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价步入下行周期,阶段性反弹仍有可能

2017-09-03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刘国信

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7年7期
关键词:猪价存栏猪肉

■文/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刘国信

猪价步入下行周期,阶段性反弹仍有可能

■文/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刘国信

2017年上半年,全国猪价整体以跌为主,期间部分时段虽出现过小幅反弹,但大多是昙花一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轮猪周期已经步入下行通道,进入下半年后,虽然仍有局部上扬或季节性反弹的可能,但因缺乏持续上涨动力,都不会维持太久,整体行情恐难有大的起色。对于养殖场户而言,2017年还要面临玉米价格上行、环保成本增加等压力,预期利润会明显下滑,因此,不要对后市抱过高期望,顺势出栏才是明智之举。

1 猪价持续深跌,盈利水平下滑

猪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猪价的波动自然引起广泛关注。据悉,经过近两年的持续上涨后,2017年以来全国猪价不断下跌,目前同比降幅达三成左右,养猪业已逼近盈亏平衡点。特别是4、5月份整体处于深跌状态,最低价格曾经下滑至11元/kg左右,平均价格不达14元/kg;进入6月以来,虽然猪价触底反弹,呈现缓慢回升态势,但属于季节性断档效应所致,整体下行趋势依然难以扭转。

据了解,2013年、2014年养猪业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5年6月才开始盈利,之后不断创下新高,至2016年6月上旬达21.05元/kg,猪粮比价接近11∶1,成为本轮猪周期的最高峰值,其时每出栏1头商品猪盈利1,000元左右,此后猪价虽有震荡调整,但一直处于较高位区间,使2016年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猪年”。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生猪出场平均价格为18.66元/kg,比2015年上涨21%。由于猪价长期在高位运行,而同期玉米价格不断走低,2016年猪粮比价绝大部分时间保持在9∶1以上,生猪养殖效益处于近1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而在经历史上最强猪周期之后,2017年春节过后生猪行情开始掉头,目前已连续4个月大幅下跌。特别是4月份以来,下滑速度明显加快,“五一”和端午节期间,不仅没有反弹,相反跌幅再次加大。搜猪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为13.66元/kg,较2016年同期20.90元/kg,下跌7.24元/kg,下跌幅度34.6%,相较于年初,下跌幅度超过两成。截至6月底,内三元生猪价格为13.60元/kg,较4月初15.63元/kg下跌2.01元/kg;外三元生猪价格14元/kg,较4月初15.91元/kg下跌1.91元/kg。5月底至6月初,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小型养殖户生猪出栏价跌破12元/kg,部分地区超标大猪出栏价甚至跌到11元/kg,这不但跌破了养殖成本,还创下了2015年6月以来的新低。

总体来看,2017年第2季度猪价比第1季度回落更明显。据农业部监测,4月份猪肉价格为26.59元/kg,比3月下跌3.0%,比2016年同期下跌11.9%;活猪出栏价格16.00元/ kg,比3月下跌4.3%,比2016年同期下跌19.4%;仔猪价格42.97元/ kg,比3月下跌1.5%,比2016年同期下跌9.2%。5月份猪肉平均价格25.23元/kg,比4月又下跌5.1%,比2016年同期下跌18.5%;活猪出栏价格14.63元/kg,比4月下跌8.6%,比2016年同期下跌28.5%;仔猪平均价格39.67元/kg,比4月下跌7.7%,比2016年同期下跌22.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终端市场猪肉零售价格同比下降12.8%,环比4月下降2.9%。上游的批发市场价格降幅更大。以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为例,5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加权平均价是17.10元/kg,比4月份下降6.25%,比2016年同期下降33.41%。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6月3~9日一周,全国猪粮比价为7.54∶1,全国猪料比价为5.81∶1;而2016年同期猪粮比价为10.95∶1,猪料比价为8.51∶1,按彼时价格及成本计算,生猪养殖头均盈利801.52元,而目前猪粮比价大幅下降至7.54∶1,意味着生猪收购价格是玉米收购价格的7.54倍。由于饲料占到养殖成本的6~7成,按照正常盈利平衡点的猪粮比价(一般在5~6)水平看,虽然养猪仍有盈利,但较去年已大幅下滑。农业部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猪粮比价为9.59∶1,到4月份下降至8.65∶1,其时自繁自养户出栏猪每头盈利还在200元左右,而到6月份又下滑至121.96元,比5月份下降26.81%,比2016年同期下跌75%左右。

