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证券历道博物馆背后的大时代 以史为鉴 投资有道
2017-09-02宋鸿
宋鸿
不少藏品因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证券无纸化发行的今天熠熠生辉,其背后的大时代和一段段扣人心弦的证券发展史告诉今天的投资者如何以史为鉴
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知得失,当人们因时下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而魂牵梦绕时,殊不知很多经营之术、投资之道古已有之。立足于上海陆家嘴的全国首家国家级证券博物馆——历道证券博物馆里数千件藏品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证券市场的历史脉络。
伴随着我国证券的无纸化发行,证券实物逐渐销声匿迹,为保护证券遗产、传播和研究证券文化,湘财证券出资设立了历道证券博物馆,成立13载以来,博物馆抢救和保护了一批非常重要而珍贵的金融、经济、证券历史文物。
历道证券博物馆陈列在橱窗里的那些股票、债券可能只是千万投资者手中的一份普通凭证,但由于传世甚少,这些现已难得一见的纸质实物是重现金融历史的最直接证明。仔细观察历道博物馆中的藏品票面不難发现,近现代风云史中的能人异士创新改革无不与商与民的经济生活相交错。例如创办轮船招商局的李鸿章、创办中国商务公司的梁启超、粤汉铁路股票上的总经理詹天佑;又如兰格志橡皮股票引发的橡皮风潮,川汉铁路股票引发的保路运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跃然纸上,叙述着每张股票背后的大时代。也许,每个时代都有理性与疯狂的象征,这些今天已变成无价之宝的有价证券,记录的不止是中国证券历史发展的脉络,还是国人智慧情感的结晶。
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中国股票:开平矿务局光绪七年(1881年)发行的股票 (图1)
图1:开平矿务局光绪七年(1881年)发行的股票
晚清时期的老股票票幅一般较大,记载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公司规模、营业范围、董事会成员、股本、红利、批准单位以及公司章程等。在开平矿务局的招商章程中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随时可以查核”。为便利股东审核账目,公司把一年结账后的账本,刊刻分送股东,主动接受审核,做到财务管理的公开化。
晚清股灾纪实:山东莒州矿务1885年于股灾之下发行的股票(图2)
图2:山东莒州矿务1885年于股灾之下发行的股票
1885年发行的《山东莒州矿务》股票的票面上记载着股灾时的价格波动:“收银一百两,先收一半银五十两,有愿做半股亦听其便”。以此为代表的背景是旧中国的三次金融风潮: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1910年橡皮风潮、1921年信交风潮。观众从中可以真切体会到金融风潮对投资者财富的吞噬、对证券市场的沉重打击、对金融业和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展品生动揭示了投资风险,促进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
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只规范意义上的A股股票: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图3)
图3: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
提起上海“老八股”,老股民都有一段清晰的记忆和特殊的感情,其中的飞乐音响(小飞乐)在我国股份制试点历史中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目前公认的新时期第一张较具规范意义的股票;与延中实业一起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在接受客人赠送给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后,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赠给客人,国际社会因此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
据了解,由湘财证券设立的历道证券博物馆,是证券专业类属博物馆,填补了中国博物馆的一项空白,而作为民营非企业、非营利的证券文化公益事业法人单位,历道博物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引导投资者在证券历史的长巷中驻足,在感慨中思考,在激荡中振奋,为今天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尽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