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原》中译者:荒原里的一朵花

2017-09-03◎段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艾略特草叶荒原

◎段 雨

《荒原》中译者:荒原里的一朵花

◎段 雨

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以晦涩难懂、征引渊博著称,而这样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的中译本的翻译者竟是妙龄闺秀赵萝蕤。

赵萝蕤出身于大学教授家庭,从小接受的是美国式的教育,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英语和钢琴。为了让她吸收古典文学素养,其父亲自教授她《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

1928年,只有16岁的赵萝蕤凭着出色的语言能力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就常为闻一多创办的《学文》杂志翻译外国文艺理论。赵萝蕤的钢琴弹得好,文章作得好,人又娴静优雅,“校花”名声很快传遍燕大,追求者甚多,而“拘谨怕羞、严肃安分得像座山一样”的她唯一钟情的是仪表不凡、才华出众、正在研究古文字学的诗人陈梦家。

燕大毕业后,赵萝蕤以英语满分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并应戴望舒之邀,开始翻译《荒原》。1937年译本出版后,书中传神的表达广受好评,被某文学大家评论为我国翻译界“荒原”上的花朵。

抗战爆发后,已是陈梦家夫人的赵萝蕤随丈夫赴西南联大。其间生活艰难烦琐,还常常要躲避炮火,昔日的大小姐赵萝蕤学会了洗衣擦地、淘米烧菜,家务之余,她依旧手不释卷,几乎将联大图书馆的书都看了一遍。

1944年,陈梦家受邀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古文字学,赵萝蕤也暂别战乱的祖国,在芝加哥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其间,她幸运地被艾略特邀请参加晚宴,在她带去的诗集上,艾略特欣然留言:“为赵萝蕤签署,感谢她翻译了《荒原》。”

三年后,陈梦家先行回国,赵萝蕤继续求学,出色完成了博士论文。此时国内战事紧张,因深恐不能实现回国的愿望,赵萝蕤毅然放弃了来年六月就可获得的博士学位,辗转回到北平,后成为燕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然而,在接下来的政治风波中,她不得不在大会小会上没完没了地检讨“错误”;陈梦家也被下放劳改,后因不堪忍受折磨自缢身亡。受此刺激,赵萝蕤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其情甚为凄惨,令人潸然泪下”。

政治斗争结束后,赵萝蕤劫后余生,即使有药物维持,嘴唇仍不时抽搐,健康稍有好转,她又在北京大学任博士生导师。课余,她开始投入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巨著《草叶集》的翻译工作,在卧室里的一张小书桌上整整伏案12年。

《草叶集》全译本的完成震惊了学术界,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了对赵萝蕤的长篇报道:“一位中国学者竟能如此执着地翻译我们这位伟大民族诗人的作品,真使我们惊讶不已。”1991年,芝加哥大学邀请赵萝蕤回母校参加建校100周年活动,并授予她“专业成就奖”。

人生最痛苦的那段经历,她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而《荒原》和《草叶集》至今仍是现代汉语文学翻译的经典文本。她常说:“人活在世界上悲痛固多于喜欢,但一切悲观都有止境,只有在有限承迎无限的时候,却永无止境。”禅意话语中透出的大彻大悟,最终让温室里的花朵赵萝蕤在荒原里微笑盛开,成为奇迹。

编 辑/夏 涵

猜你喜欢

艾略特草叶荒原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章鱼心
草叶戒指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一片阳光躺在草叶上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草叶
草叶旗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难忘雪漫荒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