中国生猪预警网冯永辉表示,2017年从年初至今,猪价不断下跌,市场需求低迷,已经大幅压缩了养猪业利润空间,现阶段如果不是自繁自养,而是购进仔猪养殖则有亏损风险。目前1头仔猪(15kg)价格是550元左右,平均36元/kg左右,如果长大出栏按照目前12元/kg左右的价格测算,亏损是难免的;目前购进母猪风险更大。原因是目前购进母猪到仔猪长大出栏最快也要1年周期,大量购进母猪会导致仔猪大幅增加,进而造成生猪供给进一步加大,猪价再跌后亏损风险更大。

2 近期震荡反弹,切勿追涨杀跌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7月份以来,虽然猪价有所上涨,但仍艰难地在14元/kg附近徘徊,预计3季度猪价还会不断反弹震荡,但均价突破15元/ kg的道路异常艰难;4季度是传统的消费高峰时期,届时价格阶段性上涨依然是运行规律。但在消费整体疲软、供应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供需双方博弈激烈,2017年后市整体猪价恐难有大的起色。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7年第26周(即6月26日~7月2日),猪肉价格在持续9周下跌后略微上涨,周均价19.89元/kg,环比涨0.9%,但同比仍下降24.3%。据生猪价格网统计,2017年7月6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13.96元/kg,较5月6日上涨0.5元,但比2016年同期的18.68元/kg,下跌4.72元/kg,跌幅达到25.2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猪价反弹逼近7元关口,首先是近期进入高温多雨的伏季,受暴雨洪涝灾害、运输受阻等影响,出栏下降,形成阶段性价格上涨。不过,随着大中院校放假,消费需求进一步下降,屠企也难有大幅提价动作;其次,2016年冬季气温偏低,仔猪腹泻病多发,成活率较低,导致2017年1、2月份市场仔猪供应紧缺,对应着7月适重猪源上市量将减少,形成所谓的生猪断档期,导致猪价抬头。同时,目前南方暴雨天气依然频繁,影响交通运输,局部地区猪源供应紧张,也将助推部分地区猪价上涨。综合分析,7月份猪价走势或将延续当前小幅上扬态势,表现要比6月份更好一些,“破7”基本可期,但由于目前处于消费淡季,持续上行的基础动力不稳,只能是“缓慢爬坡”的过程。

而在南方洪灾过后,受灾养殖场需要集中处理生猪,还会出现一波集中出栏期,届时屠企或借机压价,加之生猪调运恢复,也令市场猪源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难以大涨;不过,按照往年规律,养殖场户由于看好中秋、国庆行情,在8月底至9月份可能会出现压栏惜售,因此,在供需双方博弈下,未来2、3个月内猪价涨跌两难,8月中下旬到9初或将适度回升,但全国均价突破15元/kg依然艰难。

综合分析近期行情走势,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已进入第3季度,7、8、9月份是高温多雨、自然灾害和疾病高发期,对于市场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在供需双方激烈博弈下,猪价有望迎来反弹,并不断震荡调整,“破7”基本可期。但恰因2017年是闰伏年,至少在8月下旬之前,依然是高温笼罩的三伏天,消费需求乏力,利好因素不足,生猪均价再往上走依然缺乏动力。预计,随着极端天气、灾情和汛期结束,中秋、国庆来临,将迎来生产恢复期,市场消费也比较活跃,届时猪价有望反弹回涨。尽管如此,养殖场户也不要对后市抱过高期望,应根据自身情况有序安排出栏节奏,不要盲目追涨杀跌。同时,注意防控暴雨过后高温高湿天气带来的疫病暴发风险,尽量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

3 下行趋势确立,后市不容乐观

至于较远期猪价走势,更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因为畸高的价格或难以再现。首先,从猪周期运行规律看,此轮猪价上涨周期始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达到顶峰,后又在高位区维持5个多月,上涨持续时间和涨幅均比上一轮猪周期延长,除去期间特殊情况,按照猪周期运行一般规律,目前猪价已逐步进入周期性波动的下行阶段。

从供给角度来看,虽然目前生猪存栏增幅有限,但因体重大产肉率高,市场供应正从偏紧格局向均衡水平恢复。据农业部监测,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35,305万头,环比上升1.0%,逆转前期连续4个月下降的局面;能繁母猪存栏3,633万头,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1.6%,但环比上月止跌回稳。据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反馈,4月份生猪存栏量比3月增加0.4%,而能繁母猪存栏量较3月继续持平。另外,目前生猪屠宰量、猪肉产量环比、同比均有所增加。如3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生猪屠宰量1,719.18万头,环比增加34.9%,同比增加13.7%。2017年第1季度我国猪肉产量为1,468万t,同比增长0.2%;生猪出栏19,149万头,同比增长0.2%。

同时,散户退出加快,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生猪出栏计划性增强,季节性断档期带来的冲击效应已不明显。相关调查显示,2017年前半年生猪出栏体重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且收购顺畅,价格远低于标猪,市场有效供应较有保障,从而掣制猪价进一步走高。

