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般璀璨的艺术
2017-09-01贾飞
[摘要]: 锦灰堆属于我国书画艺术史上一门特殊的艺术品类,在19世纪末曾风靡一时,又称“八破”“吉破”“集破”“集珍”“什锦屏”等。它于晚清中国社会动荡、变革时期出现,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锦灰堆;博古;废墟;艺术;中国画;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文:
在上个世纪伊始之时,曾经风靡过一种特殊的中国画形式——锦灰堆。
大部分听过“锦灰堆”这个凄美的名字的人,许是因为读过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家王世襄所撰的《锦灰堆》一书。实际上,“锦灰堆”这个词汇出现很早,据记载元初绘画大家钱选曾将鳌足、蟹钳、虾尾、鸡翎、蚌壳、笋释、莲房等饭桌食剩残物信手绘成手卷一副,题有“世间弃物,余所不弃,笔之于图,消引日月”等文字,并谓之“锦灰堆”图卷。但后世所指的锦灰堆的题材并不是描绘蔬菜、花卉、动物等国画小品,而是与文字有关的文化遗存。
锦灰堆画家袁少甫对这一独特的画种有着恰如其分的总结:“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道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这种游戏味很重的绘画形式表面上颇类似于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现代艺术的波普拼贴画,但事实上最根本的不同在于“锦灰堆”中残破堆叠的物象全部都是纯手绘而成,并不是由实物剪裁再拼贴在画面上的。创作“锦灰堆”,一般是以熟宣入画,画面构图要细心经营,平中见奇,通常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形状不拘,然后从中设计摹画若干重叠交错的小事物,诸如旧书碑帖的残页、揉皱的画幅、发黄的报纸,甚至老地契、老照片、门券、邮票等等,这些小事物应有出处和依据,不能随意编造。此外,在技法上要画出破损、翻卷、火烧、烟熏、虫蛀等效果。而且,绘画者必须才能全面:要善写真、草、隶、篆、印刷体等各种书体;精通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熟知各种碑拓、诗文古籍、古器物,能篆刻各种印章等等。因此,“锦灰堆”的绘制十分费工费时,胜任者极少。
不得不说的是,锦灰堆的题材多少受到博古画的一定影响。早在北宋徽宗时期,博古题材的创作就已经出现,后世“博古”一词也常指以古物,金石拓片、三代铜器、历代瓷器等吉兆图案为内容的绘画。将古物作为绘画内容明显具有崇尚历史、注重传统的“士”阶层倾向。晚明时期金石影响下好古风气又起,为锦灰堆的变革与再创造提供了土壤。从锦灰堆画面的元素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象棋中棋子“士”、以及秦砖汉瓦拓片、碑帖、青铜、陶瓷、古籍、书画等古董形象,无不表达着当时社会大众对文人阶层的憧憬,进一步来说,描绘了普通人民对于通过读书走上仕途从而改善人生命运的美好愿景。
锦灰堆倾向于面对实物直接写生,其逼真的效果与立体重叠的视觉特点,具有相当的写实主义色彩。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带来了技术的冲击和变革,西洋画中体积感、焦点透视、明暗色彩等知识的传播,照相技术和新的印刷技术的引入,.都丰富了锦灰堆的技法和内容。中国的传统技艺通过融入西洋写生技法,为市民阶层所购买存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绘画从由精英文化主导转变为由通俗文化主导的现象,体现了市民阶层的需求。而锦灰堆集博古、写实、通俗、商品为一体,也折射出了近代中国新兴都市文化的审美趣味。但是作为商品流通的锦灰堆也并不都是所谓“行活”的制作,实际上,完全重复的锦灰堆构图是极少的,优秀作品往往可以体现出画家本身的才情,仍有不完全拘泥于写生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画书页的反面时,表现透过薄纸淡显的字迹,每个字都是反写,闪耀着细节的精美与巧妙安排,甚至是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再创作。
“锦灰堆”所呈现出的视觉美学效果是独特而忧伤的,它的美并不是“完美”,而是艺术上的“废墟”、“缺憾”之美。由于古代中国人忌讳表现残破之物,所以以残破文物为主题的绘画在中国画史上非常罕见。其实,锦灰堆得以出现并流行于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偶然,在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绘画中,很难找到的西方文学理论中所谓“废墟”母题,而清末西方列强的入侵,破坏了乾隆时期趋于祥和安宁的社会气氛,频繁的战争使文物古建屡屡焚毁于战火,劫后余生的尋常百姓,对灰烬中残存的字迹文物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昔日的视觉感受与现实的支离混杂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思想与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单从字面意思来讲,“锦”代表“美好而华丽的东西”,“灰”代表“灰烬、烧毁的物品”,而“堆”则表示“堆叠累积的样子”,诚如鲁迅所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些纸上的“废墟”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归属,创造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层层叠压的破碎诗词名句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残缺美的追求,而且要求观者调动自己的学识、情绪去联想、辨识那些因焚毁而残缺不全的内容,这种体会也别有一番“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意境,展现出古朴、朦胧、沧桑的时空之美。锦灰堆”这种残缺美的表现形式,也掀起了如“残帖”“八破纹”等残破装饰风潮,被广泛运用于陶瓷、刻铜、牙雕、玉雕和乌铜走银等领域,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样式。可以说,锦灰堆是中国最早表现出某种废墟情结的绘画,其实,不可小看这种有别于文人画、地位卑微的艺术形式,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诉说着平民百姓的审美需求。
如今,“锦灰堆”这一传统技艺日渐萎缩,濒临失传, 颇有明日黄花般的凄凉意味。 相比一百多年以前的繁荣,“锦灰堆”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转瞬即逝。庆幸的是,2013年5月“锦灰堆”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八破”初探[J]. 骆献跃. 浙江工艺美术. 2001(02)
[2]拣取残珍入画屏——从"八破"四看时代变迁[J]. 万青屴. 荣宝斋. 2005(02)
[2]失落的“遗产”——锦灰堆[J]. 姜岱品. 美术教育研究. 2014(03)
[3]八破——中国的视觉错觉画[J]. Nancy Berliner,王屹峰. 东方博物. 2004(01)
[4]建水陶“残贴”装饰与“锦灰堆”的渊源关系[J]. 李跃平. 民族艺术研究. 2012(04)
作者简介:贾飞(1993.10--),女,籍贯辽宁,北京理工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endprint