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利:心有方向,行有章法
2017-09-02李晗
李晗
邹洪利用“精神需求”来形容自己理解的非遗文化,这是他作为易水砚国家级非物質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一大精神支柱。在他眼里,非遗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要有一个细细品味的过程,才能熏陶出想要的人生。”
以产业的方式来壮大
初次见到邹洪利,是在易水砚大酒店。他正忙着和人谈事,猛一看,倒还真有点商人的味道。但随后的交谈中,《经济》记者发现他是一位把易水砚传承上升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
邹洪利深深记得母亲对他的教导:做人不能说大话,要踏踏实实,懂礼貌。可能是因为这些潜移默化的教导,邹洪利在易水砚的传承上“一步一个脚印”。
本来邹洪利也有机会和其他同辈人一样,走出易县这个小县城,开拓更宽广的一片天。“当时就觉得有什么事情牵绊着我,随后想想,那可能就是易水砚吧。”邹洪利说,小时候他就对工艺美术很有感情,经常会听到父辈给他讲一些易水砚的故事。
早在唐代,易州的奚超父子就继承了祖敏的松烟制墨技术,并在易水终南山津水峪发现了易水砚。唐朝末年,奚超与子庭硅,流离渡江歙州,睹歙中地多美松,因而留居。到了五代,奚超的儿子奚庭硅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姓李,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鼻祖。
“现在的徽墨也是源于易县。”可见,易水砚在中华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并不是因为这些年国家对非遗的重视,邹洪利才想着做这样一件事情。而是,很早的时候,邹洪利就看得很明白,中国十大名砚没有发展起来的,无外乎“无人传承、不赚钱”等原因,而发展起来的,则有一个统一的特点——走向了产业化。
这就像紫砂壶的发展一样,现在人们一提到紫砂壶,自然而然会想到宜兴,默认那里的紫砂壶是最好的。而再提到顾景舟的紫砂壶,大家能想到的是“一把壶很贵,动辄上亿”。
但在砚台领域,人们并没有形成这样的认知。
“这恰恰是易水砚的生存空间和市场潜力。”邹洪利很有自信。
为此,邹洪利建造了易水砚非遗博物馆、文化一条街、以易水砚命名的房地产楼盘等,“做这些是为了给易水砚一个‘场,提高人们对易水砚的认知,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实际上,很多非遗品类都是像易水砚一样,只是一个很小的小微行业,但即使再小的行业,也有喜欢它的群体,只有找准了这个群体,这个行业的发展才会有希望。
体验的方式来修心
如果说到底什么样的砚台才是好砚,可能懂行的人能说出一二三来。比如,石头好、发墨好、出墨好,这样的砚台就是好砚。
除此之外,什么样的易水砚更好呢?
从石料来看,易水砚又被称为“紫翠石”“玉黛石”,其石料上往往点缀着天然的黄、白、绿等颜色的斑点和纹理,质地比较细密柔腻。一般而言,有石眼的砚石比较好,就如同古人讲的“眼贵有睛”,有睛则有神,有神则有灵,石眼的精妙就在于此,因此比较珍贵。
相比于其他品类的砚,易水砚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在易水砚的厂房中,记者见到了邹洪利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年大庆,设计制作重30吨的《中华九龙巨砚》。
“这些只是提升易水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作品。”邹洪利是第一位开巨砚先河的人,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他利用易水独有的巨型砚料和技术力量开发制作出一方前无古人的砚雕作品——6吨巨砚《归砚》。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用砚研磨的过程,即是一个酝酿情绪、重启思维的过程。
邹洪利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小在书房中长大的人和一位在舞刀弄剑家庭中长大的人,两者的气质肯定会不一样。这就是“场”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如同人喝水和喝茶,喝水可以咕噜、咕噜一口喝下去,而喝茶,则需要细细品味,经历泡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锻炼人心性的过程,是其他任何事情比不了的。
说到底,这就是非遗的现代作用——在体验中培养人们的文人情节,提升文化修养。
所以,这些年,邹洪利一直在一点一滴传承着易水砚的技艺和文化,他相信有一天,“非遗会出现一个奇迹,带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且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会涌现一批易水砚的收藏和使用群体,使易水砚无限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