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公寓居住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2017-09-01刘爽
刘爽
【摘要】:目前,我国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由于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养老观念的改变,老年公寓养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关注。本文就老年公寓居住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细节和养-医-护模式空间設计问题。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公寓;人性化设计
1、 以服务对象和功能性设计为原则
1.1 以服务对象为原则
在我国,痴呆老人已达600至1000万人,且每年新增人数在30万例以上。失智失能老人,是最需要关怀的老年群体,他们应该是老年公寓的主要服务对象。
根据失智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设计不同类型、功能侧重点不同的老年公寓是非常必要的。要设计更人性化的居住设施,如床的高低尺寸,床与床之间的距离。瘫痪老年人,在床上时间比较多,因此床应设计为升降床,其高度与宽度要符合使用要求。在床头方便的地方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家具等都要以瘫痪老年人安全方便使用为设计原则。
1.2以功能性设计为原则
需要陪护的失智失能型老年人的公寓,设计重点放在室内,主要体现其人性化的功能性服务上。这类老年人或坐轮椅,或走路需要搀扶,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应以地面的平坦、坡度平缓以及座椅、防护栏安装扶手,侧重考虑无障碍等安全性设计原则。对于失能失智或瘫痪的老年人来说,公寓户外的假山假水等景观已不是必要的设计元素,有一个清洁安全、有绿色植物和花草,能沐浴阳光的空间环境足矣。
2、 以无障碍设计为原则
无论是哪个层次的老年公寓,都应该充分根据老年人的思维模式、生理结构、行为特征、生活习惯,在空间设计和生活设施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无障碍设计原则,让老年人感到安全、舒适、方便。这种设计理念,应该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和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之的,体现在老年公寓居住空间的细节设计上。
2.1 卧室空间
卧室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室内空间,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卧室度过。许多公寓为节省使用面积,安排入住的老年人数又过多。虽然为了减少老年人的耗能,我国《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老年人的房间面积不易过大,但考虑到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卧室应该使轮椅不应受到回转移动的限制。床与床之间的距离要能使轮椅有移动进出距离,室内通行宽度至少应在900-850mm。卧室空间尺度的大小,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行为。不仅空气不清新,还会使老年人感觉烦闷不安。
2.2卫生间地面
我国老年公寓内大部分的卫生间与洗浴室同在一室,这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最多的地方。老年公寓的卫生间一般是按能自理的老年人使用设计的,尤其南方旅游地的老年公寓是由旅店和宾馆改装而成,随意改装,根本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卫生间地面要采用防滑系数较大的材料铺设,以防水、防滑为原则,而且地面还要有塑胶防滑垫。
2.3马桶移动支架、扶手
卫浴设施要以方便使用为设计原则。老年人的腿脚行动不灵活,下蹲
时两腿对腹部形成挤压,血压升高时容易头晕或脑溢血。因此,老年人的马桶高低应当设计成可调式的,马桶周围要安装可折式扶手或马桶前安装可移动的支撑架,这非常符合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日本不仅在老年公寓里安装了马桶支架,即使在普通住宅里也同样为老年人安装了该装置。
2.4淋浴安全防护4要件
老年公寓的沐浴器大多安装在卫生间,那么这个封闭狭小的空间,在淋浴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汽散发,室温较高,空气不流通,氧气缺乏。因此,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会因缺氧,身体失水而眩晕、昏倒。所以设计上要考虑:
①浴室内地面要有防滑垫。
②沐浴墙壁周围要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使用,以免眩晕倒地。
③要配有浴凳,必不可少。
④紧急报警装置。这是洗浴间非常有必要安装的。
2.5 脚灯、穿鞋椅、隔断
老年公寓居室内的脚灯不可少。老年人不仅视力有所下降,又往往夜尿多。因此,在床到卫生间的过道要安装脚灯。方便老年人起夜,既起到了室内小景观的作用,也对老人的安全防护起着提示作用,一举两得。
玄关是卧室门口的一个装修亮点,其空间比较狭窄,一般只放一个带有鞋柜的穿衣柜,而老年人穿脱鞋,身体站不稳,此处有必要安放固定牢靠的穿鞋椅。
我国许多老年公寓是由宾馆改装成的,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隔断装饰。老年公寓不适合落地玻璃门窗、玻璃隔断,如已安装了的玻璃隔断,要做无障碍细节设计,用彩色玻璃贴膜或贴花等做标记。这样,既美观优雅,起到了装饰效果,又使玻璃隔断“标记”化,让老年人容易辨认,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养-医-护模式空间设计原则
3.1医疗空间
老年人在公寓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他们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还有不同的医疗需求,那么老年公寓的医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就尤其重要。
目前,解决老年人在老年公寓既能养老,又能得到医疗救治的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新建和正在改造的老年公寓,要有专职医生,有具备医疗功能救助空间,要有急救、监护和观察室。急救室要配有呼吸机、吸痰器,有心电仪、急救药、氧气瓶、氧气袋、无菌注射器、无菌输液器和采血、化验等抢救医疗设备,有专门的内科和外科医生进行救治,用药指导。即使暂时做不到,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在设计理念上,应该使老年公寓具备真正实现养老和医疗相结合的条件,这是我国老年公寓建设的发展趋势。
3.2护理空间
据调查,我国绝大多数的老年公寓缺少专职护士,仅有的护工没有相关的专业护理知识和经验。即使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也都患有高血压、中风瘫痪、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他们需要在居住地随时随地长期接受专业护理。因此,老年公寓护理空间是必须具备的。老年公寓要全天提供专业护理,如:有专业的护士给老年人测血压,监测血糖等。这就要求老年公寓要有一个具备医院模式的专业护理空间。这也给老年公寓居住空间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建筑大学主编,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胡雪莲.南京市老年公寓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l.南京林业大学,2013.
[3]黄成礼.北京市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分析 [Jl.卫生经济研究.2005.(4):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