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推进过程中意识形态的研究

2017-09-02任重罗伟符时强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意识形态

任重+罗伟+符时强

摘 要: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园足球,以当下大力发展的校园足球活动为依据,结合校园足球开展至今的现实情况,查阅文献进行理性分析各职能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形成的不同意识形态,并提出在校园足球推进过程中应当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校园足球的推进需要职能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形成积极的意识,在校园足球推进过程中扎扎实实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合力,使足球运动真正扎根校园,使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真正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让足球运动引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足球;理性分析;意识形态

足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了发展和振兴体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梦,2009年我国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启动,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201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发展校园足球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层面,全力推动校园足球在全国的开展普及。校园足球开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家长、学生及职能部门对于校园足球的开展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意识。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在参与校园足球运动中的行为,积极的意识形态促进了校园足球的开展,消极的意识形态则阻碍了校园足球的推进。因此校园足球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校园足球的顺利推进需要职能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形成积极的意识形态,这是校园足球运动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

一、职能部门要脚踏实地、稳步推进

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用三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随即教育部又于2015年分期分批集中培训了5400名足球骨干教师,2000名中小学足球特色校长,2016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体育总局、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要超过7万块,2017年提出到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5万所。[1]党中央、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批示和意见,这也是校园足球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校园足球改革的深入,校园足球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6年12月,教育部在全国认定了1338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单2016年一年就认定了4754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培训了足球教辅人员1.6万余名,聘请了高水平外籍足球教师115名来国内中小学任教,完成了20项校园足球高中和高校联赛,这些数字展示着校园足球运动取得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校园足球取得的重大进展实属不易,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级职能部门切忌被眼前的数字所蒙蔽,也更不能把暂时取得的进展当作一劳永逸的成果。校园足球不是一个数字游戏,不能将数据当做单纯追求,更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政治任务,过分追求政治目标。各级职能部门要摆脱激进式的发展思路,拜托功利性思维,切实把校园足球当作千秋万代的基础教育工作来做,合理根据现有环境条件制定适合现实的科学化的发展模式,脚踏实地的搞好校园足球工作,力争有效发展的同时稳步扩展。

二、学校要尊重选择、广泛普及

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机构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校园足球活动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倡导下,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的一项造福子孙后代、振兴中国足球的重要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2]中国足球的人才出于校园足球,校园足球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本是分内之事,然而不少学校将培养足球尖子生当作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剥夺了普通在校学生参与运动的权利,学校要清楚理解校园足球开展的本质是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充分发挥足球运动的育人功能,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的完整化,如果单一将校园足球理解为建立和完善校园各级别联赛、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这就成为了一種错误的意识形态。

学校要深刻认识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足球这一参与度较高的运动打出一个缺口,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喜欢并接触一门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体育不仅仅包括足球,校园足球也未必适合每个孩子,校园足球只是先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会在校园里广泛普及。学校如果能够在保证校园足球发展的同时,提供更多的运动项目,在普及的过程中注重各个体育项目的普及质量和效果,让青少年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使校园体育运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才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家长要正确认识、支持运动

蔡元培老先生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至今振聋发聩。足球运动蕴含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规则意识、进取意识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在校青少年学生所必须汲取的能量。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上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年,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校园足球要坚持育人为本,注重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可见,国家领导人能够正确认识到足球运动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巨大价值,认识到体育运动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功能,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需要教育和体育的结合,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是势在必行的。

然而我国传统的升学制度都是以文化课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因此导致家长对体育运动认知落后,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家长只是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好坏,认为参加足球活动会占用孩子大量学习时间,使学习成绩跟不上,忽视了足球运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参与足球运动对孩子性格塑造、智力开发、逻辑思维、决策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巨大的益处,体育和文化课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孩子的成长需要体育。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手段、精神载体。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体育的育人健体功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运动氛围,鼓励孩子走向运动场。endprint

四、学生要处理好学习和踢球的关系

足球运动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因为足球运动具有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能够激发强烈的荷尔蒙这一特点。足球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技战术更加丰富,参与足球比赛需要高超的个人技术和巧妙的集体战术,这就需要运动员拥有矫健的身体和情商智商作为支撑。学生真正参与足球运动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成为一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更是要投入不少的精力。青少年学生要处理好文化课学习和参与足球运动的关系,不能因为足球运动影响到甚至放弃学习,要明白不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能脱离学习的,学习文化课知识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也不能因为担心影响学习而拒绝参与足球运动,人的左、右大脑的功能是不同的,而且两侧大脑的主要功能发挥是交替进行的,左侧大脑主要是进行语言文字符号等抽象信息学习记忆思维的中枢,右侧大脑主要是进行肢体运动技能学习控制的中枢,学生每天学习文化课知识,动用的是思维记忆中枢,当在学校学习投入大量的精力后,思维记忆中枢也就是左侧大脑就自然会出现困乏,其功能水平就会下降,进而造成思维记忆时间延长或思维水平下降,学习效率也就会随之下降。在左侧大脑疲惫的时候,暂时离开课桌,到绿茵场上去踢踢球,练习一些足球基本运动技能,就可以让右侧大脑进入工作状态,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会使得思维记忆中枢得到休息,思维记忆中枢的积极休息为文化课知识的高效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3]如此来看参与足球运动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对于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青少年学生要在参与足球运动和文化课学习中找到平衡点,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学生是校园足球活动的主体,也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受益者,青少年应从心理上打消参与足球运动的顾虑和困惑才能保证校园足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从而使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地走向绿茵场,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五、结语

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一定是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当下取得的成果已经成为过去,要多从过去的推進过程中找问题,这样才会发现未来校园足球的推进还需要有大量工作来做,这不仅仅是职能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某一个群体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校园足球的推进需要职能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形成积极的意识形态,在校园足球推进过程中扎扎实实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合力,使足球运动真正的扎根校园,使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真正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让足球运动引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校园足球10年规划.2020 年足球人口达2千万[EB/OL].http://sports.sina.com.cn/c/2014-10-13/10207368619.shtml,2014-10-13.

[2]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Z].体群字(2009)54号,2009.

[3]张廷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8):112-11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河南省中小学足球教育推进途径与策略研究([2016]-JKGHB-03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意识形态
英国青少年速度与灵敏训练方法介绍与启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