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为何杀不死
2017-09-03
蟑螂为何杀不死
事实上,蟑螂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可以在许多动物不能忍受的条件下存活。它们还有能力对毒素产生耐性,甚至免疫力,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难以赶尽杀绝。一项实验显示,暴露在十分钟内可杀死成人的辐射量下一个月,蟑螂样本仍有一半可以存活。
“疾走足”与“缩骨神功”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生物和电影中的生化僵尸很像,它们一样都拥有超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同样对人类的正常生活构成巨大的威胁,它就是蟑螂。
蟑螂昼伏夜出,比如一般家中最常见的德国小蠊就是固定每晚20:00开始活动,21:00达到活动高峰期。
很多人看到蟑螂第一反应就是拍打,但多数时候是打不中的,不过说来也不奇怪。蟑螂的独门绝技之一就是“疾走足”,有研究显示蟑螂每秒的移动距离是体长的50倍,一只德国小蠊一秒可狂奔50厘米,而且它还可以在墙壁、水面上爬行。
此外蟑螂还有一招“缩骨神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发现,独特的身体构造使蟑螂可以钻入只有身高四分之一的缝隙中,而且钻入缝隙只需几百毫秒的时间,在缝隙中还可以连续穿行,即使承受300倍体重的压力也可以照样穿行。
人们常常打到手软也拍不到蟑螂,这是因为蟑螂的另一独门绝技就是各种感知器,它的触角可以辨别味道,判断缝隙大小,感应红外光波。
足、尾毛和遍布全身的感觉毛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震动及气流变化。所以手掌还没赶到,掌风已经被它的感知器捕捉到了,它可在1/5000秒内作出反应,一个“疾走足”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需要警惕的是,蟑螂本身很脏,只要是有机物它都能吃。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蟑螂身体上携带大量细菌,包括肝炎、结核、大肠杆菌、黄曲霉菌等有害菌。
而且蟑螂吃饭的时候一边吃,一边吐,一边排便,所到之地都要留下印记。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医院曾发生过由于蟑螂传染,造成婴儿食物中毒的事件。不过目前其传染性在学界还有争议。
能抗化学武器与核武器
不论在民间还是科研机构,各种蟑螂承受酷刑的测试已经很多了,被腰斩、剖腹、断头后的蟑螂依然能存活一到五天。为什么断头可以不死,这是因为蟑螂的血液系统不需要很高的血压,所以断头后不血不会溅出,而且伤口在血小板作用下会很快凝结,它的呼吸是靠身体上的气门。
俄罗斯康德大学开发了一款机器人,外观可大小都如同蟑螂,即使是行为动作也和蟑螂一样。虽然这个机器人蟑螂只有2 0分钟的电池寿命,但因为小而且携带有摄像头而被俄罗斯军方青睐
所以对蟑螂来说没有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吃饭、喝水,不过有实验证明蟑螂不吃不喝还能活一个星期。
其实在各种酷刑中,水刑还是效果比较好的,但是蟑螂就算在水里无法呼吸依然能死扛40到90分钟。这是因为蟑螂在水中可以关闭身体上的气门,利用储存在体内的空气来维持身体机能,所以它通过下水道挨家挨户串个门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即使拿出杀虫剂对付蟑螂,效果也并不明显。事实上,蟑螂具有极高的适应性,可以在许多动物不能忍受的条件下存活。它们还有能力对毒素产生耐性,甚至免疫力,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难以赶尽杀绝。
我国从1985年开始对蟑螂进行大面积化学防治,由于用药频繁,蟑螂对化学药剂逐渐进化出抗药性。
一项研究显示1997年北京的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的抗药性还是低级水平,6年后的2003年,抗药性已达到中级甚至高级水平。
而且蟑螂还能逐渐进化出回避有毒饵料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和抗药性都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不过蟑螂如果长期不接触化学药剂,其抗药基因会在五代到十代后逐渐退化丧失。
就算是用核武器也未必好使。有报告显示,1945年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后,唯一的生命迹象是废墟中的两只蟑螂。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栏目曾做过实验,暴露在十分钟内可杀死成人的辐射量下一个月,蟑螂样本仍有一半可以存活。
那么,蟑螂会是核世界大战后唯一留下的生物吗?对此,《流言终结者》调查小组使用三组不同的昆虫进行了几次测试:蟑螂,面象虫和果蝇。他们想要确定当暴露于不同水平的辐射时,哪种昆虫具有更高的存活率。
他们发现,虽然蟑螂可以在比杀死一个人高10倍的辐射剂量中生存,但面象虫的耐辐射能力实际上远优于蟑螂。
从两性繁殖到无性繁殖
然而,终于消灭了一只蟑螂,你却并不能高枕无忧。在这里,你必须先弄清楚它超强的繁殖能力。
我国居民家中最常见的德国小蠊体长1至1.5厘米,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生可产大约152到342只小蟑螂,也就是一只雌蟑螂一生中或有几十万只后代。
就算没有公蟑螂,雌蟑螂也可以无性繁殖。
日本北海道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比较研究了不同生存环境下蟑螂的繁殖情况,有的是单只雌蟑螂生存,有的雌蟑螂是和人工改造的无生殖能力的雄蟑螂共存,还有的是多只雌蟑螂共存。
研究结果发现,和前两种情况相比,当3只以上的雌蟑螂共存时,它们的卵鞘(内部保存有卵)能够更快形成,一起生存的雌蟑螂越多越容易促进卵鞘的形成,单性繁殖的后代也全部是雌蟑螂,这个依靠单性繁殖的群体可以维持多年。研究还发现,和其他雌性接触以及感受其他雌性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于促进雌性蟑螂卵鞘的形成非常重要。
单性繁殖在其他一些雌雄交尾的有性生殖动物中也常见,例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虫类动物当中都有这种现象。
从两性繁殖切换到单性繁殖,被认为是一些动物种群在特殊环境下繁殖壮大的“秘密武器”。这一研究主要揭示了蟑螂是在何种条件下会启动这种繁殖模式切换机制的。
日本科学家曾用15只雌蟑螂无性繁殖出1000多只雌性后代。不过那1000多只“克隆蟑螂”由于基因缺陷后来骤减至200只左右。
如果蟑螂全部消失,地球瞬间大乱
以上这些恐惧驱使我们想要杀死蟑螂,甚至让其灭亡,但是如果可以用一种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方法使蟑螂全部灭绝了,我们就能更好地休息了吗?或者说,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离开这种可怕的害虫会更好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的生物系主席、蟑螂专家指出,如果活在地球上的5000到10000种蟑螂物种突然消失,产生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在世界范围内,这种昆虫是许多鸟类和小型食虫哺乳动物(如老鼠)的重要食物来源,甚至某些地方的人类也吃它们。当然,这些动物也不只是吃蟑螂,所以它们可能不会因为蟑螂的消失而灭绝,但是数量肯定会骤减。
然而,专门寄生在蟑螂卵中的寄生蜂,完全依靠蟑螂,所以它们几乎肯定会灭绝。
如果你对于老鼠或寄生蜂的灭绝并不感到伤心,那么想一想:老鼠的灭绝会影响以其为食的物种,包括猫(野生或者圈养)、狼以及许多爬行动物、甚至老鹰和其他猛禽。这些动物中的很多种类都是我们喜欢的。
此外,蟑螂的消失会导致氮循环混乱——这是一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的东西。
大多数蟑螂以正在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这些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然后通过粪便将氮释放,最后进入土壤为植物所用。
换言之,蟑螂的灭绝将影响整个森林的健康,因此,也会间接地影响所有生活其中的物种。
(《壹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