其次,从消费终端来看,近年来猪肉消费量呈递减趋势,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节假日对于猪价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当前正值夏季,又是传统的消费淡季,本身就是最大利空;同时,暑期各大院校放假,集中消费减少,消费量将再次下滑;加上2017年禽肉、鸡蛋和蔬菜等相关替代品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也压制猪价难有起色。

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习惯逐渐改变,猪肉在一些家庭日常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正在下降,很多消费者食谱上的猪肉正被鸡肉、牛肉、鱼肉等替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在达到41.68kg的历史高点后,掉头向下,已连续两年回落,2016年,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已降至38.44kg,近年来社会猪肉需求总量下降明显。

第三,饲料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也拉低了猪价上行高度。据农业部监测数据,6月份第3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1.9元/kg,同比下降7.3%;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2元/kg,同比下降7%;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2.96元/kg,同比下降3.9%。许多养殖户反映,就是因为饲料价格低,所以这半年来虽然猪价跌的很厉害,但还能维持盈利,如果再继续下跌,就会陷入行业性亏损。因此,可以说,是低位运行的饲料价格,维持了目前市场供需关系与市场心理预期没有出现较大波动。

当然,也存在利于价格上行的有利因素。首先,养殖户补栏理性,猪群结构相对稳定。猪价经过近两年的上涨,养殖利润较为可观,但长期恶性循环的猪价“过山车”走势,导致不少中小型养殖户担心“猪周期”下行后猪价再次大跌,因而补栏相对理性,使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增幅比预期有较大差距;同时,仔猪价格偏高,为了节省成本,扩大利润,自繁自养成为多数养殖场的主要方式。

其二,进口猪肉减少,对预期行情难以形成打压。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口猪肉162万t,较2015年增加108.4%。2017年以来国内猪价、白条肉价格持续下跌,国内外价差进一步缩小,进口猪肉量已逐渐减少。数据显示,2017年5月,进口猪肉数量为11.96万t,同比降26.82%。

2017年5月份之前25个月全国猪粮比价曲线

2017年5月份之前25个月全国仔猪、活猪和猪肉价格曲线

2017年5月份之前25个月全国玉米价格曲线

第三,环保压力持续增加,关闭拆迁成为常态,市场供给量短期难以明显放大。近两年,政府加大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其中畜禽养殖粪污是最主要的污染源,按照环保要求标准,养殖场要想长期经营,必须建设相应规模的粪污处理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这样势必增加前期建设投入和运行成本。据了解,目前一些地方新建规模猪场环保投入比重已占到总投入的40%以上,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限制了产能的新增规模。另一方面,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定设立使现有的一些养猪场被迫关停清拆。据了解,2016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使生猪存栏减少8%左右;2017年是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拆迁的最后期限,目前从南到北的环保风暴席卷整个行业,受此影响,生猪产能的恢复速度大大减缓。

但环保政策是把双刃剑,实施禁养政策,短期内的猪场大量拆迁,势必造成生猪短期内集中出栏,其中有一部分被转卖其他猪场继续养殖,一部分直接收购进入屠宰场,这就使得大量的猪肉进入市场,短时间内难以被消化,也不利于猪价上行。

不容置疑,目前生猪价格已进入此轮猪周期下行周期的开始,2016年不少大企业布局生猪养殖产业,一些大型猪场将在2018年左右形成产能,随着生猪产能的持续恢复,将会对猪价形成更大冲击,降价大势难以抵挡。因此,对于生猪养殖业而言,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基调是维稳,并要加快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寻求更大的突破。

专家认为,如何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乎市场规律的措施熨平猪周期,避免价格下跌过于剧烈,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毁灭性损伤,是企业及职能部门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应对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带来的冲击,满足居民餐桌上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则是生猪养殖行业必须面对的长远问题。今后我国猪肉消费需求将逐步进入“量减质升”阶段,一方面社会猪肉需求总量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优质猪肉却供不应求,但当前的高端猪肉价格难以让大多数普通家庭承受,如何更好地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促进生猪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是生猪养殖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必须从长计议,逐步落实。

当前,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为了追求所谓“政绩”,片面理解中央政策,对养殖场简单一关了之、一禁了之,已经导致部分粮食主产区和传统养殖区的生猪养殖规模急剧下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面对环保风暴带来的新挑战,统筹养殖污染治理与生猪生产的关系,推进由传统养殖向现代生态养殖方式转变,加速行业洗牌,推动转型升级,确保生猪均衡上市,保持猪价相对稳定,提升生猪养殖效益,实现既美环境,又保供给,更是摆在业界同仁面前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猜你喜欢

猪价存栏猪肉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