incomeIn, level of expenditureEx, level of educationEd, level of health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DE, family and employmentFE, and the five sides of water resources amountR, water supply facilities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apacityWC, level of water useU, ecological environmentEof 21cities or states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3,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security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do comparative analysis among cities or states. Using Weighted Arithmetic Mean Method (WAMM) to give weight to each index,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es (EDI) and Water Security Indexes (WSI) of each city or state from 2006 to 2013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coupling degree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security were comput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spatial-temporal scal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can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security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coupling relation for most cities or states lies at a higher level,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s that the situation gradually grows better from the Northeast Economic Zone in Sichuan, Southern Economic Zone in Sichuan, West Economic Zone in Panzhihua, Northwest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in Sichuan to the economic zone of Chengdu Plain, which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security of Sichuan Province is symbiotic, the strategies of water security should add in the polic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me policy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sides of strengthening water security awareness,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scientifically allocating water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guarantee rate of water use, strictly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pattern, systematically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the risk of water security, improving management ability for water, increas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government, act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water rights, making more efforts to enhanc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ush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rucial assistance, and so on.

evaluation of water poverty; evaluation of economic poverty; coordination degre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spatial-temporal coupling relation; Sichuan Provinc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2016-12-13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2DFG91520-3);四川省教育厅“农村水安全”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闻豪(1995—),男,河南开封人,从事农业水土环境方面的研究。E-mail:294644030@qq.com。

倪福全(1965—),男,四川崇州人,教授,硕导,从事水安全和农业水土环境方面的研究。E-mail:nfq1965@163.com。

10.3969/j.issn.1002-5634.2017.04.005

TV213.4

A

1002-5634(2017)04-0033-10

猜你喜欢

经济区四川省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