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模式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讨
2017-09-02黄梅荣
黄梅荣
[提要] 当前,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增加,商科背景下高校需要注重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关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工作室模式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基于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探析工作室模式应用的价值,以期能够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室模式;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6月22日
一、工作室模式具体概念
工作室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其突出特点表现在:其一,在教学模式中,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载体,将教学内容、专业技能以及实践项目融为一体,转变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实践的方式。以项目为主线,将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其二,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工作室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能够自主参加或者建立工作小组,秉持着开放、自愿的原则;其三,工作室模式以企业项目合作为基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构建工作室,以专业优势为依托,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二、工作室模式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个性化发展。工作室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特点,注重学生个人潜在能力的挖掘,能够通过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可以在进入工作室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并积极参与到项目实践活动中,基于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行个性化创作。
工作室模式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不同,采用导师制的教学模式,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引导,全程化指导学生参与项目设计、项目实践,学生也可以构建创新创业团队,体会参与项目竞赛的乐趣,学习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知识,明确市场化运作的流程及发展趋势。
(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化角色转变。工作室模式在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商科背景下,需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将学生所学习的各项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职场的氛围、感受激烈的市场发展环境,并在不断学习与成长中实现社会化角色的适应及转变。工作室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学习,学会商业计划书的策划方式、了解市场前期调研的重要性等,为学生日后实际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室模式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学校给予设施支持,重视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有效方式,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植政策也正在逐渐增加。以工作室模式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校需要在明确当前政策条件、学校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设施支持,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研究解决艺术类学生综合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对策,不断增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需要明确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为了推进工作室的有效开展,可以在学校中构建专门的工作室场所,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中在工作室进行学习与问题讨论。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实践活动与就业活动相结合,将课程教学与工作室模式相结合,实现学生概念设计的现实化。
(二)整合校企可用资源,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学校是指导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重要场所。20世纪初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艺术设计系实行院企合作教学;英国伍尔弗汉普大学在专业上与周边企业项目结合课程实施教学;维也纳实用美术大学聘请不同国家行业中的专家进行授课,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高。
我国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综合能力开发还相对较少,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涂图儿童工作室”开始实施商业模式的尝试,2012年安徽滁州学院美术学院创业训练项目,比如米花文化艺术传媒等,对学生装饰画装裱、动画设计、收藏品拍卖、彩绘等进行商业运作,但相对比较宽泛,创新创业工作室的专业性和特色性不明显。
商科背景下,高校需要注重“校企合作”模式的灵活应用,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为艺术设计类工作室的持续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工作室模式的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导,需要积极整合校内外优秀资源,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借助企业力量,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与一些优秀的艺术类工作室、艺术类企业等进行合作,将企业的资源融入到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工作室以参赛设计项目服务企业,通过实践训练激励模式等,提升学生的市场洞察能力与市场发展环境分析能力。同时,可以依照学生的项目成果申请专利,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创新创业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关注市场发展需求,优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项目设计是工作室得到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条件,也是工作室的主要工作任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以多启发学生,结合市场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指导,优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将更多的市场元素引入到工作室中,使学生能够明确市场对设计的需求以及设计方向,掌握国内外设计的先进信息、动态,增强学生的市场发展洞察能力。同时,工作室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定期外出交流等方式,对不同的高校实施实地考察,增加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践与交流平台。工作室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类企业举办的设计类大赛、国家举办的设计类大赛等,也可以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專利申请,将专利技术投入到市场中,使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能够真正与市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理念与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产学结合”,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未来的创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化角色转变。商科背景下,学校可以通过给予设施支持、重视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整合校企可用资源、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关注市场发展需求、优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式,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为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吕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商业模式研究——以黑龙江工业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室模式为例[J].大众文艺,2014.19.24.
[2]刘志,张宗登,杨勇波,田飞.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践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2.
[3]陈晅嵘.从“创意”走向“创业”——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17.
[4]郭亮.论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以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为个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